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来越流行这种职业了

时事   2024-06-27 21:47   上海  
你好,我是莫叔

防止失联/想第一时间收看更多文章
请加我的个人微信
(已经加过的读者老师不用加哈)

最近看到一位朋友感叹,说现在上海怎么越来越多主理人了……

去某个社交场所,对方一开口就介绍自己是“某某主理人”,十个人里面可能有五个主理人。

然后TA想到,自己只是个普通的打工人,也没有独立运营什么品牌,出去social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title,不觉有些惭愧了。

我听完不觉笑了……


讲真,上海确实遍地主理人……

像咖啡店主理人、民宿主理人、酒吧主理人这种,在上海都是非常普通的主理人了。


真正让你想不到的是:

比如乡村主理人;


比如homebar主理人;


比如白斩鸡主理人;


并且我还能经常刷到,上海帖子发布的“主理人聚餐”、“主理人见面大会”……

可见上海主理人之多,是超出你的想象。


以致于有的网友都忍不住吐槽:

“现在看上海街头采访,发现10个人里有8个是主理人……”


“反正回国最后都上海见,一问都是品牌主理人……”


“在上海扔一块砖,会同时砸到5个设计师,8个主理人,15个网红……”


也正因“主理人”的泛滥成灾,让不少人对这个身份,越来越感到尴尬和无语。

甚至在不少人眼里,“主理人”已经成为了“装X”的代言人。


但我在想,为啥大家都喜欢当“主理人”呢?

一方面,可能图它听起来有逼格。

毕竟上海是很多年轻人的文化聚集地,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叫老板有点俗,叫CEO太正经,叫创业者又太苦逼,那么主理人听起来则比较摩登;

加上上海本就是很多流行词的发源地,之前的citywalk就是从上海玩起来的;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它自带社交属性。

在上海的年轻人社交场里,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包装一下,什么艺术总监、什么纸片人、什么导演之类的;

但大多数毕竟都只是普通职业,所以有的人只是捯饬些个人小生意的话,“主理人”无疑是个很好的身份:

“你好,我是X品牌主理人,顺便给你介绍下,他是S品牌主理人,她是Y品牌主理人……”;


加上“主理人”称呼,对于当下年轻人而言,确实更贴切。

它不同于“老板”和“CEO”,主理人更像是做小本生意的轻创业者,而老板和CEO则更像是带领一个团队打拼的商务人士。

你看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只是个体经营小生意,趋向于自由职业者——那么管自己叫“X总”“某某CEO”的话,听起来无疑过火了,叫“主理人”反而更恰当些。

正如一位网友说:自己三线城市的螺蛳粉店老板,现在都自称主理人了……


所以“主理人”的诞生和催化,也算是时代更迭下的产物,只是上海走在前头罢了。

它很像八九十年代人们口中的“个体户”,也很像当下自媒体时代里人人可做的自媒体博主。

只要在某个平台开了账号,拍了几个视频,哪怕粉丝只有几百,都可以自称是“博主”,或者管自己叫“主理人”。

更何况,上海的自由职业者挺多的,或者说蛮多自由职业者选择了来上海生活。

我每次工作日出门,都不得不感叹,怎么会有这么多年轻人在逛街拍照,尤其是咖啡店的下午茶时间几乎是满人的……都不用去公司上班吗?


最后我想,“主理人”这个称呼,更为强调“自我的存在价值”。

现在很多人可能在职场上不受重视,或者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就会通过“自我打造主理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在有的人眼里,也许它看起来有些可笑,有些华而不实——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身份的流行化,也恰恰说明了它存在的意义。

所谓存在即合理。哪怕生活很难,环境不容易,但很多人也是怀着一个美好幻想,努力在让自己向好的。




作者:我是莫叔,在上海生活,记录所见所感。关注审丑时代,更高级的审美,即是审丑。

关注我
每天为你
带来最新见闻
想第一时间收看更多文章
请加我的个人微信

审丑时代
记录我们一起流浪的日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