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水汤汤,泽沛其阳。襄阳,作为荆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文化之乡和汉水文化核心区,具有2800年建城史,既是见证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华夏第一城池”,又是风云际会、文人墨客挥毫成章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据显示,襄阳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05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35项。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襄阳检察机关坚持立足古城定位和职责使命,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积极探索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新路径,以检察之力守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根”与“魂”。
深挖细查,彰显检察担当
襄阳市博物馆(新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年11月,襄阳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各大文物展柜前人头攒动,热闹不已。然而不为人知的是,馆藏的9件国家一级文物刚经历了一番惊险的“回家之旅”。
时间回溯到2023年11月,犯罪嫌疑人陈某甲、陈某乙和余某某在长时间的踩点和策划后,选定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某古墓葬进行打洞盗掘,先后盗得大小文物青铜器20件后将盗洞回填。随后,他们意图通过犯罪嫌疑人李某寻找买家将文物出售,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现场收缴青铜器20件。后经湖北省博物馆鉴定:20件青铜器均为春秋时期文物,其中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9件,一般文物1件。2024年1月,在取证完成后,该批文物被移交给襄阳市博物馆。
2024年4月,樊城区公安分局将案件移送至樊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由于盗掘行为对古墓葬及文物造成的毁损程度尚不能确认,无法确定对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造成的影响,承办检察官一方面就证据固定、盗掘时间、次数等要点,及时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另一方面通过自行补充侦查,与公安干警、博物馆勘探人员多次前往实地勘察,对照文物基本资料,确认古墓葬遭到损毁的实际情况。
2024年12月,襄阳检察机关针对樊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盗掘古墓葬、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组织开展庭审观摩评议活动。
2024年12月,该案在樊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针对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提出的被盗地区可能不属于古墓葬,不能排除系他人盗窃的文物埋藏在此地等辩护意见,承办检察官在进行全面系统举证、质证的同时,邀请襄阳市博物馆专业人员现场出庭作证,就被盗古墓葬的价值、盗掘行为造成的损害、抢救性发掘费用计算等发表专业性意见,清晰还原被告人盗掘古墓葬、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全部犯罪事实。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对古墓葬及历史文化保护造成的不可逆损失,樊城区检察院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提出被告人应当连带赔偿抢救性考古发掘费用的诉讼请求。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2024年,襄阳检察机关“隆中检音”大讲堂陆续推出多期系列文化讲座。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进一步加深全市检察干警对襄阳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襄阳市检察院先后举办“筚路蓝缕的荆楚文化”“唐诗中品读襄阳”等多期主题文化讲座,引起广大干警热烈反响;同时,还专门组织全市40余名干警观摩类似案件庭审现场并开展评议,通过“以案释法”提升办案质效,不断加大文物犯罪打击震慑力度。
2024年以来,襄阳两级检察院共受理妨害文物管理罪3件11人,受理移送起诉3件11人,起诉2件7人;受理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3件10人,受理移送起诉3件10人,起诉2件7人,切实肩负起筑牢文物安全底线的使命。
多方联动,守护隐秘瑰宝
“一旦见识到古山寨的美,就决不会忍心让它们在风雨岁月中沉寂、消亡。”当亲眼见到“华夏第一山寨”卧牛寨时,南漳县检察院检察长杨毅感慨地说道。
卧牛寨(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漳,被称为“中国古山寨文化之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境内发现了一千多座古山寨,登录在册384座,其中,6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座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几乎山山均有寨,寨寨隐于山。
为保护这些几乎湮没于荆山云雾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2023年,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开展《襄阳市古山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地方立法工作,作为全国首例古山寨保护地方性法规,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布,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能否在《条例》中增加检察公益诉讼职能相关内容?”襄阳市检察院联合南漳县检察院在研究征求意见稿后,反复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拟定相关方案,建议增加在古山寨及相关设施受到损害时,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等内容。立法建议提交后,襄阳市人大常委会经审议,采纳了检察机关的建议,古山寨司法保护襄阳方案日臻完善。
