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对你好,可能不是爱你,而是......

健康   情感   2024-11-01 18:04   浙江  
作者:南小希 编辑:阿若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最近,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这样的经历:

有一天,家里包了一大堆饺子,本来想一家人开开心心吃一顿,结果母亲却只煮了家人的份,自己把剩的饺子皮煮熟吃掉了。

她先是感到一阵熟悉的内疚感,再紧接着,一种莫名的愤怒涌上来:

明明有那么多饺子却不吃,何必非要委屈巴巴地亏待自己?

她还说,母亲的做法总是让家人感觉很难受、压力很大。

而且母亲意识不到,这只是一种自我感动式的付出。

其实,“自我感动式“的付出,不仅存在于亲子关系中,在和伴侣的相处时,也是很常见的。

图源:pexels

01

很多的付出,‍‍‍‍‍‍‍‍‍‍‍‍‍‍‍‍‍‍‍‍‍‍‍‍‍‍‍‍

只是自我感动‍‍‍‍‍‍‍‍‍‍‍‍‍‍‍‍‍‍‍‍‍


比如说,在谈恋爱时,一些人总是忍不住用一厢情愿的方式对别人好。

在旁人看来,男生小A对女友关怀备至:

他很关注女友的喜好,会时不时清空她的购物车;

为了给女友送个零食,他可以开车两个小时送到对方手里;

他还会时不时制造惊喜,送花到女友的工作单位,在卡片上写一大堆的深情告白;

……

但女友并不买账,甚至和他提了分手。

他非常委屈地问:“我付出了这么多,到底哪里还不够好?”

可女友觉得,她并不需要他做这些事。

她真正需要的,他不理解,也给不出。

图源:pexels

有一次女孩生病住院,正是伤口很痛、内心很脆弱的时候,希望有人默默陪伴,承接住自己的情绪,而他却在一旁拼命讲笑话,想逗她开心。

很多时候她也并不想被打扰,只想有独立空间专心做事。

小A却跑过来送零食,又是嘘寒问暖又是端茶递水,让她有种被入侵的不适。

她觉得这样的“好”,让她负担太重了。

最终,男生的付出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

图源:pexels

还比如说,很多人的付出只是独角戏。

就像那些我们称之为“单相思”、“备胎”和“恋爱脑”的人,经常在上演这样的桥段:

“单相思”坚持不懈地付出,又是买早饭又是送花,却没想到都被送进了垃圾筒;

“备胎”明明知道对方并不在意自己,但仍然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恋爱脑”处在被消耗的关系中,但还是忍不住想发个小作文表达深情。

听起来,是一种高尚无私的付出。但本质上,这是一种缺乏现实感的表现:

在自己的精神现实里,似乎和对方的连接很深;

但在现实中,其实双方毫无关系。

图源:pexels

还有些人的付出不仅是自我感动,更是一种自我满足。

正如很多父母困守糟糕的婚姻,内心挣扎不已,但总会对孩子说:

“我都是为了你,要不然早离婚了。”

有一位离婚不离家的母亲,也有充分的理由:

她的孩子离不开自己,她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长,没了她,孩子就完了。

听起来,她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下半生。

但其实,如果她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就要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和内心恐惧。

如果留在原处,她不仅不用面对这些,还因为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而拥了有“伟大母亲”的光环,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利己。 

而在两性关系里,很多人体贴入微,也只是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难忘的、理想化伴侣的自我形象。

02

为什么习惯性‍‍‍‍‍‍‍‍‍‍‍‍‍‍‍

拼命付出?


为什么很多人沉迷于这样的付出感而无法自拔?这背后的原因令人思考。

首先,很多自我感动式的付出源自“盲人”式的爱。

他们就像盲人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见别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需求。

这或许是因为,

他们自己就从来没有被另外一个人深深地看见过。

就像小A,每当逢年过节想要回家,母亲总是以体谅他为由说:

“路费太贵,路上又太累,你就不要折腾了。”

但其实,他是想家了,想得到一点亲情的慰藉。

很多时候,他工作很累,在职场中被排挤,渴望被理解,但母亲和他打电话的时候只会说:

