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古道是兵家必争之要道,更是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之纽带!

文摘   2024-05-12 20:39   吉林  

十几岁时第一次离开石家庄就是去的获鹿、井陉,生活在大平原上的孩子总是对太行山充满着向往,于是几个孩子逃学骑行的目的地就是大山深处,两头不见太阳,骑得屁股疼的都不敢挨自行车座了,却永远记住了土门、郄庄、头泉、下安、上安、微水、天长、地都、娘子关等地名,一路上时而与石太铁路随行时而与绵河冶河相伴。那时候对井陉古道还是比较模糊,但背水一战、绵河水磨、井陉陶瓷、运煤通道等概念,已经深深的刻印在我们这些少年心中,累并快乐着。从此时不时就会在307国道重复一次这样的远行。

如果说单程百十公里的骑行算不得远行,那还是沿着这条冀晋大通道到阳泉到太原,对刚刚跨过十八岁门坎的我来说却是真正意义的人生第一次远行,从河北到山西,从石家庄到太原,至今还没有哪个跨越太行山的关口和通道能超越由井陉古道、307国道、石太普铁、石太高速、石太客专、京昆高速共同组成的冀晋大动脉的影响力。历史上的太行八陉最著名的就是井陉,历史上的天下九塞里依旧有威震神州的井陉大名。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的储备,井陉县和怀抱之中的井陉矿区组成的大井陉的分量越来越足。

和四十多年前的艰难骑行相比,如今的交通环境更体现着现代化的快捷方便,因为种种原因去井陉就如同家常便饭,去井陉甚至超过了去正定姥姥家的次数,频繁的交流也就对大井陉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偏爱,待到十多年前随着参加“重走井陉秦皇古驿道”活动的深入开展,大井陉历史文化之厚重,大井陉民俗文化之灿烂,大井陉古代遗存之丰富,让每一次井陉之行都有了满满的朝圣之感。井陉古道就像是一条项链将大井陉域内的古城、古镇、古村、古寺、古树、古碑、古迹、古风、古韵串联起来,弥足珍贵又精彩纷呈。

感动之余就推出《井陉古道赋》《重走秦皇古驿道之感慨和思索》《四探井陉的欣喜与隐忧》等文章,然后是《悠悠水磨无尽乡愁》《1937年石家庄井陉乏驴岭,那一场血肉横飞的搏杀》《井陉南横口,我的心丢在了这里》,最近几年又陆续推出《人文大井陉青绿秀山水,大井陉文旅资源梳理》《石家庄军事重镇的标志性意义,必须由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来诠释》《穿越井陉古道,向着遥远的地方》《秦皇古道上那座辉煌了千年的天长古镇》等文章,不是故乡胜似故乡,几十年沉淀下来的情感就像绵河之水般绵延不绝。

在记忆里我和河北省五个县的交往比较频繁,正定去的比较多是因为母亲的家乡是正定;平山去的多一是因为是革命圣地,一是因为良好的生态;滦平去的多是因为规划设计项目遍及全县,是工作需要;灵寿去的多则是因为朋友比较多;大井陉去的多就是因为在这个区域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瑰宝比较多,多到俯拾皆是多到眼花缭乱,那种吸引是全方位的。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井陉的优势在石家庄都是比较明显的,而这些独具特色又生生不息的存在和传承都与存在了几千年的井陉古道有着必然联系。

有这样的认知就能意识到在大井陉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渺小孱弱,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井陉古驿道,从土门关开始至山西固关止虽然只有七十五公里,却处处留下历史上冀晋通衢兵家必争的痕迹,深深车辙,巍巍关隘,迢迢驿道,这条太行山最繁忙的古驿道见证了几千年来无数的合纵连横、刀光剑影和权谋诡道。两千多年前秦将王翦伐赵之战和韩信以少胜多的背水之战都发生在这里。一千多年前唐将郭子仪、李光弼在这里歼灭叛将史思明。一百多年前清将刘光才抵抗八国联军的庚子大战也发生在这里。

还是在这片热土,无数的血雨腥风和慷慨悲歌给大井陉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给出了最好的注解。1937年11月11日起,西北军杨虎城部17师在师长赵寿山带领三秦子弟在井陉县乏驴岭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杀,13000将士经过9天9夜的浴血奋战仅有2700人生还。八十多年前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也同样发生在这里,1940年8月20日至次年1月24日,抗日军民毙敌两万多人,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打破了国民党散布的“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冀晋大通道的山山水水铭记着大井陉在中国抗战最困难时期的历史功勋。

井陉的本意在《太平寰宇记》里是这样表述的: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犹如盆地的井陉却不闭塞,几千年来井陉古驿道见证了杀伐不断兵家必争的井陉之险,也见证了西通秦晋东出冀鲁的井陉之利,井陉古驿道除了无可替代的军事价值之外,作为太行山重要的关隘孔道,它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方面同样具有纽带作用。地处冀晋交界处的井陉既有河北人的厚道淳朴,也兼具山西人的精明节俭,这里既有古驿道还有古长城,一个是通联一个是防御,至今井陉方言都是独具特色。

