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震撼了世界考古界,许多文物让现代人难以理解,笔者通过采用对比分析方法,获得了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我们可以从两个大方向研究三星堆文明,一是文字考证分析,二是器物造型分析研究。首先,古籍《华阳志》中记载:“蜀地文彩斑斓。” 这指的就是古代四川地区不但有文字,而且文字色彩丰富绚丽,很可能是用色彩颜料书写的。目前国家文物部门公布的三星堆“文字符号”有七个,但没有明确它们是否是“文字”。要确定是否这些符号属于文字,我们首先要了解它们是否有上下文逻辑含义,而且要先明确它是拼音符号还是象形文字符号,否则难以深入理解。从造型上来看,三星堆文字符号类似玛雅文明的古文字(图1),这种文字具有象形文字和读音符号两者结合特征,看似图形但具有辅助拼音功能,三星堆的文字符号是否属于这类文字还需要论证。三星堆出土了一个造型非常独特的青铜盒子(图2),里面装着一块白色椭圆的扁形石头,盒子盖是一个网状的造型,由九根横条与九根竖条交叉焊接而成,形成一个整齐的九乘九矩阵图案。我认为这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九九乘法计算表,当时三星堆人已经使用这种“计算器”进行乘除法计算。这意味着三星堆不但有文字,而且也有了算数符号,还有了十分精美的计算器。另方面分析,这只用青铜焊接的盒子采用的焊接技术不但远比西亚地区先进,甚至也比中原同时期的殷商青铜技术先进。从三星堆青铜器物上的精美纹饰来看,当时人们的服装花色繁多而精美,材质多种多样,有的轻柔而有的厚实,远远胜过当时任何西亚和古埃及地区。相比于殷商的青铜造型,三星堆青铜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富多彩的想象力,甚至充满了文学性的气息和幽默感。按照目前文物部门的说法,三星堆文明起源于4800年前,延续到3200年前嘎然而止,竟然神秘地中断了。也有人认为三星堆地区是夏朝国都旧址,甚至是当年联通中原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贸易中心。让我们耐心等待考古发掘工作给出答案吧。经过一段时间的猜想与讨论,专家们整理出了他们的猜想,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也不是无凭无据的妄测:第一个是“X”的符号,古语言学家认为这是繁衍的意思,代指着人的繁衍;第二个是“^”,考古专家认为这是积极向上的信念,是生活态度的传达;第三个是“D”和“Q”的组合,组合起来就像人的眼睛,古文化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图腾;第四个符号是“S”,它的弯曲环绕意味着纠结;第五个符号是一个“小人图”,他头顶有一片“天”,学者认为这代指“翻山越岭”;第六个符号是“池塘”,三星堆研究专家认为这是“三星堆古池”。这六个符号看似奇葩,但考古专家给它们找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但是第七个符号的含义争议却很大(图3),有部分专家认为这是一座“山”,代指自然界中的山峦,但其他专家并不这么认为。图2.第七个符号
因为有一个椭圆形的“外罩”存在,所以如果说它是山的造型,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部分专家认为这其实是帆船出海的符号,我们看到的“山”其实是一座帆船,而保护罩里的区域,则是一片海洋,它具有远航的含义,这种说法看似合乎情理,但其实也是漏洞百出,且不问古蜀人有没有走水路的可能,就说“帆船”这个东西,古蜀人虽然具有精湛的炼铜水平,但可没有发现古蜀人会编制帆布呀!没有帆布做的船帆,哪里来的帆船呢?