“你要好好吃饭,不要挨饿”。

表面的关心背后,隔着永远无法被理解的屏障。而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心理学上将每个人在婴儿时期渴望被看到、注意和欣赏的需要称之为镜映需求。

镜映缺失的人,往往很难理解别人。

给出去的,往往会是错位的、南辕北辙的爱。

图源:pexels

而另外一种自我感动,源自“婴儿”式的爱。

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

无回应之地便是绝境。

但很多人仍不断在无回应的绝境中,孜孜不倦唱着独角戏。

这背后的潜意识动机是:

不能忍受自己是不被爱的。

他们的心里在说:

只要我再努力一点、再深情一点,你就一定会被我感动。

这不仅是一种婴儿式的全能感,更是一种全然投向自己的关注。

这样的执着,并非出于对别人的爱别有多深,而是渴望别人能爱自己。

图源:pexels

最后,需要警惕的是,“吸血包”式的付出,也是以爱作为包装的。

曾问那位离婚不离家的母亲:“如果你为自己而活,会有什么感觉?”

她茫然地回答:

“为自己而活,这样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自恋虚弱的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会陷入极大的空虚感,自我价值和自尊感必须要依附于他人。

无法独自站立,就需要夸大自己的付出感,以找到好母亲、好伴侣的角色定位,获得外在的认可。

这是在通过在理想化自己获得自恋满足。

而身边的人却是被利用、被工具化的,无一不陷入被剥夺的痛苦中。

03

好的关系‍‍‍‍‍‍
源于成熟的爱


这真的令人感慨:

很多人之所以执迷于自我感动式的付出,其实是没有爱别人的能力,才会以自恋性的方式和自己发生着关系。

这样的付出当然也会让别人觉得很累,

因为匮乏者的付出,必然是想要得到回报的。

所以在生活中,他们总会不自觉向人索取——

正如“付出感”很重的母亲会对孩子说:

“我留在这个家受这么多委屈,还不是为了你吗?”。

情侣间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对话: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你还不知道珍惜我?”

付出者的道德优越感,让他们不断在表达

“你欠我的”

,也让周围的人莫名内疚。

所以说,只有本自具足、自我丰盈的人,才能真正学会爱别人、给出成熟的爱。

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图源:pexels

首先,只有先看见自己,才能给出以理解他人为前提的爱。

男生小A在恋爱中的困难,是因为他的情绪和需求是被长久被忽略的,很多情绪都没有被看见,就这样被扔在角落里,长久压抑着。

所以,他变得很迟钝,和他人的情绪边界也是模糊的,慢慢丧失了理解共情他人的能力。

为弥补这样的不足,往往需要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让自己有机会被深度的看见,在咨询过程中重获镜映体验,才能慢慢发展出看见别人的能力,避免“盲人”式的付出。

如果你想迈出第一步,可以添加专业顾问的微信,他会根据你的经历、需求、预期价格,为你匹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扫码即可添加微信


同时,只有提升自尊水平,才能让自己的爱更有尊严。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并不取决于你对别人有多好

,而是出自你的价值。


很多人执着于单向付出,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生命中缺少被善待的经历,才会纠缠在负面关系中,寻找与早年熟悉的受虐者模式。

他们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对待,是出自虚弱的内核。

这种情况下,可以暂时减少对关系和人的投入,将注意力转向自己。

努力搞钱搞事业,专业投入爱好、进入更广阔的世界。

首先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的好感和信心增加、内在渐渐变化后,再开始建立关系。这时候,内心也有了变化:

我很珍贵,我才不随便舔别人。

图源:pexels

最后,很重要的是,要学会课题分离,自我负责。

成熟的爱,是建立在自己的圆满之上的。把自己过好并不是自私,而是对孩子和伴侣最负责任的态度。

将自己和他人分开,不把自己生命的重量交给别人去承载,才是对他人的慈悲。

而那些找不到价值感的人,要重新去摸索、经历艰苦的成长,去成为心理上的成年人。

唯有这样,才能不再用自我感动式的爱欺骗自己、损耗他人。

从那时起,才

能建立起真正成熟、彼此滋养的、高质量的关系。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END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

壹点灵心理
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平台,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提供在线/门店咨询,已入驻4.2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累计向4300万名用户提供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婚姻情感咨询、心理倾诉、心理测试、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培训等心理健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