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丨人大代表热议法院工作报告②

文摘   2025-01-22 18:38   重庆  




● 市人大代表 肖阳


市高法院的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用直观可感的数据、真实鲜活的案例、生动朴实的语言,总结成绩客观实际,谋划工作全面到位,司法为民有力度更有温度,彰显了人民法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的担当和情怀。2024年,中央环保督导组亲临万州法院大周法庭调研,对法庭工作及储存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新年新开局,2025年,希望重庆法院全面打造“长江流域环境资源审判资料储存区”,持续巩固提升“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走深走实。





● 市人大代表 邓智辉


市高法院工作报告内容丰富、务实明晰,总结经验全面深刻,部署工作措施有力,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处处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政治站位高、服务大局实、担当意识强、特色亮点多,彰显了坚强的政治定力、强烈的法治意识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值得肯定。建议要持续做好对当事人释法说理工作,在审判执行中兼顾情、理、法,增强当事人对判决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向基层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发生。





● 市人大代表 申红


近年来,重庆法院深入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主动站前、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和为民情怀。忠县法院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辖区实际,创新创建“忠法议事亭”机制,针对可能引发诉讼的矛盾纠纷,组织社区和居民“议事”,让大量纠纷出“庭”入“亭”,实现从“对薄公堂”到“亭内化解”,值得充分肯定。我在社区工作中了解到,忠县法院下沉司法资源,已因地制宜建立三个“忠法议事亭”,搭建了“忠法云上议事亭”智慧司法服务平台,推出“云上议事+掌上解纷”新模式,零距离为居民提供纠纷化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定制化司法服务。去年,通过该机制诉前调处家事、物业等纠纷98次186件,助力社区诉讼纠纷同比下降近五成,真正实现案件小切口服务基层治理大作为。 





● 市人大代表 程英


报告政治站位高、政治建设强、总结工作实、工作思路明、为民情怀浓,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与正义,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作为代表,完全赞同法院的工作报告。法院践行司法为民举措丰富、不断创新。“车载便民法庭”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纠纷化解。积极融入“大城共治”、成效突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建设、主动融入各级党委领导下的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持续推动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加强重点群体保护、倍感温暖。法院倾心呵护“少年志”、用心守护“夕阳红”、精心爱护“半边天”,无不彰显出司法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紧跟形势、务实有力。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维护统一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坚定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 市人大代表 向亚芳


全市法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履职尽责、锐意改革创新,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比如:加强跨域司法协作,联动长江上下游14家法院在渝打造“长江流域环境资源审判资料储存区”,积极保护红豆杉、长江鲟等野生珍稀动植物,“原地管护”“建设人工鱼巢”,打造大足石刻文化遗产保护法庭等实举实措,为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员,我曾受邀参加云阳法院开展的“发布全市首份长江鲟、鳤鱼司法保护令”活动,真切感受到了全市法院奋力构筑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屏障的不懈努力,值得肯定。





● 市人大代表 石明香


市高法院工作报告内容详实、数据清晰,全面展现了全市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案件审理公正高效,司法改革稳步推进,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执行工作力度加大,高效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强化法治教育工作,法官进校园的形式应朝多元化方向拓展,紧密契合当下未成年人的学习与生活习性,如借助拍摄短视频等新颖且深受未成年人青睐的方式,持之以恒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二是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机制,设立专门的少年法庭、配置专业素养精湛的审判人员,确保案件审理能够高度贴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性;三是全市法院系统应强化与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力量的协同联动,构建全方位、无遗漏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齐心合力预防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 市人大代表 罗平


市高法院工作报告内容全面、数据详实、案例丰富,客观展现了2024年重庆法院在服务大局、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有力彰显了法院干警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新担当和新作为。接下来,希望法院能够继续深化少年审判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凝聚多元力量织密保护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积极延伸司法触角,加强与各部门及学校的协作互动,通过“法治课堂”“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开展送法进校园宣传活动,切实做到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 市人大代表 高艳平


重庆法院工作报告坚持以数据说话,用案例支撑,是一份服务发展大局、饱含为民情怀、彰显公平正义的好报告,我完全赞成。对报告,我谈三点体会:一是政治站位坚定坚决。法院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结合实际请示报告重大事项130件次,制定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16条39项措施,推动法院工作取得新进展。二是审判执行有力有效。法院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在护航“六个区”建设、助推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等方面充分彰显了法治担当的精神。三是改革创新成果丰硕。法院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造出5G“车载便民法庭”、“全渝数智法院TV版”等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新成果,成效显著。接下来,建议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攻坚克难,创新更有力的举措,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市人大代表 徐加燕


报告锚定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服务大局、保障发展的核心工作主线,文风质朴却力量千钧。大量详实数据清晰标注出司法工作的进展与突破;生动鲜活的实例则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阅读报告,我既能深刻感受到法律作为社会秩序基石的威严力量,也能捕捉到司法人文关怀的脉脉温情。这不仅是对新时代法治重庆、平安重庆建设成就的全面展示,更是法院系统向党和人民递交的一份沉甸甸的优异答卷,充分彰显了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履职为民的坚定信念以及弘扬法治的不懈追求。展望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我对法院工作满怀期待。希望法院能持续聚焦民生权益保障这一关键要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各类民生案件的特点与规律,不断优化审判流程,提升审判质效。在每一次庭审、每一份裁判文书中,都精准传递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来源:重庆高院

重庆二中法院
推进司法公开,打造阳光法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