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装队运行丁班陈祥龙、司喜鑫,两个人搭档装车机司机12年,他们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总结提炼了“一输、二看、三检查”车型输入工作法。
装车作业中,司机输入车型时间较短,容易出现不准确的情况。为此,陈祥龙、司喜鑫默契配合,一人输入,一人“监督”,认真查验,始终确保车型输入准确率100%,为提高装车效率、质量奠定了基础。
“小段,出车了,抓紧时间到位。”装卸队火车装卸工徐见和段长征一起搭档5年,两人年龄相仿,作业中相互配合,安全上相互“看好门”,多年来养成了“心有灵犀”的默契。
在火车整备作业中,徐见眼准手快,负责检查火车堵漏情况,涂打填缝剂;段长征心思细腻,负责钩头、车体清扫工作,在作业过程中两人相互提醒,互相支持,共同进步。面对各种不同的车况,他们都能高标准完成任务,确保火车疏运质量和效率,是伙伴们口中的“黄金搭子”。
王公强和霍吉新,是固机队维修班的一对默契搭档。他们同为来港务工的奋斗者,都转为港口正式工,同为技艺高超的焊工技师。相似的工作背景和经历让这两位老哥有着说不尽的共同话题,在工作上,他们更是形影不离,携手共进。
作为搭档,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在降本节支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他们修补收集废旧内胎,精心裁剪卸船机减速箱内壳密封垫,制作法兰密封垫;他们是卸船机行走减速箱自主维修主力,凭借着出色的技艺帮助班组年度节约费用11万元。
“徐师傅,走,我们去巡检。”机务队电务班张晓锋和徐玉柱是一对年龄相差20岁的忘年“工作搭子”,张晓锋从事电气工作已经14年了,而徐玉柱虽然年纪大,却是刚转岗来的电气维修“新兵”。
在张晓锋的言传身教下,徐玉柱技艺技能不断提高,俩人配合越来越默契,张晓锋和徐玉柱组成的工作二人组,每天会对上百个配电箱进行巡检或对电气设备设施进行维修,确保了用电安全,多次受到通报表扬。
“文超,102#装载机出现故障,咱俩一起去看看。”流机队设备主管吴延勇与维修工张文超搭档4年多,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共同成长。
吴延勇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总会第一时间想到维修工张文超,一人落实维修安全措施,一人进行检查,一人快速判断故障,一人快速进行维修,密切协作让每项故障都能以最快速度得到解决,携手为装卸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障。
在前湾港区铁路线上,线路工刘宝元和薛跃俊正在对钢轨进行认真巡查,他们是一对配合默契的“工作搭子”。在寒冷的冬天,钢轨容易出现轨距变大、螺栓松动等现象,他们加大巡查频率,确保钢轨状态良好,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在一处道岔前,他俩停下了脚步,顶着刺骨的寒风,取出轨距尺,相互配合着对轨距进行测量,测量完后,紧固松动的螺栓,一系列工作结束后,他们的手早已冻得通红,站起身,缓解一下麻木的腿,继续向前巡查。
“59节FB粉装车数据显示无积载、无超车,满载率达到100%。”装船队装车楼配料员孙孟刚正在与装车员陶学澳分析装车数据。孙孟刚入港14年,已经取得技师等级,陶学澳入港2年,在孙孟刚的指导下苦练装车技能。
作为师傅,孙孟刚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给陶学澳。在一次装车作业中,孙孟刚发现配料速度出现异常减缓,为保证装车质量,两人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并消除了闸板限位固定螺栓松动的安全隐患,恢复了正常装车。在日复一日的装车作业中,“师徒俩”通力配合、精益求精,保证了装车楼每一节火车的装车质量。
技术技能互补,共同攻坚克难
激发工作热情,提升作业效率
“搭子”可遇不可求
是热诚的双向奔赴
是彼此更好的成就
你的“过年搭子”
是什么样的呢?
快在评论区留言吧~
供稿 | 前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