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2023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主席建议提出了“CKM综合征”的新概念,引起广泛关注。请您谈一谈,什么是CKM综合征?为什么要提出CKM综合征这一概念?
刘敏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CKM综合征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医学概念,是由肥胖、2型糖尿病(T2DM)、慢性肾脏病(CKD)和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病理生理相互作用导致的全身性疾病,患有这些疾病的个体慢性肾病(CKD)及心脏病发病风险显著增加。CKM综合征概念的医学基础概括为,其所涵盖的各类单种疾病在流行病学数据及病理生理机制上的交叉或共性,因此,基于CKM综合征概念的引入,为患者的优化管理、交叉管理和综合管理提供了支持,更便于对这类患者的长期管理。
医脉通:AHA主席建议指出CKM综合征应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请您介绍一下,CKM综合征的总体管理策略?在CKM综合征的不同阶段,管理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刘敏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根据危险因素和已确诊的疾病,可将CKM综合征分为五个阶段:0期、1期、2期、3期和4期。每个阶段的管理策略因患者疾病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医脉通:近年来,在CKM综合征管理方面是否有一些新的进展值得关注?
刘敏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近年来,CKM综合征在管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强化管理理念得到了加强,例如在血压控制方面,对于存在多种代谢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目前推荐将血压进一步降低至<130/80 mmHg;对于已有蛋白尿的患者,若能耐受,甚至推荐将收缩压进一步降至<120 mmHg。因此,强化治疗理念对于这些患者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更新。在血脂管理方面,相关指南也提出了强化和分级管理的理念,对于高危、极高危或超高危的患者,其血脂管理目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也有所不同。
刘敏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高血压联盟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河南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主任 河南省医学会高血压分会侯任主委 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河南联盟主任委员 河南省微循环学会高血压分会会长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组质量控制专家组成员 河南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心身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中国高血压中心/高血压示范中心认证专家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