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塘面积有多大?
有无垃圾漂浮物?
隆冬时节
在京郊的一处坑塘边
水务工作人员手持“北斗智能终端”
正在进行现场踏勘……
按照市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要求,市河湖流域管理事务中心于近期组织完成本市农村黑臭水体专项核查工作。通过采取“GIS(地理信息)系统+北斗终端”的流域管理新方法,助力此次核查工作高效开展。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比如奥维地图、高德导航等都是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应用场景。”流域中心流域四科负责人王彦强介绍,在前期遥感初步锁定水体点位的基础上,流域中心将奥维地图、高德导航等软件结合北斗终端、测距仪等硬件设备进行综合应用,进一步进行实地核查,动态掌握农村水体真实情况。
鉴于本次专项核查时间紧、体量大,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市河长办成立7个核查小组,并要求各区开展自查,对全市1400余处农村水体进行“逐一体检”。
打开电子地图,一个个红色的点位就是水体所在的实际位置。“结合奥维地图以及高德导航应用,在1分钟之内就能帮我们规划好最优路线。”王彦强说。
手持北斗智能终端,工作人员只需围着坑塘转一圈,水体面积就“呼之欲出”。“北斗智能终端的精度达到厘米级,能够自动记录数据,在地图上形成轨迹区域,快速计算水体面积。”核查人员介绍,点击地图上的相关点位,一张专门为此次核查定制的“体检表”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在手机上就能实时上传水体面积、管护单位、存在问题、照片视频等现场情况。
“此举摒弃了传统的手工记录、人工汇总的方式,只需简单操作,现场核查的数据就能自动汇总输出。”王彦强总结道,有了“GIS系统+北斗终端”助力,基本实现了“快速合理规划路线、现场高精度测量、外业检查电子记录、数据快速汇总分析”等监督检查全流程的高效运行。
截至目前
全市农村黑臭水体专项核查工作
已完成数据交汇
核查情况已经以“一区一单”形式
及时反馈给各区
推动科学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
近年来,以数字化为基,河湖监管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在‘GIS系统+北斗终端’技术的加持下,流域中心已顺利开展全市垃圾渣土专项整治、河湖‘四乱’遥感图斑复核、农村黑臭水体专项核查等多项监管工作。”王彦强介绍,该方法可以将河湖管理保护范围线精准地落到实地,同时追溯近20年的历史遥感影像,为河湖“四乱”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河湖和水利工程的基础信息、日常监管记录、存在重点问题、整改情况等全部可以汇聚到电子地图上,从而将一条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起来,形成动态档案,助力河湖监管有迹可循、智慧高效。
市水务部门将持续
推动技术创新
促进相关应用与河长制APP等
实现数据“无缝对接”
推动河湖监管数字化、智慧化
进一步提升
首都河湖流域监管效能
来源:市水务局河长制综合处、市河湖流域管理事务中心
编辑:安安
校对: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