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和解:智者从不创造世界,而是接受一切

文化   2025-01-04 23:46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遇见李菁


读完黑塞的《悉达多》

我终于学会了与生活和解


图 | 网络
文 | 签约作者 池小恒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创作的《悉达多》,被众多读者誉为“启迪人们找到自我的‘心灵之书’”。

主人公悉达多,这位古印度的贵族青年,拥有世人羡慕的一切,却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孤身一人踏上了求道之旅。经过多年磨砺,悉达多最终参透了人生的真理,收获了内心的平静。


这本书自问世以来,便广受赞誉,启发了无数迷茫、焦虑的人。


在我读了3遍《悉达多》以后,尝试着原谅、放下,与生活和解。


同时,在这样的实践中,我也顿悟到:

智者从不创造世界,而是接受一切。


我们这一生,要自己上路,
路过踌躇满志,路过困顿怀疑,
路过傲慢无礼,路过世俗功利,
路过爱与不爱,路过幡然醒悟,
路过接受理解,路过自己的一生。

悉达多出身贵族,从小锦衣玉食,但他内心却对未知世界充满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离开安逸的生活,去追求心灵的觉醒。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悉达多聆听了佛陀的讲义,却没有得到救赎,在对尘世生活的迷茫和修行目标的困惑中,他开始了向内探索。



于是,他学着放下执念,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一切。


人这一生,既会经历怀疑否定,也会拥有鲜花与掌声;既会看到希望,走向巅峰,也会遭遇失望,跌落低谷。


酸甜苦辣咸,喜怒哀乐怨,都尝一遍才算是完整。


我尊重你们的命运,
理解你们的局限,
无所谓你们的行为。

悉达多的儿子自小养尊处优、习惯了被人服侍的生活。他对于父亲选择的苦行并不理解,更不愿接受。


悉达多虽然希望儿子留在自己身边,但他逐渐意识到,这个骄纵的孩子根本无心去了解那些不属于他的“贫穷”世界。


于是,他没有逼迫儿子,只是默默为他做了很多。当儿子最终选择离开他时,悉达多虽然痛苦,但也理解这是儿子自己的道路,表示尊重他的选择。


杨绛说:“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别人。”


与任何人相处,都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和使命,你无法替我承担责任,我亦不能替你决定人生。


万物无过去,
万物不将来;
一切都是现在,
一切都只有本貭和现在。

到了晚年,历尽沧桑的悉达多,面对河水咆哮时,领悟到:对于河水来说,只有当下是真实的,它既没有过去的影子,也没有未来的影子。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条河,这条河用幻象而非现实隔开了不同的生命阶段。前世并非过去,死亡和重归梵天也并非未来,只有当下和本质是真实存在的。



就像爱默生说的:“你若是爱千古,你应该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日还是不实在;你能确有把握的,只有今日的现在。”


昨日如烟飘散,明日又太虚幻,唯有此刻是真实的。那就不要埋怨过去,忧患将来。


就此刻,就现在,想到什么,就立刻行动。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纸上,
也不在于他人,
在于每一段经验,
在于每一个觉得活着真好的瞬间。

为了追寻人生的最高境界,悉达多先后经历了苦修、爱恋、成为商人等阶段,但这些都没让他找到真正的自我。


直到他与船夫瓦稣迪瓦一起摆渡时,流水的洗涤,以及摆渡带来的充实感,让他决定不再将这个世界与自己所期待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现实世界,爱它,属于它。


卢梭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一个人感知生活的能力,决定他生活幸福的程度。


因为心中有光,才能感受到光,才能照亮自己,照亮生活的每个瞬间。


着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
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
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
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作者黑塞在书里写道,当一个人以孩子气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它的美:夜空的月轮和星辰很美,小溪、海滩、森林和岩石,山羊和金龟子,花儿与蝴蝶都很美。


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好的,人们很容易被繁华物欲迷了眼,才看不到生活的好。


当我们洗尽铅华,只关注生活纯粹的内容时,就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好的。



塞林格说:“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我们的心太小,装不了整个世界,那就舍弃繁杂,过简单的生活。


越简单,越聚焦,越能发现美好。


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

悉达多和朋友乔文达追随佛陀学习。


悉达多知道佛陀的法义是绝妙真理,但那不是他自己修来的,里面的“我”不是真正的“我”,而真我,他要自己去寻找。在经历无数困境与考验后,悉达多完成了精神的觉醒。


乔文达则认为,应该通过遵守佛陀定下的种种规则,依靠苦修去追寻道。但苦修多年的乔文达依然未参透佛法的精妙。


海涅说:“知识可以言传,但智慧不然。人们可以去发现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强,凭借它去创造奇迹,但却无法把它交流和传授。”


知识可以言传身教,但智慧是苦思后的顿悟。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智慧产生。



写在最后:


听过一句话:“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


有人丰衣足食依然不觉幸福,有人粗茶淡饭自得其乐。


生活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是你以何种心态对待它。


当你用手握沙,握得越紧,沙子漏得越快。对于该放手的就放手,该释怀的就释怀。

愿意和解,不是低头认错,而是格局抬高。


人,站在高处,烦恼就少了,阻碍就小了;人生站在高处,才明白,过往一切都是浮云,珍惜当下,弥足珍贵。




作者 简介

* 作者 | 池小恒,遇见李菁签约作者。人生如修行,写作如修心,愿在写作中淬心炼性。




签约 投稿

想要成为遇见李菁公众号签约作者
将有8万读者看到你的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申请报名 
(备注:投稿)

商务合作:扫描上方二维码
(微信添加备注:遇见李菁合作)

遇见李菁
李菁,菁凌研习社创始人,女性个人品牌商业顾问,畅销书作家。已出版5本书,代表作《见素》《当茉遇见莉》《你的人生终将闪耀》《守住》《向美而生》。左手美好,右手商业,带领更多女性实现内外富足的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