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比我勤奋百倍的石家庄朋友斗恩担仇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石家庄雨季终于可以不看海,两处雨水调蓄设施新建工程主体完工》,这篇阅读量达到1549次的文章总体来说在石家庄网络界并未引发重大关切。地处槐北路与东二环西北角和石铜路与南二环西南侧的两处雨水调蓄设施虽然仅仅是1.2万立方和1万立方的容量,但是这种新尝试对于平原地区城市雨季科学有效的利用雨水,蓄水、滞洪、净化、利用,减少瞬时来水对城市造成的洪涝灾害也不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它在我的心里更是激起了涟漪。
时光荏苒,从2011年在《天涯社区》和《新浪博客》刊发《营建城市水窖是解决水荒水患的唯一途径》的文章,到2013年第8期《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再次刊登《营建城市水窖是水荒水患的有效途径》,再到2016年的河北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贾占生提交提案,建议兴建城市水窖解决城市水荒和水患问题。直到2021年面对益发严重的城市雨季内涝,2021年在我的微信公众号《捕鼠者说)再次刊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城市水窖到海绵城市,接下来呢!》,一晃就十几年过去了,如今也算是有了结果。
从网上搜索了一下才知道这次石家庄的雨水调蓄设施建设不止这两处,貌似在明珠街还有一处雨水调蓄设施也在建设中,再从网上搜索城市水窖关键词,许多文章都和我这些年不停的呼吁有关,虽然这一小步在石家庄走了十几年,但总归是令人欣慰的进步。面对城市内涝和干旱的不断挑战,民众的觉醒固然重要,而政府层面的重视推动就更是善莫大焉。这种试点对于石家庄、郑州、北京、济南等北方大城市的借鉴推广作用,相信随着雨水调蓄工程在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而显示出其科学性和必要性。
其实这些雨水调蓄设施在我们成为城市居民之前,就以一种更为原始、更为朴素、更为真实的形态广泛存在于广袤的农村,它貌似寻常却在大雨滂沱的雨季,对解决村庄洪涝降低灾害损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是广泛存在于村庄内外的坑塘,这些坑塘有些和河道构成完整的集纳、蓄滞、排减体系,有些就是通过存蓄、渗漏、蒸腾而独立存在,后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本存在的大量坑塘被填平改造,就是农村的许多坑塘也都蜕化成垃圾填埋场,总的趋势是坑塘在以极可怕的速度消失,堪比村庄消失的速度。
上个世纪初的石家庄村,村子周边有好几个坑塘洼地
记忆中我的村庄义堂在四五十年前也曾有两个坑塘,方言里叫河(he)坑(qing),附近村庄也有叫壕坑的。一个在如今的建北街道办事处南侧,一个在现在的吴义小学西南侧,雨季的存水蓄水功能还是比较强大。到了冬天也会结冰,还出过小孩滑冰掉进冰窟窿里的事故,尽管很危险但那一汪碧波那一片冰面还是很有吸引力,孩子们拉着马扎,拽着自制的冰床,从小心翼翼到风驰电掣都是浑然天趣。有一年吴义小学附近的河坑里水都漫过了道路,吴家庄的大人孩子只能从北边的地头上绕行,水退去捞红虫的会收获颇丰。
东垣故城附近地图,还能看到古河道的痕迹。
表哥家是南高营,这个大村庄坑塘就更多了,记得村子南头有一个比较大,还特别深,旁边的柳树高大茂密,表哥说他的好水性就是在这里练成的,暑假里我也会跟着去凉快凉快,就是因为胆小只会泡在浅水处看热闹,所以至今还是旱鸭子。那时就知道这些坑塘在农村属于好玩的地方,家长也经常恐吓说谁谁家孩子就淹死在那里,这些坑塘让家长说起来就是万恶不赦。再后来不受待见的大小坑塘逐渐消失了,再后来城市看海就成了雨季常态,有人说社会发展太快灵魂跟不上,要我说是城市扩张太快,下水道跟不上。
已经看不到小清河的痕迹
就算下水道密度增加了管径增大了,蓄洪、泄洪、渗漏跟不上也是白搭,天上的水倾盆而下时如何增加有效滞留、有效渗漏补充地下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年下水管是水泥的,河床也是水泥的,护坡也是水泥的,许多城市景观湖泊也做了防水,彻底消灭了水体的渗漏循环和自净能力,这一百年石家庄这个区域的水井深度从几米、十几米延伸到几十米、几百米,城市建筑、道路、广场更是将土地呼吸功能完全废掉,聪明的人们彻底隔绝了多情天水与焦渴土壤拥抱媾和的过程,大地的干渴程度有多少人能感同身受呢!
