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朱德孙子被判死刑,康克清表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文摘   2024-12-10 11:50   四川  

在1983年9月,朱老总的孙子朱国华因为犯罪被判处死刑。

朱老总的地位众所周知,而当时他的夫人康克清还尚在人世。如此情况之下,朱国华竟也能被判处死刑,不免是让人顿感诧异。

作为奶奶的康克清,在谈及孙子朱国华的罪责时,是怎样的态度,又是怎么说的呢?

对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朱家人对此事的态度,还要从朱国华母亲赵力平的人生经历说起。    

赵力平的老家是河北定县,她受到父亲、兄长的影响,18岁就前往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女战士

在延安学习和工作期间表现都非常优秀。没想到忽然有一天,教导员通知她去大队部跑一趟到了那里,发现有几位男同志在那里坐着,其中一位还一直看她,她也不太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第二天,教导员告诉赵力平,昨天去大队部的时候,那位男青年怎么样?她这才明白组织上要给自己介绍对象,而且那位男青年还是朱老总的儿子朱琦。

她想了想,表示自己年龄还小,暂时还不能考虑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因为年龄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朱老总的儿子毕竟身份不一般,她有思想负担。

组织上的领导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安排她和朱琦在同一个单位工作,让两人先接触。

一开始,她对朱琦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久而久之,她发现朱琦为人热情,待人和气,没有大领导子女的架子,慢慢的也放下了戒心。

康克清认为两个孩子应该尽快结婚,但是她难以开口,于是委托李贞和贺龙代为帮忙。    

经过几次谈话,贺龙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直接把两个人叫到司令部,要求他们马上表态结婚就这样,1946年3月两人完婚,贺龙亲自主持了婚礼。

消息传到延安,朱德夫妇十分高兴。然而当时局势复杂,赵力平来不及回延安去见公婆,直接去了前线。直到1948年8月,赵力平才在西柏坡见到了公婆。

朱老总非常细心,为了避免让儿媳妇感到压力,当天穿了一件褪色的旧军装,满脸挂着慈祥的笑容,只谈家事,关心他们夫妇俩的生活和工作,没有任何官架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后来,朱琦被调去石家庄铁路局工作朱德得知后,要求儿子从最基层的司炉开始干起,然后去学习开火车当司机,不要去当干部。

1951年,赵力平生下了一个男孩,为了避免照顾孩子影响夫妇俩的工作,朱德和夫人康克清把孩子接到北京亲自照料。    

一年后,赵力平生下了第二个孩子,也被朱老总接到了北京。过了十几年,孙辈们长大了,朱德夫妇开始重点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要求大外孙初中毕业后去黑龙江务农,二外孙去工厂当工人,反复提醒他们:“当工人好,就是要当工人农民,不要去想着当官”。

1974年,朱琦病逝,有关部门考虑到朱老总的孩子们都在外地,无法照顾他和夫人康克清,于是私下里将朱老总的孙子朱全华调回北京。

总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气,叫来相关干部说明此事,明确告诉干部们,自己的孩子必须去基层锻炼,和群众们在一起,不要安排到大机关,干部们只好同意,又把朱全华调回了外地。

 

1976年,朱老总病逝4年后,朱德的小孙子朱国华从学校毕业,顶替父亲进入天津铁路局工作。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朱国华工作积极,十分上进,但没过多久,他的家庭背景被领导和同事们得知,大家态度大变,纷纷主动逢迎他。

有了这种被逢迎的感觉加之年少轻狂,朱国华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的身边也迅速聚集了一批干部子弟,这些人以帮人调动工作为借口,认识了不少女子,甚至包括朱国华和她们发生了关系。

当时不只是朱国华,还有其他一些人也涉及到相关的犯罪问题,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议论。       

 

1983年,囿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邓公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严打”

包括朱国华在内的批军队干部子弟被抓捕一如开国少将熊应堂的儿子熊紫平、熊北平,开国上将陈再道儿子陈东平等)。而在查察之后,天津法院通报了朱国华的一系列罪行,宣布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事情也自然要告知康克清,彼时康克清乃是全国人大委员会的副主席,但是她并没有“护短”。

事后康克清在外出的时候,曾和司机刘师傅谈及此事刘师傅问康克清:“听其他司机们说,您在判决书上签过字?”康克清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还用签字吗?”

为此康克清还专门把家里的其他年轻后辈全叫了过来,告诫所有人必须遵纪守法,不要给爷爷丢脸,你们爷爷有话在先,如果谁犯了法,就和谁断绝关系。康克清的高风亮节、不徇私情的态度也更是令人钦佩。    

执笔读春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