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精英为何如此自负?哈里斯将为拜登“垃圾”点评承担后果

文摘   2024-11-01 12:22   美国  

1029日,拜登在一次与左翼西班牙裔非营利组织的通话中,称特朗普的支持者为垃圾。他具体这样说道:特朗普没有品德,他根本不关心拉丁裔社区。就在前几天,他的集会上的一位演讲者称波多黎各是一座漂浮的垃圾岛。我看到漂浮在那里的唯一垃圾就是他的支持者。

这段话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引发了争议,许多人指责拜登过于轻视异见者,甚至有人将这一言论与2016年希拉里称特朗普支持者为一群可悲的人联系起来。事实上,拜登的垃圾言论不仅仅是偶然的失言,而是美国左派精英对异见者轻视态度的又一次体现。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左派精英逐渐展现出这种优越感?这种对异见者的态度,会在政治上带来怎样的后果?

左派精英轻视异见者的传统

拜登的垃圾言论似乎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左派领导人时常发表类似言论,显露出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早在2008年,时任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就曾批评中西部选民固守枪支和宗教,认为他们是在经济压力下心生不满的一群人2016年,希拉里更是直言特朗普支持者是一群可悲的人,并认为他们充满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恐同等偏见。这些言论传达出一种进步落后的俯视姿态,反映了左派精英对不同意见的鄙夷。

从历史上看,美国左派自20世纪60年代起,经历了民权运动和性别平等等社会变革,在推动这些进步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道德正义的话语权。左派精英认为他们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力量,致力于推动平等、包容、环保等政策。在这种叙事中,持不同意见的选民往往被看作道德障碍。拜登的垃圾言论其实是这种长久以来积累的政治态度的延续。

精英政治的道德优越感

左派精英之所以会轻视异见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自己站在道德的正义一方。左派通常以代表进步自居,倡导平等、包容和环保等政策。然而,当拜登将特朗普支持者称为垃圾时,这种道德优越感也暴露了其内在的偏见和双重标准。

在移民政策上,左派精英常常支持开放边境,认为这是人道的选择,并指责反对者冷漠无情。然而,很多反对开放移民政策的选民并非出于偏见,而是出于对安全和就业等切身利益的担忧。根据2024年盖洛普的一项民调,超过55%的美国人认为大规模移民会威胁美国的安全和资源。

环保政策也是类似情况。拜登政府曾提出减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政策,得到了左派精英和环保组织的赞赏。然而,对于那些依赖传统能源生存的基层工人来说,这一政策可能意味着失业和收入减少。2021年,随着减少开采政策的推行,美国多个州的能源相关行业受到打击,尤其是德克萨斯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等地区,数万名工人因此失业。

这些政策表面上符合左派精英的理想,但对于基层民众来说,失业和生活困境才是无法忽视的现实。拜登的垃圾言论揭示了左派精英的某种偏见:他们热衷于讨论宏大议题,却往往忽视这些政策对普通选民的影响。这种脱离实际的道德优越感,加深了选民对左派精英的不信任。

取消文化与言论打压

近年来,左派在推行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方面表现得尤为积极。所谓取消文化,指的是对持不同意见的公众人物和普通民众进行舆论打压,甚至剥夺其表达权。很多左派精英认为,通过取消那些不符合其价值观的言论,是一种捍卫正义的手段。然而,这种现象也引发了许多批评,认为它不仅限制了言论自由,还让左派的正义形象受到质疑。

举个例子,2020年,著名小说家J.K.罗琳因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性别议题的看法而遭到大量左派人士的抵制,甚至有出版社取消了她的出版合作。这种对异见者的压制不仅削弱了左派包容的形象,也令很多普通选民感到担忧:如果表达不同意见会受到如此激烈的打击,那么言论自由是否还能得到保障?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一项调查,超过50%的美国人认为取消文化已成社会问题,超过65%的受访者认为取消他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拜登的垃圾言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变相的取消文化——将反对者标签化、边缘化,实际上是一种舆论打压。

精英政策与基层民众的脱节

拜登的垃圾言论还反映了左派精英政策与普通民众需求的严重脱节。左派推行的许多政策,从环保到身份政治,再到社会正义议题,在精英群体中获得高度认同,但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却常常令普通选民不满。

以环保政策为例,拜登政府推动了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主张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转向可再生能源。这种政策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却给许多传统能源行业的工人带来了冲击。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自2021年以来,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工作岗位减少了近10%,其中大多数集中在中低收入群体。

此外,身份政治的偏向也加剧了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裂痕。左派通常倡导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多元化,但他们的包容却常常带有选择性。左派的多元化议题只关注特定少数群体的权益,却忽视了其他群体的声音。例如,许多保守派选民认为,他们的宗教信仰或家庭价值观往往被左派精英排斥,甚至被指责为不包容守旧

