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注:近期为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的不良资产处置培训班做了一个实务培训,共分为宏观行业政策、中观处置方式、微观实务案例与要点三个部分内容,现将第一部分为不良资产行业新形势与新政策相关内容整理发布,主要是结合对不良资产行业的日常观察做了一个宏观数据与政策简要梳理,供大家参考。
一、不良资产的内涵外延新拓展
不良资产既是资产保全的工作对象,也是开展经营管理的基础。
1.从不良贷款到不良资产
不良贷款:两呆一逾,指呆账贷款、呆滞贷款、逾期贷款。《贷款通则》
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应至少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贷款风险分类指引》
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应对表内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债券和其他投资、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类,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资产。《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
2.从不良资产到特殊资产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调风险资产:如新增了允许资产管理公司收购虽未分类为后三类,但符合条件的重组资产、其他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等。
处置对象和资产类型多元化,强调集中统筹与并表管理:信贷+非信贷,表内+表外,境内+境外,自主+受托,从单一贷款逐步到各种类非信贷业务、资管理财、违约债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