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陈沂给周总理写信请求摘帽,周总理:你难道还不如司马迁?

文摘   2024-11-08 17:04   四川  

1955年大授衔中,共授予了一千多名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一枚枚沉甸甸的军衔是对他们革命生涯的认可肯定

获得军衔的将军中绝大部分都是征战沙场的指挥员,不过也有极少数人比较特殊,他们很少甚至没有指挥过部队,也自然没有什么军功,但因为在具体的技术或者文化领域有杰出贡献,所以也获得了授衔。

陈沂少将就是其中之一。他几乎没有任何指挥部队的经历,那么他是如何成为少将的?

为何后来遭遇挫折,关键时刻周总理又是怎么帮助他的?这还要从头说起。   

陈沂是贵州遵义人,1912年出生。

他从小勤奋好学,17岁参加了革命队伍。九一八事变那一年,19岁的的陈沂正式入党。   

从这一点看,陈沂入党时间并不太早,加之并没有走过长征,同时还不是一线指挥员,显然能在1955年获得少将军衔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但事实上当时对于陈沂的授衔,刘亚楼和萧劲光等一众干部觉得他不应该只授少将,完全可以再进一步评为中将也毫不为过。

那么为什么陈沂这么受敬重,这就和他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了。

陈沂在1937年加入八路军后,担任了北方文化总同盟的书记。在抗战时期,组织上安排他去晋南干校当主任,自此之后他就成了部队的重要笔杆子,是大家公认部队里知名度最高的文职人员之一。

1940年,抗战正处于艰难时期,组织上安排他担任北方局干事,负责《新华日报》太南版、《鲁西日报》、《冀南日报》、《大众日报》的相关工作,他积极为宣传抗日斗争贡献力量,写出了不少好文。后来陆续担任了八路军115师宣传部长,以及山东军区宣传部部长等职务。

到了解放战争初期,组织上更加看重他的才能,当时国内的宣传战场急需他这样的人才,因此组织安排他在奔赴东北担任了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等一系列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上又安排他担任了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一职。

也正是因此,虽然没有什么明面战功的他在大授衔中还是被毛主席等人认可,授予了少将军衔。

宣传战场,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战场,毕竟谁占领了舆论场,谁就无疑更能获得民心。外加上他在总政任职,所以他被授予少将,其实是比较合适的。

不过到了1956年,中央对文艺和科学发展提出了“双百”方针,国内思想解放的风潮开始刮起来,对于该如何创作文艺作品,其实文艺界内部分歧很大,尤其是有几部“鬼戏”发表后一些人提出了意见,陈沂对此也很焦虑,担心作品受到攻击。

不料毛主席看过了相关文章后,表示文章虽有片面性,但可以发表,还表扬了几位写文章的同志。但即便如此,陈沂还是担心自己被地方上的干部批评。   

1957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谈到了相关问题,当众问:“陈沂来了没有?”陈沂当即起身答到,毛主席然后说了一句:“他是军委文化部长,他们是左派。”

其实毛主席的这番话是故意说的,毛主席也关注到有人似乎在批评陈沂(毕竟当时反右运动),于是给他解围。但即便如此,还有人说陈沂的文章是“教条主义”。

后来毛主席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相关评论文章,陈沂这才松了一口气。再后来毛主席见到他,还专门说了一句:“陈沂,你们翻身了,这几个月被整的好苦哇!”

不过虽然毛主席公开称陈沂是左派,但在反右斗争快结束的时候,陈沂还是被打倒了。有人说他是“假左派真右派”,直接被开除党籍、军籍,并下放黑龙江劳动,每月生活费降到28元。   

陈沂当时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委屈,没想到这一离开北京就是20年之久。

到了黑龙江之后,在周总理和黄克诚的关心下,他总算是有了一个职务,生活上也有了保障,但却始终没等来机会恢复名誉。

1961年初,毛主席提出“有反必肃、有错必究”。陈沂终于摘掉了“右派”帽子,还担任了省作协副主席,但是按照当时的说法却没有平反,还属于“摘帽右派”。之后,陈沂为了解决恢复党籍问题,曾给陈毅、周总理写信。

1962年,周总理陪同外宾到访大庆期间,专门见了陈沂夫妇,关心了他们的生活。

他知道陈沂受了委屈,说了一句:“司马迁受了宫刑还写《史记》,你一个共产党员,难道还没有司马迁那几根骨头吗?”鼓励他坚持下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的关心下,陈沂终于恢复了名誉,彻底摘掉了“帽子”。

之后陈沂又出任了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上海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2002年7月26日,陈沂去世,享年90岁。    

执笔读春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