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运河畔的“大思政课”》第二季┃红领巾心向党,红色故事我来讲(第五期)

2024-09-25 17:26   天津  





诵读珍档故事,感悟信仰力量。日前,区教育局、团区委、区档案馆、区融媒体中心联合组织开展“诵读红色珍档,传承红色基因”红领巾主题诵读活动,协同育人,综合发力,持续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新格局。活动依托区档案馆红色档案资源,精选30篇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宁河红色档案故事,通过“红领巾领读人”的声音让更多未成年人走近红色珍档,见证家乡发展,切实将红色档案资源转化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一条蓟运河,半部宁河史。这一次,宁河学子将由《蓟运河畔的“大思政课”》中的聆听者,转变为宁河红色档案故事的讲述者,从“我来听”逐步走向“我来讲”!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红领巾领读人了解更多的宁河红色故事吧!

《机智勇敢的德林》

01

领读人

赵欣悦

宁河区芦台街第二小学

     三年级四班


机智勇敢的德林 


大德林原名赵连敏,乳名小黑,参加抗日时,是武宏手下一名得力干将,武宏给他起的代号叫“德林”。因为他的个头高大、作战勇猛,人们都叫他大德林。1947 年秋,赵连敏任新兵连五连连长,桐城整编后,他担任冀东警备4团主力连三连连长,曾代理营长。他有很多传奇的故事。

1944年的初秋,住在艾林庄据点的日伪军联合宁河据点的日伪军,要到东棘坨村进行讨伐,并扬言血洗东棘坨。

在王洪村养伤的大德林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到迅速赶到东棘坨村,负责住在这个村的区长马良等人和村里群众安全转移。当他把区委的同志安全转移后返回村里,还没有来得及通知各户,村子就被敌人包围了。大德林隐藏在村中大庙里,见日伪军正挨户搜查,就乘机从大庙里出来,拐向西街,并顺手把村头老李家门口的粪筐和粪叉背在身上,装作拾粪的老人,穿街向村外走去。在街中间,被两个负责警戒的伪军拦住,大德林不慌不忙,抬起头两眼紧紧盯着两个伪军,右手伸向腰间。这两个伪军一看是大德林,吓得赶紧小声对他说:“您老一直向西走,那里没有日本人。”就这样,大德林大模大样装作拾粪走出了村子,埋伏在村西沟里。

日伪军把村中老百姓赶到村中的大庙院,把大德林的母亲押到大庙,又从人群中拽出张永善、张洪文、尚大等10个人,用白布把双眼蒙上,准备杀死。

隐藏在村西沟里的大德林,向村里连开几枪,又转向村南打了几枪,然后又转向村东和敌人玩起捉迷藏。这时,接应区委撤离的区小队,也从北面赶过来,向村中打枪。日伪军被四面的枪声搞得蒙头转向,以为中了埋伏,慌忙集合队伍,撤回据点,乡亲们没有遭殃。

1944 年3月的一天,内线提供情报,潘庄的日伪军要出来讨伐。县大队大队长王全荣立刻和武工队商量,决定集中兵力打一个伏击,把伏击地点设在纪庄、杨庄、孙庄3个村。

上午,据点的敌人开始出动,当进入纪庄后,埋伏在村里村外的县大队和武工队抓住有利时机,向敌人发起进攻,很快就把进村的日伪军赶出村外。逃出村外的日伪军用机枪封锁了道路,县大队和武工队队员不能前进。敌人在机枪的掩护下,开始撤退,县大队长王全荣,抓过一支长枪将日军的一个机枪手击毙,在另一个日本兵抓起机枪刚想射击时,就见大德林从侧面一个箭步冲上去,双手抓住烫手的枪管,把日本兵和机枪一起拽了过来,随后一脚把日本兵踢翻在地,夺过了机枪。

日伪军逃回潘庄据点,大德林空手夺机枪的行动得到大队长王全荣的夸奖,被提拔为侦察班长。但大德林的双手,被炽热的机枪管烫伤,伤愈后十指弯曲,直到去世都没伸直。


《夜袭芦台警察所》

02

领读人

李亦涵

宁河区芦台第一小学

    二年级四班


夜袭芦台警察所 
日寇投降后,宁河县蓟运河以东,包括北宁铁路沿线,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控制区,像芦台镇等驻有国民党正规军、交警队和保安队,有兵力1000余人。敌人的活动还很猖獗,经常出动到蓟运河西等地解放区抢掠粮食等。

1947年7月间,县支队正在赵本、杨富庄一带休整,因全国的形势已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县支队决定主动出击敌人,袭击芦台,在敌人心脏里插上一刀!

