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社区特指有共识的某类群体自发组成的独立生活社区,根据兴趣爱好、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理念类聚的无国籍人类社群。共识社区近几年在中国发展的很快,也有很多人在不断尝试。唐冠华创建的非营利组织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中国大陆专门针对生态村和共识社区进行探索、集成和服务的机构。在中国河南的绿色方舟农场、北京郊区以及中国青岛的崂山有不同类型的中国共识社区正在逐步的探索发展过程中。我在澳洲和美国参访过比较成熟的共识社区,也在中国见到不少正在发展中的相关社区,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共识社区符合人类的底层需求
虽然地球很大,我们生活的城市也很大,但其实每个人的生活空间都是比较固定的。无论你在上海北京还是纽约伦敦,你每天的轨迹除了工作之外,基本都是跟自己熟悉的人去相对熟悉的地方。经常呆的地方绘成一幅图,在城市只是很小的范围。经常在一起的人,那更是少到可能两只手就数的过来。国家和城市对于具体的每个人来说更多的只是概念,我们还是喜欢跟自己有共同爱好或者价值观的人待在一起,这就是共识社区存在的底层逻辑。老子说:“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是人类的底层需求。当城市越来越大,国家经济结构越来越复杂,人类在满足商业和生活方便的同时,精神会出现一种无意义的空虚感。因为理论上人类的基本需求在小范围的人群和区域就可以得到满足,不需要广袤的都市。而广袤都市发达的商业和高涨的物价会让人陷入一种不自觉的相互竞争和比较之中,这种竞争和比较是社会前进的基石,但也是人类精神空虚的根源。越来越多的人在安静下来的时候会思考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我真的需要这么卷的生活方式吗?我真的要为了房子车子这些物质耗尽我的一生吗?我真的希望孩子重复我的生活吗?我这么努力的终点到底在哪里?于是,一小部分有着共同精神需求的人走到了一起,共识社区便诞生了。
二:共识社区在每个时代都存在
共识社区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玩样,在每个时代都存在。原始社会人类按照氏族生活,其实那就是最初的共识社区,这个共识就是血缘。后来当城市出现,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部落逐渐被淘汰。城市的出现伴随着战争和国家的建立,人类的生活模式开始转入在国家机器中尽量比其他人过得更好,不论是财富还是名气。但总有一些人不愿意在世俗名利中生活,于是各种共识社区也应运而生,最典型的就是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一股清流,生活方式也一直被历代文人膜拜和效仿。到了现代社会,共识社区出现的底层逻辑其实也是如此。我在澳洲和美国见到的共识社区,有点像小型的互助乌托邦。一批人住在帐篷区或者废旧仓库改造的社区。共居者有背包客、艺术家、流浪者,还有一些生活底层无家可归的人。他们虽然没有共同的爱好和标签,但都对共享文化深度认可。社区的每个入住者都要对社区有贡献,或者会做饭、或者会唱歌,再或者能干体力劳动也行。大家除了内衣以外,所有东西都是共享的,包括外套和私人电脑。当有了新的生活目标之后,人员也会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创立者始终会在。西方还有很多共识社区是绿色的,大家利用太阳能发电,自己种菜和粮食,教育和医生也由社区内部人员解决。这样的社区基本上是一个可以自我循环的社区,甚至有些社区还有自己的货币。大家相对的来说没那么物质化,也尽可能的愿意多包容对方,这两点也许是共识社区能成立的基本前提吧。
如果不考虑存在时间长短的话,那么我觉得火人节就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共识社区。我曾在2018年在内华达的沙漠呆了八天,体验那震撼的感觉。不管你是艺术家还是瑜伽爱好者,再或者是同性恋、灵修者,你在火人节都能找到自己的共识社区。这样的共识社区虽然八天后会被一把火烧掉,但浓缩的体验会让人找到那种极致的归属感。对于中国的共识社区来说,更多的还是实验性的。在南部中国的分享会上,大王和冠华都谈到了自己社区实验的艰难历程和心得收获,各种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理的东亚地球村年会,也可以说是一个短暂的共识社区。认同多样生活方式和文化分享的一批人在一起,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活动和相互交流分享,但体验感也是拉满的。在大理除了东民村,还有大理家、醒院、大理hub数字游民社区、冠华的自给自足实验社区等很多共创的共识社区。在中国这样日益内卷的国家,能有一批这样相对来说没那么物质并且追求精神内涵的人群出现,也是社会多样性的幸事吧。
三:共识社区不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
