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讲史堂第二千六百三十二期】为什么中国在60年代才建第一条地铁?1900年7月19日巴黎地铁营运(历史系列第1382讲)

时事   2024-07-18 22:23   江苏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中国在60年代才建第一条地铁?1900年7月19日:巴黎地铁首条路线正式开通营运。



早在1900年,也就是中国的清朝末年,巴黎地铁开通,法国首都的地下交通运输正式开始。

这不算什么。

早在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就正式开通,地点是英国首都伦敦。

英国人之所以建立这条地铁,完全是出于无奈。



在短短50年内,伦敦人口从几十万猛增到300万规模。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伦敦地面交通几乎瘫痪。

伦敦市民仍然通过马车进行运输,1854年的调查表示,每天有高达七八千辆马车从伦敦郊区进入市区,还有至少20万人依靠步行进入市区。

名侦探福尔摩斯生活在1820年前后,伦敦交通尚且没有1860年那么繁忙。即便如此,电影上已经可以看到满街的马车和行人互相抢道,交通非常混乱。

到了30多年,伦敦交通更是非常可怕,上下班高峰时期几乎每条道路都会堵车。

马车的马匹沿着街道四处拉屎,而大量马粪又无法及时清理,导致城市到处都是恶臭。仅仅伦敦市区的马粪就堆积如山,需要花费巨资运到郊区去作为肥料。

有专家建议拆毁大量建筑物,扩充市区街道,这需要大量时间和许多资金,短时间内无法办法。



最终,伦敦决定修建地铁来缓解交通压力。

事实证明,这只有一条线路的地铁,就大大缓解了伦敦的交通问题。

它的发车频率为每15分钟一班,在高峰期每10分钟一班。仅1年时间,伦敦的地铁就运送了近1000 万人次的乘客。1868年的一篇报道声称,“地铁线路的修建不仅令英国,还令全世界都感到震惊。大都会铁路的收入是每周每公里不低于1000英镑。”这个数字居然是当时整个英帝国铁路干线收入的12倍。



地铁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无视地面交通的拥堵,只要注意车辆安全就可以轻松解决运输问题。

第一条地铁非常成功,伦敦从1867年开始持续修建地铁,到今天该市地铁总长度已经超过400公里,每天运载300万人次。

伦敦地铁的成功是个很好的榜样,世界主要强国都开始在首都新建地铁。

中国的老大哥苏联,也不例外。



苏联早在1932年就开始在首都莫斯科修建地铁,到1935年完成了1号线的建筑工作,长度为12公里,有13个车站。

此时二战迫在眉睫,从战争角度考虑,苏联又加快的地铁修建进度。

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莫斯科又建好两条地铁线,总长度大概是40公里。



修建之初,苏联就考虑到将地铁站改为战时防空洞,而伦敦地铁也同样如此。伦敦地铁符合标准的地铁站,平均每个站点可以躲藏8000个市民。

莫斯科地铁则更胜一筹,它的深度普遍超过30米,远超过其他国家水平。

苏联预计,必要时可以在地铁内躲避几十万市民。

其实,苏联大肆修建地铁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作为战时大型指挥中心。



在德军狂轰滥炸的时代,指挥中心最好搬迁到地下,而长达几十公里又四通八达的地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开战不久,苏军总参谋部就迁入地铁“白俄罗斯”车站,并在那里建立了指挥所和通信枢纽部。最危急的时刻,以斯大林为首的最高指挥部也迁入“基洛夫地铁站”。

