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喜庆的氛围依旧弥漫在大街小巷,
蛇年正月初七,这个被称为“人日”的特殊日子,就这样悄然而至。
在我的记忆深处,人日总是带着别样的温暖与期盼,今年也不例外。
一大早,母亲就忙碌起来。
厨房里,弥漫着香米和小米混合的香气,那是摊煎饼的原料。
母亲熟练地将面糊舀到热锅里,迅速转动锅铲,不一会儿,一张金黄酥脆的煎饼就出锅了。
小时候,我总是好奇地趴在灶台边,看着母亲摊煎饼,听她讲女娲在第七天创造人类的故事。
“这摊煎饼啊,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吃了它,就能迎春纳福,新的一年和和美美,财源广进。”
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把刚出锅的煎饼递给我,那香脆的口感,是新年里独有的味道。
除了煎饼,七宝羹也是人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广东的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大蒜和厚瓣菜,被母亲精心地择洗干净,切成小段,一起下锅炖煮。
母亲说,每一种菜都有它的寓意,吃了七宝羹,新的一年就能吉祥如意,财源滚滚。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的七宝羹,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
吃完早饭,父亲便开始准备供奉的橘子。
过去,正月初七是开市的日子,商家们都会放鞭炮祈求生意兴隆。
但现在,为了环保,很多地方都禁止放鞭炮了,于是供奉橘子就成了一种新的方式。
父亲小心翼翼地将橘子摆放在供桌上,嘴里还念念有词,希望新的一年里,全家都能吉祥如意,平安顺遂。
我和妹妹也没闲着,翻出了家里的彩纸和丝帛,学着古人戴人胜。
妹妹心灵手巧,不一会儿就折出了一朵漂亮的彩胜,戴在头上,俏皮可爱。
我也不甘示弱,做了一个简单的华胜,虽然比不上妹妹的精致,但戴上它,心里也满是欢喜。
母亲看着我们,笑着说:“戴上这人胜,你们俩就更漂亮啦,新的一年开开心心,万事胜意。”
午后,阳光正好,我们一家人决定出门踏青。
走在郊外的小路上,微风拂面,带着丝丝暖意,路边的小草已经开始泛绿,
仿佛在宣告春天的到来。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
我们一边欣赏着春天的美景,一边听父亲讲着古代文人墨客人日登高赋诗的故事。
唐代诗人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那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这美好的春日里,似乎也多了几分别样的韵味。
然而,人日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小时候,母亲就常叮嘱我,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不能说脏话,不能教训别人。
传说里,若人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代表人身安适;
若阴雨连绵,则可能预示着疾病和瘟疫的流行。
所以,我们出门时,都格外留意天气,看到晴空万里,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回顾着这一天的点点滴滴。
虽然人日的庆祝活动没有春节那般热闹,但它却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温馨氛围。
这一天,我们在传统习俗中感受着先辈们对人类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欢声笑语中,传递着家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人日,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希望,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