拍摄于2010年5月,河北经贸大学附近的小清河
曾经广泛存在的天然坑塘大量消失,半个世纪来百湖之城武汉的湖泊减少了2/3,千湖之省湖北最近五十年有半数湖泊被填平,湖泊的水份涵养、调蓄功能和生态破坏而导致的江湖关系恶化让城市内涝灾害频发,许多人都知道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湖等著名湖泊的生态调蓄功能,却忽视了数量众多中小湖泊的能力和作用,与此同理就是在水系、坑塘相对缺少的华北平原,它们的作用在雨季也是不可忽视的,看看城市萌芽之前的石家庄村,看看我从网络找到的不甚清楚的义堂地图,那时每个村都有几个坑塘和洼地。
拍摄于2010年5月,河北经贸大学附近的小清河
如今坑塘和洼地都不复存在,如今土地很金贵,填平了办停车场都是一本万利。可是极端天气却时常惩罚考验人们的应对能力,我们在消灭了许多河道坑塘的同时,也在时时显示人类战胜自然和人定胜天的决心和手段,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以及各地层出不穷的人造水系、行政中心前方人工湖都说明,消灭和创造都是这个时代的骄傲资本。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适度改造提升,在满足行洪防涝基础上发挥生态景观作用,从而造福人类才是明智之举,大基建就是要在城建、交通、水利、民生等方面发力。
那时的地图上也还能看到小清河
我的城市石家庄和我寓居的长春都在不懈的努力,石家庄最近两年进步不少,长春也有许多值得石家庄借鉴的地方,打开一幅长春地图就会发现这座城市特殊的地形造就了众多的城市湖泊,这一点比石家庄要优越许多,这让我们在长春时常能感受到水的惬意和优美,处处是碧水蓝天,处处是自然景观。2024年在我居住的北湖板块因为宁溪中央公园、明溪产业花园的开放而成为长春一道异常亮丽的风景,相信随着静溪、澄溪建设提升高潮的到来,曾经的太平沟、腰黄家沟、兴隆泉沟、常家店沟都将实现华丽的转身。
希望海绵城市的概念能落到实处
在石家庄的时候就住在城区北部,有石津灌渠,有太平河,更有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在长春我的住处也在城区北部,有太平沟,也有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还有面积将近12平方公里的北湖国家湿地公园,如今身边的太平沟幻化成了宁溪中央公园,再加上明溪、静溪、澄溪的生态改造,国家级长春新区的产业、生态、环境都在发生着质的改变。值得欣慰的是我的城市石家庄也在推动太平河区域的规划建设,其速度、品质、气魄也是超乎寻常,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可一定不要忘了小清河。
长春的一个东新开河水系就足够发达,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很重要
许多年前就为已经被遗忘的小清河呐喊呼吁,2010年撰写了《触目惊心的小清河何时还清于城北》,通过文字图片反映城区北部重要河流小清河的悲惨景象,2013年又在《石家庄滹沱河流域水环境报告》重点提到了小清河的情况,十几年过去了小清河几乎要彻底消失在公众眼中和这片土地上,作为未来滹沱河生态经济带重要的自然河道,它的环境、生态、景观作用在如火如荼的太平河片区得不到重视岂不是咄咄怪事。济南的小清河开始行动了,断航三四十多年后即将联通大运河再现黄金水道的风采,石家庄小清河呢!
拍摄于2010年5月,河北经贸大学附近的小清河
在城区适当的保留一些自然坑塘,通过明渠或暗管连接,如果能与我极力提倡的城市水窖或现在正在推动的雨水调蓄设施联通,其意义就不用我来废话了。说到这就必须要为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多句嘴,犹犹豫豫蹒蹒跚跚的建设和运营饱受诟病,从规划之初的满版水景观到现实情况的滴水贵如油,决策者和规划者都忽视了项目西部穿流的石津灌渠和北部时隐时现的古河道,假若能在未来的提升改造扩建中考虑到这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它一定也会和小清河一样为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和城区北部带来不一样的景观和感受。
长春的水系坑塘要明显的多于石家庄,它对改善环境提升居住品质至关重要
拉拉杂杂又是三千多字了,有人不喜欢我的长文,时代也厌倦了婆娘裹脚布似的絮絮叨叨,那就赶紧结束这种毫无意义的折磨吧!2023年底我在《对石家庄2024年的期待和建议》文章里,再次提到城市水窖试点的问题,2024年就得到积极的回应。在这篇文章里还提到平安大街慢车道上坚强的电线杆,还提到工人文化宫,还提到二环路自行车道改造提升,令人振奋的是这几件事都得到了落实,并呈现出极好的态势,当然也再次提到小清河的功能恢复,那就寄希望2025年吧!顺带为城市决策者的虚怀若谷鼓掌点赞。
将近12平方公里的北湖国家湿地公园,在中国城市里确实不多见
2024年11月13日于正義堂
国家级长春新区的产业、生态、环境都颇具水平
石家庄滹沱河生态经济带也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