这种选择性的包容态度,导致部分民众觉得自己被边缘化。拜登的垃圾言论进一步加深了这一感受:当左派只包容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人群时,保守派选民自然会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包容之外。

精英的封闭信息茧房

左派精英的信息茧房现象在近年来愈加明显。20世纪末以来,左派精英逐渐与主流媒体、大科技公司和娱乐产业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利益和话语联盟。在这种信息闭环中,左派精英的观点在媒体上被不断放大,异见者的声音则被削弱甚至压制。

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移民、环保等议题的右派言论常常被删帖或限制传播,而左派言论则很少受到类似审查。这种信息控制机制不仅强化了左派的道德立场,还让左派精英更加难以理解异见者的需求和困惑。华尔街日报2024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超过80%的共和党选民认为社交媒体审查存在偏向性。

拜登的垃圾言论可以看作是这种信息茧房的产物。在精英的话语环境中,左派人士很少接触到异见者的真实需求,自然也缺乏同情和理解。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自负感,使他们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代表,而反对者只是道德障碍

传统信仰的边缘化

左派精英的政策不仅对传统经济模式带来了冲击,还对传统信仰形成了挑战。近年来,左派在性别、种族等议题上的立场变得更加激进,试图通过公共政策的方式推动多元化。但在一些宗教团体看来,这种激进政策忽视了他们的传统价值观。

例如,在性别平等政策上,左派大力推行性别中立设施,但却很少考虑宗教团体的立场。许多宗教信仰者认为,这种政策违背了他们的价值观,因此持反对态度。然而,左派精英通常将这些传统信仰视为顽固或落后,而非给予平等的关注。2024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宗教选民认为左派的多元化政策对其信仰构成了威胁。

拜登的垃圾言论正体现了这种态度:他将特朗普支持者贴上落后标签,忽视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想维护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对传统信仰的忽视进一步加深了左派与民众之间的隔阂,使选民感到自己被系统性地排斥在进步议题之外。

选择性宽容的双重标准

左派精英倡导包容,但这种包容往往具有双重标准。他们对符合自身价值观的群体展现出宽容,而对持不同意见者则采取排斥、取消甚至打压的态度。拜登将特朗普支持者称为垃圾,正是这种选择性包容的表现。

许多选民因此认为,左派的包容只适用于符合其标准的人,而对异见者则不留情面。这种选择性包容不仅削弱了左派包容形象的说服力,还让异见者感到自己被系统性地排斥。2023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55%的美国人认为左派的包容是精英特权,而非真正的社会宽容。

拜登的垃圾言论可能会带来深远的政治后果,尤其是在选战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美国选民愈发关注候选人是否真正代表他们的需求和生活。左派精英的道德优越感和对异见者的轻视,不仅可能让部分选民转向共和党,还可能激化两党对立,加剧美国的社会分裂。

如果哈里斯和民主党参众议员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失利,拜登的垃圾言论或许会成为压垮他们竞选前景的最后一根稻草。与此同时,特朗普驾驶垃圾卡车的宣传镜头,生动地传达了他的立场——他就是那个要清理腐败、代表普通民众对抗左派精英的人。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反精英形象将帮助他再次入主白宫。


浩瀚世界,所见所闻,无非印象

悠悠古今,所思所想,皆有逻辑


哈里斯遭放弃:继马斯克、扎克伯格后,贝佐斯的《华盛顿邮报》撤销支持(附社论)

支持川普的十大理由

川普必须赢 - 美国大选评论(三)

哈里斯必败--愚蠢决定命运

马斯克All-IN--与特朗普拯救西方文明

我为什么支持特朗普-犹太裔投资大佬比尔·阿克曼宣言(附原文翻译)

万斯完胜,为川普挽回一局--快评美国副总统辩论

乡下人的传奇----J D 万斯

还特朗普清白:纽约州上诉法院质疑总检察长詹姆斯诉讼的合法性

美国文化灾难----宾大教授瓦克斯被停职(附瓦克斯教授2017文章“资本主义文化崩溃付出的代价”)

毁掉的一代:极左意识形态下的美国大学

扎克伯格的忏悔信-觉醒还是恐惧?

散布恐慌 Fear Mongering -- 哈里斯最后一搏

特朗普有望夺回铁锈带州,哈里斯正在失去蓝领阶层

特朗普与哈里斯:女性向左转,男性向右转--美国大选专题(二)

特朗普与马斯克重返巴特勒:刺杀未遂之地,大选前的总动员

川普为何会成为“边民”的领袖?美国大选专题(一)

消失的地平线——欧美取消文化的来龙去脉

印象与逻辑
浩瀚世界,所见所闻,无非印象; 悠悠古今,所思所想,皆有逻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