专家们讨论后还是给出了一个猜想:这个图案所塑造的应该是一个“竹笋”!即使是在今天,四川特产中也有“竹子”,在古蜀国时期,这里自然也有许多竹子存在,而这个图案的中心,其实并不是什么高山,也不是一条帆船,而是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竹笋。中国5000年前至3700年前被称为传说时代,除了三皇五帝的传说之外,基本上是空白的。人类在5000年前注重的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生存方法问题,要生存就必须合作,形成集体互助组织,于是语言沟通必须进化成符号文字。最原始的符号产生于原始人的岩画中,后来出现在陶器上,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权威专家认为,结绳记事是人类最早的算数工具,逐步演变成了“翻绳法”和“结绳法”两大类,前者多用于占遾、算数,后者多用于记账、记事、标签等等。翻绳法就是在不同点之间进行交叉结绳,类似我们如今玩的“翻绳游戏”,形成各种几何图形线条组合,这些组合可以代表某种图腾,也可以代表数字,代表某种数字运算形式,甚至用于制造和建筑设计图案。著名的河图洛书很可能属于这种类型,我们看到的“黑点”和“白点”的矩阵排列组合,古人按照这种固定排列方式制作出不同的“翻绳形态”,由此产生中国人最早的几何计算方法。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九九乘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类似这种翻绳模式,但已经大大进化,巫师将龟甲放入盒中,按照九宫格方位在龟甲上烫焯出一个个焯点,这些焯点代表着某个数字符号,这就是古人用来做代数运算的方法。这是一个从结绳进化到运用抽象符号运算的过程。每个不同九宫格的格子代表着不同运算关系,包括乘法运算、除法运算、方程式运算等等。当时古人或许还没有掌握真正的文字,但可以通过数字符号和口头表达实现信息共享功能。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彝文而非汉字,古彝文在全中国东南各省都有遗存被发现,而且年代早于甲骨文。古彝文如今很难确认,有待进一步研究。图3.青铜盒子
中国自古就有“计划”概念,上古人们用占卜方法选择方案,如今人们讲系统论。我们说的摸着石头过河也是一种决策模式,例如,黑箱函数优化、贝叶斯优化等等都属于这类,后来用上了决策树系统,如今搞起了人工智能决策模式。我最近在研究三星堆出土的一件九宫格青铜盒子,盒子很像一只乌龟,里面放置着一块扁圆形的白色玉石,盒子盖上是用青铜铸成的九横九纵网格,看上去很像我小时候玩的计算器。我按照易学占卜方法琢磨了半天,果然发现其中二进制的运用方法,这种方法非常接近如今大家熟悉的二维码系统。里面的那枚扁圆形石头很像是中学生课堂上用的数学教具——三角函数和平面几何运算。这件文物很可能成为中国考古里程碑啊,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计算器!在研究东西方数学历史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秘密,西方人从一开始就在关注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平面几何学,由此走入逻辑中心主义,后续开创了各种数学模型,形成了一套规则驱动的运行机制,成就了其工业化契机。相比之下,我们从河图洛书中看到的是另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神经元函数模式”,其特殊之处在于采用“条件统计”方式不断优化命题,以形思理,以理求实,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数据驱动系统”——占卜算法。是的,西方数学始于埃及土地丈量,据说是四川人进入哈拉拍后继续西行带过去的,看到每年尼罗河泛滥后地界没了,于是形成了三角函数模型基础上的土地丈量法——人类最早的虚拟地界。埃及人把数学带入希腊,但希腊人不种地,他们是海洋民族,于是产生了航海导向图,也是三角函数为基础的。我认为中国人发明二维码的契机来自中国上古纺织业发达形成的。中国人高明之处就在于发明了二维码计算方式,打破了西方人受限于“0”和缺少“负数”概念的问题。这些都来自四川三星堆的那只青铜九宫格盒子——人类最早的勾股定理计算器。三千五百年前的二维码计算器。参考文献:
1.三星堆出土七个文字符号 有一个居然跟“笋”字雷同 2022年03月31日 12:32 新浪时尚 微博
2.三星堆文物真的是外来文明吗?为啥“奇奇怪怪”?泉州市科技馆 2025年01月24日 17:50 福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霍卜思,侨居美国华人,政治学学者,人力资源部经理。
1、如何才能更好地解读历史真相?
2、《关于“美元代用券”的答疑》
3、“为何中国富人在中国能够发财,到了美国后就衰落了?”
4、《西方文明冲突模式底层逻辑》
5、《一位美国母亲的GDP计算》
6、《什么是儒家文化圈塌陷》
7、《美国为何不允许中国在美国办学?》
请点亮“在看”,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