当然,虽然共识社区是人类的底层需求并且会长期存在。但我还是认为,这样的社区在未来不可能成为主流。要谈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回到人性。人性的底层逻辑是相互比较,也就是比身边的人过得更好。对于国家来说,这个相互比较是更大的土地、更多的财富,还有更广泛的权利。对于个人来说,这个相互比较是更高的收入、成绩更好的子女,还有更优渥的生活和更满意的配偶。因此国与国的竞争和人与人的攀比不会停歇,社会也不可能达成大范围的共识社区。所谓共识社区,就要满足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也就是相对较小的人员规模。共识的形成,本来就不可能是大规模的。即使是宗教这样容易形成共识的团体,内部也是会分成不同的宗派。当年有几个北大和清华的毕业生去龙泉寺出家,后来还俗的时候接受记者的采访,都说僧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有时候比俗世间还更复杂。没办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共识社区也不例外,这是人性的底层逻辑。当然,共识社区也没必要成为社会的主流。本来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就应该是个性的、自由的 ,安享小部分人之间的共识就足够了。
四:珍惜每个共识社区的当下
共识社区既然也是一个社会,那就要遵循社会的基本法则,也就是成住坏空,每个共识社区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当共识社区的创建者还在的时候,虽然也会经历各种困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创建者坚守的初心和情怀会让社区继续存在下去。随着人员的流动,更加认同创建者发心的人群最终会长期留下来,成为社区的核心。当核心人群形成的时候,外来者或者离开,或者就会被社区文化感染而留下来,共识社区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但如果有一天创建者不在了,社区的共识文化还能继续保留吗?再或者如果有成员在社区违了法犯了罪,那么社区该如何消除这样的负面影响哪?就算是大家一直都很和谐,那这些人的下一代有几个还能继续坚守这样的共识哪?因此,每个共识社区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当我们遇到一个自己很契合喜欢的社区,一定要珍惜,因为它不会是永久存在的。这个有点像人生,遇到了喜欢的人和事,就要全情的投入,就要充分的安享这样的当下,因为无常才是世界的主题。我曾经和几个朋友一起开着房车环游世界,我们的队长四年半没有回国,走过了110个国家。那时候我们一直以为大家会永远在路上,青春也永远不会散场。但最后还是迎来了分离,而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每个人的生命周期只有几十年,能在生命的某个阶段融入某个共识社区一段时间,已经是人生值得感恩的收获了。
五: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共识社区
既然共识社区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而每一个共识社区又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那么每个人就应该建立自己的共识社区。这个建立,不是真的去找个地方建立一个实际的场地,而是一种概念。这个概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可以在地球更广阔的范围寻找适合自己的共识社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共识的理解和坚持,世界上也一定有跟你类似的人。只要愿意花时间,一定可以找到和你有共识的一批人和社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世界更广阔的舞台去行走,找寻和自己心灵相应的一批人,也算是人生的意义之一吧。第二层意思,指的是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部建立一个有共识的圈子。这个看似简单,但其实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跟随型的,很少有人敢于创建自己的圈子。另外我们还是生活在都市,要工作也有自己的家庭,因此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建立圈子,也是更务实的想法。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然后找寻生活圈内和自己有共识的朋友,主动建立一些定期聚会和交流的规则。不要只是简单的吃吃喝喝,而是要有深层次灵魂的交流,这个需要主动设计。不管是交流方式还是聚会内容,可能都需要一定的主动设计。无论如何,人生如此短暂,还是要多花些时间在精神层面,不要为了那几两碎银子辜负了时光。我在2014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关于间隔年的公益基金,鼓励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不要马上工作,而是到远方走一走看一看,搞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再走进社会。不管他们在异国他乡走在探索世界的路上,还是决定留在北上广开启自己世俗意义的生活,都是无可厚非的。共识社区无处不在,只是取决于你对它的看法。人生也没有好坏对错,只是硬币的正反面而已。世界的本质是“一”不是“二”,走出去也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