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露重,星斗满天。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火车装车线仍灯火通明,一线人员彻夜坚守。
“下列车要装黏度最大、大块较多的几内亚铝矾土,按照2.5分钟装一节火车的速度目标,大家一鼓作气,肯定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凌晨1点,前港公司装船队运行甲班1#装车楼装车小组遇到了当班难度最大的一列火车。
运行甲班1#装车楼装车“战斗小组”由装车员李振泉、配料员赵修林、巡视王洪言和王亚宁4名装车楼司机组成,装车员负责火车装车,配料员负责装车配料、装车信息核对,巡视员负责装车楼、CP3-CP5皮带机及绞车巡检。在日复一日的装车会战淬炼中,4名装车楼司机已经锻铸成熟练掌握配料、装车、巡检技能的“全能战士”。大家明确分工、默契配合、互相补位,以优势“兵力”打赢一场场装车会战。
“第22位和第34位是禁装车,要提前把握空料时间,掌握好装车节奏”“铝矾土装车块多货粘,沿线漏斗注意防堵”……李振泉、赵修林默契配合,通过现车系统有序沟通着后续装车注意事项。
说起现车系统,两名装车楼司机竖起了大拇指,“现车系统是去年12月19日投用的,打通了港口与铁路网络之间的数据壁垒,将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现车系统数据接入前港公司智慧通用生产系统,将原四级传递缩减为黄岛站至装车楼‘端到端’传递,整个火车装车作业流程更加高效、精准。”李振泉介绍道。
“目前装车计划较多。我们动作必须快一些,货不等人。”李振泉接着说道。“港外过节,港内大干”,春节期间前港公司24小时都有火车装车,李振泉他们也开始了4班倒轮值。只见他们清理定量仓软连接、联系余料排空、细致巡检CP3-CP5皮带机及绞车……一套动作一气呵成,保证了装车质量,也为装车作业提供可靠设备保障。
凌晨1点30分,火车顺利对位,7号装车流程轰鸣启动,铝矾土通过皮带机源源不断输送到装车楼。赵修林紧盯着司机室电脑屏幕,装车系统自动扫描车型车号,开始配料作业。由于铝矾土黏度大、大块多,影响了配料速度,赵修林立即启动缓冲仓振动器,手动控制2个缓冲仓闸门开闭进行补料作业,确保配料准确度。
配料结束后,装车员李振泉接过“接力棒”,马不停蹄开始装车作业,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缓缓移动的车厢,左手、右手分别娴熟地操控着循环称重按钮、溜槽开关,从而控制溜槽闸板开闭大小,将货物均匀地抛撒到车厢内。
“配料员、装车员不仅要具备精确操作能力、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能力,而且要做到手眼脑高度协调配合。”不到两分半时间,李振泉、赵修林就完成了整节车厢的装车工作。“现在困难货种装车更加平稳,缓冲仓下料速度明显加快。”装车员李振泉向记者展示到,这一切得益于1#装车楼料仓结构改造。
今年1月份,前港公司装船队用18天时间完成了1#装车楼料仓结构改造,将以往使用的尺寸为600mm *600mm的鄂式闸门出料口,更换为开口尺寸为1000mm*1000mm的大开口鄂式闸门,出料口截面积扩大2.7倍以上,单节火车配料速度由原先的13秒缩短到8秒,配料速度较以往提升38.5%,困难货种装车时间压缩16%,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装车效率。
“公司通过各种技术改造提高装车效率,我们装车小组对打赢装车会战、高质量夺取元月‘开门红’信心更足了!”
凌晨3点30分,58节铝矾土火车装载完毕,用时120分钟,比计划时间提前了25分钟。装车“战斗小组”马不停蹄,立即开始物料排空整备,为下一列火车装车做好准备。
“火车装车是铁路疏运的起点,我们将始终以最快效率、最高质量完成装车作业,让各种货物完美交付给客户!”凌晨6点,新一轮白班12小时的装车会战即将开始,一线“战斗小组”干劲十足。
记者 | 王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