县支队就派侦察班长毕洪志化装潜入芦台摸敌情。他侦察到,芦台靠铁路前街驻着国民党正规军,伪保安队驻城西北角后街,附近都有碉堡掩护,不易迅速攻歼。在城东北角的伪警察二分局,连同三分局也只有三四十人,住的是筒子房,独门独院,平房不高,登上房子就可控制院子。听了毕洪志汇报后,县支队长武宏立即召集干部研究方案,最后确定袭击警察二分所。

7月20日晚,县支队悄悄进至芦台东面的清真寺和田庄,一连由毕洪志带路,绕道前街、爬子街,于午夜时分登上了伪警察二分局平房房顶。被大门口站岗的警察发现了,开枪射击,一连的战士举枪打中了伪警察的大腿,倒在门口。战士们向院内甩了几颗手榴弹,打了一排子枪。跳进院内,冲进房门,二十几个敌人全部成了俘虏。缴枪30多支,子弹2000余发。不到十分钟,战斗就胜利结束了。

在战斗打响时,伪保安联队与警察二分局只隔一条街,相距还不到1000米,但他们在黑夜里弄不清情况,谁也不愿出来送死。自卫队更不敢动。住在前街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也不敢出大门。倒是芦台火车站上的铁甲车开了火,但它下不了铁道,怕县支队破袭铁路,就虚张声势,毫无目标地乱打一阵子枪。

战斗的次日一早,因在家中睡觉未被俘虏的伪分局长桂复新与伪巡官郑守乔都到了分局院子里,急忙叫人把那个受伤的门卫警察抬走,又到屋子里看了看,人、枪都没了,门窗都被打烂了,东西杂乱不堪,这俩人内心恐慌,觉得无法向上司交代。桂复新对巡官郑宗乔说,咱得统一个说法,我到总局去汇报,说八路军来的很多,把我们所住的小屋子封锁得严严的,那手榴弹一响,我们冲不出来,别的人就被捉走了。巡官郑宗乔也因在家过夜,怕追究擅离职守之罪,听到了分局长编的这番瞎话,忙说,好,好!

县支队回到驻地后,对俘虏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他们一般都是苦出身,都表示今后决不与解放军为敌,决不干坑害老百姓的缺德事,于是经过教育,就把他们全部释放了。

这一仗老百姓传得可神了,说县城军警上千人,楞叫县支队把警察局子连窝端了。从此,保安队、自卫队每天心惊胆颤,有几个当官的把家眷也送到天津、唐山去了。没有国民党正规军配合,再也不敢贸然去河西抢粮了。


《设计打狗》

03

领读人

杨欣瑶

宁河区桥北街第一小学

     三年级四班


 设计打狗 

这个故事发生在1944年革命老区东棘坨镇。

一天深夜,区小队长铁军和赵普,悄悄来东棘坨村东最把边的堡垒户赵连生家,想向住在这里的区委书记佐天和区长马良汇报工作,不料到了门前,还没有上前敲门,赵连生家院子里的狗突然狂叫起来,刹那间,左邻右舍的狗都被引得叫起来。深夜狗叫,声音显得格外响亮,传得很远很远。这个节骨眼上,如果谁家打开大门,弄不好会被人注意容易暴露。铁军和赵普没有敲门,悄悄地走了。

赵连生家因为老实厚道、拥护抗日,居住地又在村边,宜于进退,所以被选为堡垒户,佐天、马良和武宏都在他家居住和办公,为了保密,佐天、马良管赵连生的妻子叫大姐,管赵连生叫姐夫,有外人串门,来不及躲避时,就说娘家来的人。赵连生的妻子曾开玩笑地问他们:"我家这么窄憋,你们不嫌呀?"马良当时说了一句话:"大姐,你家的房窄,可是粮宽啊!"后来"房窄粮宽"这句话就成了当时接头的一句暗语。

狗叫声逼走了区小队长,也提醒了赵连生。原来他家养了一条大黄狗,是看家护院的,赵连生的父亲非常喜欢它,常常带它下地,有时带它去看场。大黄狗不咬人,但非常灵敏,一有动静就叫唤。说实话,农家养狗就是为了看家护院吓唬贼人的,会叫不咬人没有错,可成了堡垒户后,狗叫就是麻烦了。赵连生觉得大黄狗对工作队的安全不利,就主动提出把大黄狗处理掉,但平白无故把狗打死,会引起人怀疑,况且他的父亲这一关也不好过,于是就设计了一个打狗的办法。

一天早上,地下党李振潮按照计划从后门来叫门,因为大黄狗就在后院撒着,赵连生开门后,大黄狗见到生人就大声叫起来,李振潮顺势就倒在地上,大声喊救命,说大黄狗咬了他。他这一闹,引来了四邻众人,提前安排好的人就造势说,哎呀,这可了不得啦,得吃狗心呀,要不得了破伤风就没命啦!赵连生的父亲一听到说狗咬人了,赶紧跑来扶起李振潮,李振潮捂着大腿哼哼着不起来,还不知从哪讨寻的红色化成了水儿,像血一样流了下来。老爹一看坏事了,狗惹大祸了,顶着火劲儿找了一根绳子,把大黄狗套上,让人拉走勒死了。

本来,设这个局,是为了蒙蔽老父亲,掩人耳目的,没成想这事给赵连生的父亲的打击很大,不但病了一场,而且发誓,活着不再养狗。村干部也借势为由,动员村民们把狗处理掉。可怜的赵连生的老爹,到去世时也不知道大黄狗是被冤枉的。




诵读红色珍档,传承红色基因。希望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能让我们的孩子们知道他们脚下这片活生生的土地过去是什么样子,曾发生过多少刻骨铭心的往事、站立着多少顶天立地的英雄,而现在又经历着怎样的发展和变化。这是思政教育与现实生活无缝对接的一次有益尝试,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END


供稿:德体科

初审:魏凤明

复审:高  原

终审:廉成林


宁河区教育局
学习 · 服务 · 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