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作为在5G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ITU(国际电联)将其概括为“七个目标”:应用场景中高达1000公里时速的运动速度、更高的峰值速率、更高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维度很多,还将在绿色化、智能化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新一代的6G技术,用在哪?又该怎么用?
“我认为6G未来的应用不会像4G那样是一个全国无缝覆盖的网络,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在近日的2024全球6G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道,“在6G时代,其他终端数量将来会远远多于手持终端。”
6G,用在哪?
“从1G到4G,基本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既源于需求,又牵引需求,目标比较单一,发展是比较成功的。”中国在5G时代,正式实现商用时间节点与全球同步,4G、5G已进入千家万户的手机中,但在邬贺铨看来,6G在应用方面,可能并非与此前相同。
“将来6G对应的特定业务不是落在手机上的。”邬贺铨谈到,“我认为未来的6G终端应该是多样性的,一般终端只需要支持大众的刚需,对于一些特定要求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短距离通信连接到固定网络或者边缘计算上获得计算能力。”
在邬贺铨看来,5G和6G的主要设计目标是面向产业应用。工业应用与消费应用存在巨大的区别。工业应用主要是现场级,对于低时延、确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往往工业是大上行,消费应用是大下行,“两者同一个载频上并不合理。所以我认为工业互联网需要配置专用的频段,并不意味着只能给企业,也可以给运营商,对运营商来说也需要把消费应用和产业应用分别在不同频段处理。”
“如果我们把小众需求在同一个网络架构、同一个频段上兼容,可能会不能很好地适应大众的需要。”
邬贺铨提出,在6G时代,大企业可以生成专用频率建专网,中小企业则可以在运营商的工业互联网专用频道上组织自己的局域网。为工业互联网划出专业频段,可以避免和公众网业务的互相干扰。
AI+6G必须要做,但不能过于乐观
人工智能在6G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人工智能现在很热,确实,人工智能需要和6G结合,6G也更需要人工智能。”邬贺铨说道。目前,基础大模型本身就可以用到6G上,尤其是智能客服,以及一些供应链的管理,当然还可以开发一些场景模型,用在网络规划和优化上。
不过,邬贺铨认为更需要关心的方向,则是AI如何在无线接入网方面发挥作用,邬贺铨提出,AI在信道建模、空口优化以及移动性管理和优化,以及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和绿色化,将有很多机会和空间。
无线接入网的架构一直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无线接入网采用专用架构,即定制化的硬件和软件,其优点是技术成熟、成本低、能耗低且维护责任明确。然而,这种架构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较差,运营商面临许多依赖设备供应商的问题。开放式和虚拟无线接入网则采用软硬件解耦的方式,能够支持云原生和功能升级,但目前在成熟度和性能上仍不如专用架构。
“AI在接入网的应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邬贺铨解释道,无线接入网要求实时性很高,AI大模型的计算处理是要占用时间的,要延迟的,能否实时响应,是很大的挑战;现在单蜂窝的干扰已经做得还可以,希望通过AI的办法把多蜂窝之间的干扰抵消掉,但是在计算多蜂窝的时候,算力的要求也很高。
“人工智能本身可解释性不足,有一些不一定是可信的解决方案,需要人为检验。所以我们认为需要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对6G系统的影响,但目前还不宜过于乐观,我个人认为AI在无线接入网的应用是必然要做的,但是至少当前几年能带来多少收益,现在还不好估计。”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