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看开了
时事
其他
2024-04-15 16:52
上海
这篇帖子说的是,一名67岁的爷叔,在一次游泳中意外去世。这位爷叔生前,不仅没有结过婚,而且一直是独居状态。家属还说,这位爷叔平时很喜欢游泳,也会经常一个人去游泳健身。
但没想到的是,这么一个爱锻炼、没有基础疾病、更谈不上有多老的67岁的人,居然就这么去世了……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加上平时热爱健身,享受独居生活,估计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
也正因如此,所以年仅67岁的他,没有留下任何遗嘱——他的姐姐唯一能为他做的,就是按照他生前的说法,把他葬在了已逝父母的墓园旁边。而博主对此事的最后落笔,则是呼吁人们应该要关注“上了年纪的独居者”。尤其是像爷叔这种未婚的、常年独自生活的人,不要让他们觉得孤独和凄清。
以免在发生意外事件时,没人及时救助,演变成一个悲剧。
但唏嘘生命的逝去之外,我发现很多上海人对此事,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也许对于老人来说,这是一种幸福的离去”。有人补充道,“他能在自己热爱的运动中,安详地逝去,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有人仔细想想,“其实这个结局还算可以了,没有缠绵病榻不能自理,一直身体健康能做运动,后事也有亲人料理。”
有人感叹,“我觉得这是独居者很好的归宿了。痛苦短,没有连累家人,房子也不会变成‘凶宅’,唯一遗憾的就是稍微年轻了点。”
还有上海人认为,“他无父无母,无伴侣无子女,离开前还是健康的,没有忍受孤独恐惧,和让人失去尊严的病痛折磨,走得干脆也是一种福气。”
换句话说,没有人会觉得他这种情况可悲可怜,也没有人刻意同情他,来反衬自己过得有多好。大家更多的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祝福这位已经逝者——这一点,让我觉得上海人的精神状态,真的已经到next level了。记得之前上海有个街访,就是在鲁迅公园那里,采访了多位老人“如何看待死亡”。
可能有网友会觉得,“怎么会去问老人这种不吉利的问题啊?”
“我对我女儿也说了,我要是没有了以后你不要哭,也不要去买墓了,就把妈妈放在大海里撒掉就行了。”她认为,活着的时候应该好好爱彼此,死了之后留个念想,把它放在心里就好了。有位上海爷叔说,面对死亡,脑子里面的东西越少越好,像婴儿一样。
言下之意是,做人面对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如果想不明白,那就不要想太多。所谓的痛苦,其实是你自己心里的,关键不在于外物,而是你自己要学会把握。其实这些上海老人的言谈,可能跟一些人对上海人的印象,有点南辕北辙。
这个说法虽不无道理,但是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上海人更注重好好地活着,提高生命体验的质量。“我死了之后,会把遗体交给大学做实验,家里人如果要纪念的话,给我弄张照片就可以了,毕竟你给我一个墓,不也是一张照片吗?”“其实百年过后,没人会记得你是谁的,人呐,现在活着,吃得动,跳得动,能自娱自乐,就应该要知足了。”所以当我看完后,颇感自愧不如,更感佩于他们思想上的通透。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活着的时候,何必瞻前顾后,毕竟人都有生老病死,所以活着的时候,就该好好享受活着的每一天。不管你今天是痛苦、无聊、还是煎熬,都不用觉得气馁,因为至少你还有今天。至少你还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的苦楚和悲伤。人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一种境遇跟另一种的境遇的比较罢了。
正如这位网传的67岁单身爷叔在游泳时意外去世一样,没人会狭隘地觉得他这样生活是不行的是可怜的——大家只会感叹一句,“没病没痛且无牵无挂地离开,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中离开,也不失为是一种福气啊”。最后,祝福每个人都能好好活着,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不留遗憾地活着。
作者:我是莫叔,在上海生活,记录所见所感。关注审丑时代,更高级的审美,即是审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