2024年3月,南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联合南漳县东巩镇政府、县文旅局执法大队前往春秋寨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借着《条例》正式施行的“东风”,2024年9月,南漳县检察院通过与县法院沟通协调,达成统一意见,联合制发古山寨司法保护令,并先后在6座国保级古山寨现场挂牌,向社会明确古山寨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违法责任,进一步凸显法律保护力度和实效。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长征”漫漫,检察守护的关口也不断前移。2024年3月,枣阳市检察院收到线索反映,当地一处革命遗址未得到合理保护。经实地走访和查阅档案,检察官发现,此革命遗址地处枣阳市新市镇周楼村保安寨,是襄阳境内为数不多的红军长征遗址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亟须关注保护。
2024年4月,枣阳市检察院立案监督,分别向当地文化和旅游局、新市镇政府发出磋商函,督促履职。
5月,两家单位回复表示,已制定遗址保护计划,并将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争取将保安寨长征革命遗址纳入革命文物保护范围。
7月、9月,在跟进监督中,承办检察官两次前往现场开展“回头看”,确认已设置临时保护措施,文物认定工作进入田野调查阶段,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12月,该案办理情况被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长征文化保护专刊刊载。
光阴变幻,四季流转,步履不停。2024年1月,保康县检察院通过查阅当地历史建筑名录,走访散落的历史建筑,对确有损毁情况且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监督相关行政机关履职,并督促乡镇政府与遗址所在村签订文物安全保护责任书。6月,就鹿门山景区生态环境及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襄州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共同邀请区人大及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调研座谈,对发现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和司法建议,凝聚保护合力。
不仅抓实“当下治”,更要实现“长久立”。2024年7月,襄阳市检察院与市文化和旅游局会签《关于建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为两级检察机关与文物保护部门相互配合、开展工作提供依据。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45件,打造出多部门共同履职、统筹协调的协同共治保护新格局。
一体履职,擦亮世界遗产
长渠航拍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唐代胡曾这首《咏史诗·故宜城》诗里提到的长渠,它西起南漳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蜿蜒49.25公里,相传是战国时期修建的军事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3年,至今仍灌溉着沿线30多万亩良田。2018年,长渠(又称白起渠)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予以授牌。自此,被称为“华夏第一渠”的长渠成为湖北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近些年,群众反映长渠两岸存在养殖废水直排、居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入渠污染水质等问题,经检察干警实地走访发现,渠内灌溉用水不复往日的澄碧,水利设施也有多处被损毁,修缮保护刻不容缓。
2024年3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关于“探索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的安排,襄阳市检察院决定开展长渠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工作,并向市委作专题汇报。7月,襄阳市召开长渠保护和利用专题工作会,决定将长渠纳入河湖长制考核,深化“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联动协同,构建共管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2024年9月,在实务导师带领下,首期隆中青检训练营公益诉讼一二组学员来到百里长渠杨河段对一起涉长渠公益诉讼案件线索进行实地调查。
考虑到长渠跨越多个行政区域,为增强工作合力,提升监督质效,襄阳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制定《关于开展长渠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工作方案》,健全依法接续监督、内部线索移送、跨区域检察履职机制。同时,统筹安排宜城市、南漳县和高新区检察院办案骨干组成专班,围绕渠边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水利工程管理等方面问题,全面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截至2024年12月,两级检察机关已立办案件19件,督促相关行政机关集中清理沿渠道垃圾堆放点72余处、封闭排污口4处、挖除私设排污暗管10余米、清除乱搭乱建7处。
据襄阳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李俊介绍,灌溉工程遗产作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具有公共价值和公益属性,与检察公益诉讼履职内容相契合,目前已就办案中发现的公益损害突出问题向相关部门专题汇报,希望可以推动出台相关立法,让百里长渠继续泽润大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襄阳好风日,最美顾逢时。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襄阳检察机关将始终心怀敬畏、精心守护,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法律监督,汇聚社会合力,为擦亮襄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提供更高水平的法治保障。”襄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俊表示。
来源丨市院新闻办
作者丨许文娣 尹周航
编辑丨许文娣
初审丨魏秋晨 李俊
终审丨张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