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晨曦微露,阳光透过轻薄的窗帘,在房间里洒下几缕暖光。
我在这温柔的光线中悠悠转醒,心中满是对新一天的期待。
今天,可是有着诸多传统习俗的重要日子。
想起昨晚母亲特意叮嘱,大年初三不宜出门拜年,因为这一天是“赤狗日”,赤狗是忿怒之神,碰上了怕是会带来不吉利。以往过年,总盼着出门找小伙伴玩耍、去亲戚家拜年收红包,可今年不一样,我决定好好感受这留在家里的别样温馨。
简单洗漱后,我来到厨房。母亲已经在忙碌了,灶台上放着和好的面团,案板上还有准备好的各种馅料。我好奇地问:“妈,今天怎么不煮饭,改做面食啦?”母亲笑着说:“傻孩子,大年初三吃米饭会把财气吃没咯,咱今天吃饺子、包子,新的一年财源滚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擀面皮、包馅料,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饺子就摆满了盘子。
包完饺子,父亲提议一起看老照片。我们围坐在客厅沙发上,翻开那本厚厚的相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小时候我骑在父亲肩头的欢乐模样、一家人出游时的开心合影、我第一次拿到奖状时的灿烂笑容……看着这些照片,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我深深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在这个不宜出门拜年的日子里,这样的时光显得格外珍贵。
到了午饭时间,餐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和各种美味佳肴。这时,我突然想起吃药的禁忌,便提醒正在感冒的父亲:“爸,今天可不能吃药,初三吃药,一年都会生病呢。”父亲笑着点头,说:“多亏你提醒,咱都健健康康的。”
饭后,我本想睡个午觉,刚躺到床上,就想起还有“三不做”的习俗,其中一条就是不能睡懒觉。不过,今天扫地可有讲究,不能像往常一样随意扫,得从外往里扫,寓意把财气留在家里。我和父亲拿着扫帚,小心翼翼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每一下动作都带着对新一年财富与繁荣的期许。
打扫完屋子,我坐在书桌前,开始整理自己的学习计划。新的一年,我也有新的目标和梦想。在这个充满传统氛围的日子里,我希望自己能像这大年初三的习俗一样,稳稳当当,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前行。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精彩的节目,回想起这一天,虽然没有出门拜年,没有像往常一样四处玩耍,但我却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充实和幸福。
大年初三的这些“一不拜、二不吃、三不做”的习俗,看似是一些古老的规矩,实则蕴含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们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与过去相连,让我们在传承中感受文化的力量,在新的一年里充满希望和期待。
在这个大年初三,我不仅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日,更深刻地理解了传统习俗的意义。愿新的一年,我们都能尊重传统,收获平安、健康与幸福。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金相邻
你若喜欢,点个“赞” 或“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