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的将领基本只有四种选择,第一种就是起义,例如傅作义;第二种是战死,例如黄百韬;第三种是被俘,例如杜聿明;第四种就是逃到东南小岛上,例如胡琏。
而提起被俘虏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可能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杜聿明、黄维和王耀武等人,毕竟这些国军将领一个个的不仅位高权重,知名度也高。
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被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将领中最高级别的将领,被俘的最高级别的国民党将领另有其人。此人便是汤尧,他时任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
可能有人奇怪了,怎么没听说过这个人,这个人确实没怎么打过仗。那么他是如何混上这么高的位置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汤尧的人生经历比较简单,不像胡宗南等人那么曲折,也正是因为人生经历太简单,此人其实在历史上没留下太多的痕迹,所以才很少为人所知,但他的运气是真的不错。
他是安徽合肥人,1897年出生。受家庭影响,年轻时候考入了合肥武备学堂,早早走上了军官道路。然而他毕业后却没能在部队谋到职务,按常理说合肥武备学堂也是当时安徽的著名军校,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他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关系和人脉,即使有一身本事,也没人知道他,自然无人用他。
为了生活,他被迫加入了青帮,成了帮派里的人,内心里是相当郁闷。后来黄埔军校成立的消息传来,他意识到这是机会,于是想方设法联系了一位相关的负责人,最终进入黄埔军校当上了一名兵器教官,军衔为上校。
其实这个起点相当高,如果去看黄埔军校的其他教官和毕业生,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高级将领,混的风生水起,例如胡宗南和刘峙。尤其是刘峙,也是从战术教官起步,结果成为国民党军的“五虎大将”之一,当过战区司令。
汤尧则走了另外一条路,他长期在兵站和后勤保障部门任职,该职务看起来不如前线指挥官威风,但其实是个肥差,毕竟全军的物资供应都从他的手里过,暗中操作的空间相当大,很多人想干他这份工作都求之不得。
而且后勤工作远离前线,相对来说也比较安全,唯一的烦恼就是容易挨骂。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民党军在三大战役中一败涂地,很多老将对蒋介石不满,迫于无奈蒋介石安排汤尧出任国民党陆军司令部参谋长,开始让他往前线跑。
渡江战役后,汤尧跑到了广州,没过多久广州解放,他又跑到了云南曲靖,蒋介石任命他担任陆军副总司令,一下子成了级别比杜聿明还高的人物。
表面上是重用他,其实是让他去拼命,蒋介石要求他带领第8军和第26军进攻昆明,然而他根本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很快就一败涂地,被迫带兵逃跑。
当时刘伯承率领的第二野战军已经逼近昆明,于是汤尧决定逃到蒙自,二野第13军37师负责追击他。情急之下,他要求手下的主力第8军先头部队快速通过元江铁索桥,当开路先锋,结果没想到,手下过桥后也不等他,直接炸断了桥,汤尧差点被当场气死。
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1000多人往山上跑,结果没过多久,就被吴效闵带领的110团追上,成为了俘虏。
而且在俘虏汤尧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当时保护他的国民党军士兵已经吓破了胆,一个个只会逃跑,他下令让士兵掩护他,结果没一个人听他的。
很快野战军的排长郝正富带领战士们就冲了上来,郝正富当时手持手榴弹,大喊:“不许动,谁动就打死谁”,然后汤尧带头缴了枪,但是却不愿意承认自己就是汤尧,在郝正富的一再追问下,这才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汤尧被押送到37师师部后,师长周学义见了他,同他谈话,期间问他:“汤副总司令,想不到会有今天吧?”他垂头丧气的说:“完全想不到,一般来说,步兵正常情况下每天行军最多100里,可是你们违背了行军原则,每天急进200多里,我完全想不到你们来得这么快。”
说完郁闷的低下了头。师政委雷起云笑着说:“我们的意志是你们不能比的,我们创造了新的行军原则。”
西南地区的战事结束后,汤尧被部队押送进入功德林接受思想改造,到了1962年,已经65岁的汤尧身体状况恶化,最终在功德林里面病逝,结束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