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一事例入选重庆法院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典型案事例

文摘   2025-01-12 23:34   重庆  

热烈祝贺



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重庆法院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典型案事例》,市二中法院报送事例《构建“1+1+6+N”跨域司法协作体系 助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成功入选。


构建“1+1+6+N”跨域司法协作体系

助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一家亲”意识和“一体化”理念,主动因应统筹发展需求,与辖区万州区法院、开州区法院和四川达州中院辖区两级法院共同谋深做实司法对接,为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


一、具体做法





一是主动对接需求,持续健全司法服务机制。与四川达州中院共同构建起以1份跨域司法协作框架协议、1份司法服务保障统筹发展意见和执行联动、刑事审判、司法政务等6个协作领域以及多项协作机制为支撑的“1+1+6+N”跨域司法协助体系,协同开展跨域案件协助共治、重点专项行动共推、跨域治理难题共解、优秀经验成果共塑。推动市高法院将司法服务保障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纳入全市法院重点工作任务。连续3年将跨域司法协作纳入该院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列为“一把手项目”重点督查督办,带动辖区法院一体推动协作事项落实落地。


二是加强司法供给,不断夯实统筹发展基础。该院审结、指导辖区万州区法院、开州区法院依法办结刑事案件8300余件,指导审结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以来重庆首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维护统筹发展区域安全稳定。引导辖区万州区、开州区政府建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监督激励机制,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制定《司法服务保障渝东北三峡库区营商环境建设二十条措施》,与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合作协议》,联动万州区法院助力当地一保交楼项目融资1.19亿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化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形成司法建议、情况反映类信息、资政报告等40余篇,助力统筹发展决策。


三是密切协同配合,着力提升跨域协作效能。共同梳理统筹发展区域内劳动争议1.13万件,依托“五方联动机制”构建劳动争议多跨协同高效调处模式。共签刑事审判跨域协作框架协议,互动交流禁毒经验,达成司法技术跨域协作备忘录,推动两地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案件共办、结果互认。发布《执行工作联动十大重点规划》,川渝两地18家法院专题研讨执行协作,互相委托执行事项720余件次。与四川达州中院共建“大三峡·大巴山”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多元互融共筑生态保护防线。


二、产生效果





一是跨域协作合力广泛凝聚。统筹发展区域内法院干警对川东北渝东北山水相依、人文相近、情感相融、命运相连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以“融合才能强大,一体方能取胜”理念为先导主动发起、会商承接协作事项频次不断提升,高效互动、精准协调跨域协作事项,构建起“中级法院横向协同、基层法院多向联动”的跨域司法协作链条,凝聚起共绘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跨域司法协作“同心圆”的整体合力。


二是跨域协作实践增点扩面。以“1+1+6+N”跨域司法协作体系为牵引,宏观的跨域协作目标更加向夯实法治保障和强化司法供给聚拢,微观的跨域协作范围延伸至人才交流锻炼、裁判尺度统一等领域,推动跨域司法协作向全面成势迈进。通过分析案件和专题调研形成《关于司法服务保障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围绕统筹发展配套制度、跨域法治保障等5方面深入分析短板并提出建议,促进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


三是跨域协作成果成势见效。全市首个“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工作站”在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建成,“大三峡·大巴山”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经验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总结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做法”肯定推广,指导万州区法院建成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全国政协、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调研3次。


三、典型意义





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对于增强万达开区域发展能级,促进川东北与渝东北一体化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延伸拓展跨域协作范围,迭代升级跨域协作机制,构建起多元、立体的跨域司法协作体系,为跨域司法协作提供了良好经验,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是以实干实绩实效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



案例编报人:覃辉、谭周成


重庆二中法院
推进司法公开,打造阳光法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