最近一段时间舆论场上充斥着“化债”、“还债”、“债务崩溃”的喧嚣,国外的“中国崩溃论”也死灰复燃了,许多西方媒体大肆鼓吹特朗普加关税即可打败中国。的确美元汇率兑人民币一路走高,但令人意外的是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力却越来越强,让许多中国人实现了“牛肉自由”、“咖啡自由”、“跨国旅游自由”等等人生小目标。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对于“债务”这个概念重新定义。负债高企就说明国家经济衰弱,甚至国家因此会崩溃。可是现实世界中最富裕的国家恰恰是负债比例最高的那些,美国、中国、日本、法国还有瑞士,他们的负债为何带来了巨大物质价值?大家要明白一个金融概念:债务就是货币记账符号。换句话说,国家就是通过输出债务把钱送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及个人的。为何政府这么好心去做这种事?因为政府必须通过用债务制造货币,然后用货币掌握给百姓发工资的独家权力。这种发工资的最高权力也是政府部门一切权力的基础,任何冒充政府发行货币的行为都是严重违法。那么为何中国债务高企人民币购买力却走强?难道不是债务越高越证明货币贬值吗?要理解这个问题,这里用“负电费”概念为例。负电费指的是电力公司除了把电力卖给客户之外,也回购各种电力,例如,客户把太阳能发的电力卖给电力公司,或者把多余电力卖回给电力公司,这些电力回售竟然让这些客户开始从电力公司赚钱,形成了“负电费”收入。无独有偶,中国对美国出口顺差高达近5000亿美元,而且因为联系汇率而产生了倒贴美国消费者的情况,每出口一美元倒贴近4元人民币,看似美国人用花花纸换取了中国真金白银劳动产品,中国亏大了。不过美国消费者并没有真正享受到这笔倒贴的人民币补贴,这笔钱变成了美国关税收入,被美国政府拿去支付美债利息了。如今美债高达36万亿美元,每年单单利息成本就高达1万亿美元以上。美国每年通过贸易赤字向全球输出大约1万亿美元,除了换取了近千亿美元关税收入,还以此抵消了大部分美债利息成本。这看似非常反直觉,却能解释为何美国欠债越多股市行情越走高,消费者信心越强的情况。中国虽然倒贴了巨额人民币给美国消费者,但这笔钱变成了美元收入,然后借给了阿根廷等贸易赤字国家,按照美元定价从这些国家购买大量原料和优质牛肉返销给中国国内,抵消了部分国内出口成本损失。如此一来形成了一个“人民币回流”现象——人民币出口补贴以廉价商品方式返回到中国市场。目前这种出口补贴转化为内需增长的趋势明显加快。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国家债务不但没有让中美政府倒闭,反而强化了各自政府的货币权力——货币主权。当然,像阿根廷这类贸易逆差国家沦为了最终输家,这些国家的债务成本是无法转化成债务收益的。我们明白了这点也就无须害怕政府债务崩溃这类伪命题了,无论是“化债”或是“还债”,归根到底就是中央政府治理国家的一种工具杠杠,维护国家货币主权的方式,大家不要被某些人的“中国崩溃论”所迷惑。作者简介:霍卜思,侨居美国华人,政治学学者,人力资源部经理。
请点亮“在看”,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