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迎来新进展,兴各庄闸一期围堰已完成,河底平整疏浚河道约14万方。作为北京市重点水利项目,工程整体预计于2026年6月完工。
潮白河既是京津冀北部地区重要的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北京与廊坊市“北三县”的界河,补齐潮白河短板,打造健康河道,是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以保障防洪安全为主要目标,结合河道实际情况,通过实施防洪工程、生态防护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完善流域防洪体系,逐步将潮白河恢复为“安全的河、生态的河、智慧的河、幸福的河”。
先期推进的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北起顺义通州界河道,南至北京河北界。具体建设内容涵盖河道治理长度37.60公里,河底平整5.70公里,堤防加高32.10公里,河道防护43.90公里,橡胶坝改钢坝闸1座,并新建改造堤顶及巡河道路、穿堤涵闸以及岸坡绿化防护。
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市水务部门严把工程质量关和安全关,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管理工作,并多次召开项目现场会,就工程的进度保障、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进行讨论,科学推进工程建设。
据潮白河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工程构建了蓄排结合防洪体系,平顺河底,加高堤防,补齐防洪短板。其中兴各庄闸改造,能更加高效调蓄水资源,满足京冀两岸水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促进京冀协同发展。工程全部完工后,潮白河城市副中心段堤防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兴各庄闸效果图
兴各庄闸是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根据河流实际情况,采取分期围堰导流的方式施工。据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施工一期围堰中创新性地采用了钢管桩与钢板桩组合插打的“PLC组合桩”,这种组合桩结构充分发挥了钢管桩的高承载力与钢板桩的优异止水性能,既能保证围堰的稳定性,又能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且造价低廉。一期围堰是目前北京市最大规模钢围堰,上游长度191.5米,下游165米,总用钢量约2600吨,设计最大水头差高达4.3米,充分体现了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施工技术。
▲一期围堰工程已完成
在河底平整工程中,施工方式从传统的挖掘机作业升级为绞吸船施工,不仅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还具备适合长距离输送、技术先进等显著优势。尤其是绞吸船能够从容应对粘土、沙土等多种复杂土质,通过精准调节绞刀的制动压力和运行速度,有效避免堵塞和黏附问题,确保施工过程顺畅无阻,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潮白河作为生态绿带的水脉和重要的生态基底,开展河道综合治理是打造生态绿带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市水务部门连续实施潮白河生态补水,有效回补了密怀顺地下水源地,缓解了流域内水资源短缺现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此次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还将改善沿河护坡植被缺失的现状,注重保护植物根系,丰富植被多样性,多举措修复河道环境。不仅如此,还配套完善了监控系统、监测系统、视频安防及广播系统、通信及网络系统和滨水巡视路,着力提高河道管理自动化和精细化水平。
来源:北京市潮白河管理处、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扇扇
校对: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