如果说是古驿道让井陉方言在石家庄是个独特的存在,那古驿道令井陉在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在石家庄都有了活化石的价值。穿越太行山中部的古驿道,由于战争频仍商贾云集,造就了大井陉大开大合的地域性格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太多的刀兵之苦让这片土地多了些坚韧顽强,同样坚韧顽强的还有生生不息的文化和血性。至今“立鄙守路”匾额记录着现存最早邮驿建筑的荣光,它是几千年“邮传置命”的见证。60多年前井陉人建造了绵右渠,受到启发河南林县修建了更为著名的红旗渠,交流的价值就在于此。

大井陉的历史就是攻伐、穿越、交流、融合的历史。大约五万年前井陉东元村旧石器遗址就生活着我们的先人,他们创造的文明属于山西丁村类型;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对井陉古道进行了扩建完善,使之成为秦驰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有了秦始皇腐尸过井陉的历史悲剧;一千多年前镇守常山的颜杲卿和镇守平原的颜真卿同时举起反抗安史之乱的义旗,也就有了《祭侄文稿》的血色悲壮,于是井陉古道之土门关频频出现在这篇“天下第二行书”里。山西河北山东,是井陉古驿道将秦晋将齐鲁和燕赵大地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大井陉不但点亮了滹沱河沿岸太行山东麓的文明曙光,还依托井陉古道的便利成为石家庄这座城市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摇篮,影响深远的井陉窑已经黯淡了历史风采,尽管它曾经和定窑、邢窑、磁州窑齐名,而百年前红火异常的正丰煤矿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段家楼则彰显着大井陉的胸怀和气度,煤炭、建材、焦炭、钢铁,再到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大井陉抛却盆地思维,摒弃固步自封,将几千年来井陉古驿道联通融合功能发挥到极致,迎接大井陉高光时刻的再次到来。这里的民俗文化、庙会文化、饮食文化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些地域文化正是因为古驿道的流动性和传播力而发扬光大而旺盛生长。仅一个井陉县就有井陉拉花、南张井老虎火、桃林坪花脸社火、井陉晋剧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哪一项表演起来都是万人空巷都是如痴如醉,在我看来桃林坪花脸社火就是北方傩戏的活化石。井陉拉花不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大井陉的第一文化名片,更是极具群众基础的文化娱乐活动,前些日子县委书记和群众齐跳万人拉花健身操,燃爆网络获赞无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井陉或古驿道就是太行山东麓滹沱河沿岸民俗文化大熔炉。

如果说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大井陉有市场有前途,那能将山西和河北美食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根据节令食材技法的变化创造性的让古驿道上的饮食文化弘扬发展,也就得是天才的大井陉人了。抿须、云头、饼折、咸食,光听名字就透着古雅透着乡愁,煎饼、饸烙、扒糕、拖刀面,也能品出不一样的大井陉,天长镇的缸炉烧饼更是我井陉之行的必购特产。在大井陉这个民俗文化的大熔炉里,一年多达几百场的特色传统庙会就更是井陉古驿道上最靓丽的风景线,中国庙会文化之乡的盛名绝对体现着石家庄和河北省的高度。

和茶马古道、张库大道、剑门蜀道、徽杭古道等著名古道一样,井陉古道在民族融合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历史作用。传说人类始祖伏羲,生于甘肃天水长于河北新市,西来应该是通过井陉古道来到今天的新乐。陶唐虞舜时期冀州、并州、幽州的民族融合令冀晋大通道成了兵家必争之地。鲜虞国和中山国的民族融合也必然会与井陉古驿道发生联系。到了元代像史天泽、刘秉忠、郭守敬等河北汉臣为了民族融合更是殚精竭虑。至于明代的山西大移民就更能体现井陉古道的历史价值,这条崎岖繁忙险恶的古道太值得深入探究了。

在这里除了地域文化这道风景,还有自然生态的盛宴,苍岩山、清凉山、挂云山、仙台山,巍巍太行峰峦叠嶂,天长镇、石头村、大梁江、南横口,古村古镇古韵悠悠。一条蜿蜒七十五公里的古驿道是兵家必争之要道,更是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之纽带。语言的融合,文化的融合,风俗的融合,道出了井陉古驿道的精神内涵,冀晋通衢有了融合的意义,冀晋咽喉有了胃口的功能,和著名的丝绸之路一样井陉古道也就是一带一路的缩微版,时至今日它依然像两千多年前一样联通着燕赵齐鲁秦晋中山的经济文化交流。

2024年5月12日于正義堂


捕鼠者说
关注民生,揭示问题,爱心传递,昭示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