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alk】肝脏再生的“星火燎原”,这家创新药公司如何与肝病作战

政务   2024-11-20 07:31   上海  

五脏六腑以器官为单位,由基因为个体量身定制,科学干预下,关于体外器官培育的研究一直在继续。

“我们专注于中重度肝病的细胞治疗,基于完全自主原创的核心技术,解决了肝脏细胞在体外再生的科学和技术难题。”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鄢和新说道。



凭借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肝前体细胞注射液,赛立维在肝硬化治疗领域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我们最大的创新在于可能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再生医学赛道。肝细胞的体外再生,在当时是一个以往从没有人涉足过的全新领域,整个研发过程像是盲人摸象。从实验室到药学转化,我们走过了13年的曲折历程。”


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一种新型生物型人工肝动力(辅助)装置”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专项并获相关资助……技术上的突破只是成功的一部分。鄢和新坦言,赛立维在产业化和临床转化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和资源压力。“新技术的发展往往会遇到资金的瓶颈,尤其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这段路,往往是最艰难的。”


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的全力支持,是助力赛立维在风口上起舞的关键要素之一。“市科委和生药中心帮助我们度过了技术转化的‘死亡谷’。”鄢和新说道,“他们给予了我们这些自主原创技术更多的空间和关注。生药中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交流机会,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资源整合和投融资对接的机会。”


那么未来,肝硬化真的可以仅需要一针注射,就能再生重建肝脏功能了吗?


从“点火”到“燎原”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新发肝衰竭病例超50万,急性肝衰竭病人的28天死亡率高达50%。肝衰竭治疗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巨大,市场规模达千亿元。


目前,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唯一确定的治疗方式是肝移植。但因肝源紧缺等原因,绝大多数终末期肝病患者在无药可医中不幸去世。



赛立维的同种异体肝前体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不仅是一种“替代”治疗,更是一场“星火燎原”的“再生革命”。


鄢和新曾经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研究所做了20多年的肝病研究,治疗肝病患者曾是他日复一日的工作,他也更明白那些患者需要面临的残酷现实。在他看来,“肝硬化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只有从它的再生本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实现逆转。”


与通过免疫细胞“杀死敌人”的方法不同,赛立维的治疗方式是激活肝脏自身的再生修复功能。它通过将肝前体细胞输注到患者的肝脏中,激活肝脏本身的修复机制,让病变的肝组织自我更新、自我修复。




“我们曾有一位乙肝引起的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到几乎需要肝移植。在我们治疗后一周内,血氨水平从150降到了7,肝性脑病的症状也得到了显著缓解。四个月后,肝脏功能逐步恢复。如今,这位患者已经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鄢和新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就像星星之火一样,我们的治疗在局部启动了肝脏的自我修复过程,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修复能力会像燎原之火一样蔓延开来,让整个肝脏得到再生。”


“肝脏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注射肝前体细胞,帮助肝脏恢复这种能力,让它自我修复。”鄢和新表示,“我们不仅要治病,更要挖掘人体自身的潜力,赋能它,让它自己去完成修复过程。这是我们未来治疗的方向。”


闯入无人区


赛立维的创新之路,源于鄢和新对肝脏再生的一个大胆想法:能否在体外培养和扩增肝细胞?肝病治疗中的一大难点就在于,长期以来,大家普遍认为肝细胞一旦离开体内,便失去了再生的能力。


“肝脏再生并不是新鲜的概念,在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的肝脏每天被啄食后又重新长出来,早就揭示了肝脏的再生能力。”鄢和新想做的,正是在实验室里复刻这种能力,将这种神话中的能力,变成现实世界里的治疗手段。


通过多年努力,赛立维的研究团队成功模拟了肝脏再生的微环境与其再生机制,并且首次在体外实现了肝细胞的再生扩增。这也为肝硬化失代偿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利用肝脏自身的再生能力,让病变的肝脏实现自我修复。


“我们通过模拟肝脏在体内的再生过程,成功激活了肝细胞的再生机制。”鄢和新解释道,“我们只是挖掘它自身的能力,然后再赋能它,让它更好在体内发挥作用。”


“从客观意义上说,我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赛道。”鄢和新说道,“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多的是观念上的转变。大家以前认为肝细胞在体外无法培养,我们的成功证明了,这种传统观念是可以被打破的。”


尽管最初的想法遭遇了很多质疑,但鄢和新始终相信,只要继续探索,就能找到答案。“科研的路往往充满未知,我们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他笑着说,“但当你迈出第一步,后面的路就会渐渐清晰起来。”


穿越新技术的“死亡谷”,

寻找科研中的“确定性”


“新技术的每一次成长,都要经历一段‘死亡谷’。”鄢和新谈起肝前体细胞注射液的研发历程时,感慨颇多。


与长期压力相伴随的,就是科研的不确定性。科学发现和技术转化的道路往往充满不确定性,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从临床走向市场,每一步都是挑战。


“知道了肝细胞可被培养出来,但为什么可以培养、如何培养依旧是难题。”鄢和新回忆道,“我们最开始做肝细胞培养时,常被问到它是否真的有治疗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不信任不仅来自同行,也来自投资人,甚至是我们团队自己。



支持赛立维一路走下来的,是他们的“死磕”精神。正是这份坚持让他们在“死亡谷”中找到了生存的路径。


鄢和新形象地比喻他们的肝前体细胞为“种子干细胞”,就像黄山松一样,能够在极为不利的环境中扎根生长。“黄山松的种子能够通过分泌的有机酸慢慢溶解岩石,将其转化为土壤为己所用,而我们的肝前体细胞同样具备这样的能力。它们能够在肝脏内部通过分泌活性因子,重塑周围的微环境,让肝脏逐步恢复再生功能。”


2017年左右,赛立维成功在动物肝硬化模型上取得疗效,并连续在Cell Research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论文并获得封面论文殊荣。



赛立维的故事还在继续,鄢和新带领团队穿越“死亡谷”,走在再生医学的前沿。正如赛立维公司的LOGO,长出的新芽象征着新生,孕育着希望,也像是蝴蝶,“肝脏细胞从无法培养到成功培养,实际上也经历了类似化蝶的重编程过程”。他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患者受益于这项技术。科学的路虽然漫长,但只要坚持走下去,总会迎来破茧成蝶。


//  2024年Bio-talk第二季  //

Bio-talk是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与上海科技倾力打造的访谈栏目,旨在深度挖掘生物医药领域科学家、企业家、行业领军人的前沿研究与思想火花,为生物医药创新注入“科技活水”,推动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


“上海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作者:许织

拍摄:季俊辉 后期:Gina.Z



↓分享

↓点赞

↓在看

上海科技
一起来看“所有人关注的科技事”和“科技人关注的所有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