战后,莫斯科地铁继续扩建,还在1955年于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修建了地铁。

而圣彼得堡号称北方威尼斯,靠近众多河流和波罗的海,城市水位很低,修建地铁难度很大。

换句话说,苏联在50年代就解决了这些地铁修建技术。



扯了这么远,我们再说中国。

60年代,中国的城市人口开始暴增。在新中国建立的1949年,有大量党政军人员进入首都,北京人口为400多万,交通已经出现困难。

到了1964年,北京人口猛增到700多万,几乎翻了倍,城市交通立即出现严重问题。

市民们上下班都感到很困难,车辆上特别拥挤还是小事,本来30分钟车程往往要花费1个小时。

那个年代的市民是各种机关和国企的职员,通常每月上班迟到两次就会扣除当月全部奖金,更别说上下班非常辛苦了。

老百姓的意见很大,而北京又有众多明清建筑,拆卸起来非常麻烦。无奈之下,北京政府只能考虑修建地铁。



1965年7月,北京地铁正式开工,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罗瑞卿、黄炎培等人亲自参加了开工仪式。开工典礼现场,年近八旬的朱德同志为北京地铁铲下了第一铲泥土。

早在1953年北京就考虑修建地铁,还邀请苏联专家援助。

苏联专家则认为,地铁修建必须保证三个条件,一是市区人口超过300万,二是城市经济足够发达,三是有足够的财政拨款。

人口太少,修建地铁的意义就不大。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修建地铁的性价比太低。地铁的修建需要巨额资金,没钱是搞不了的。

此时北京市区人口不足300万,国家还比较贫穷,难以拿出巨额资金用于建设,只能暂时搁浅。

苏联专家没有藏私,从1956年开始到北京指导中国工程师各种修建技术,到1957年才回国。



时间一晃到了1964年,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都完全符合苏联专家的要求,连沈阳也大体符合。

政府决定首先在北京修建地铁,成功以后推广到上海和沈阳。

参与北京建设地铁的工人高达4万人,一共花费了4年多时间,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条地铁。

1969年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北京地铁一期工程通车。

北京地铁成功修建以后,却没有按照计划继续在上海和沈阳修建地铁。

除了文革的巨大影响以外,主要还是军事问题。

严格来说,60年代的北京也不是非要修建地铁不可。



当时北京主要的交通难题,其实是公交车辆不足。那个年代,首都北京城也只有各种车辆5000辆,公交车只有数百辆,当然不够用。

据当年的地铁筹备处总工程师谢仁德回忆,周恩来总理曾一语道破:“北京修建地铁,完全是为了备战。如果为了交通,只要买200辆公共汽车,就能解决。”

北京地铁修建完毕以后,发现花费资金巨大,而且需要多年时间,还不如直接在附近山区修建地下指挥中心。

况且,70年代中美和中苏关系开始缓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随后,勃列日涅夫也鼓吹缓和政策,向中国示好,减少中苏对峙的紧张级别。

由此看来,世界大战似乎不会爆发,花费如此代价大肆修建地铁似乎没有必要。



在1990年之前,除了北京地铁以外,只有天津还有地铁。

天津地铁从1970年开始建设,花费长达14年到1984年才正式全线通车。然而到2001年停运,20年了一点没扩建没延长,一直就是7.4公里,只有七八站。

有趣的是,天津地铁还是非常浅的地铁,距离地面只有2到3米,目的是减少修建难度和投资经费。

其实,天津地铁也是为了军事战备才修建的:在那个全民备战的年代,作为战备通道,修建地铁的决策在1970年4月7日形成,最初命名为“墙子河改造工程”,简称“7047”。为保证战时需要,当时的天津市革委会研究决定,效仿首都北京在地下修建一条铁路作为地下战备堡垒:建设一条保障性强、防御性高的掩蔽洞体和疏散通道,并与各区人防工程相连,战时用于疏散人员,平时用作轨道交通,平战结合,尤其要保障指挥中枢的安全及转移。

同时战备通道的作用还要兼备市政府联接国铁干线的地下连廊。为此,选定了距市政府不远的一条脏臭的河道——天津历史上出于防御需要挖就的墙子河。这样做,可利用废河床减少土方采挖量,增快进度;同时还能改造“龙须沟”形成地上交通干线。

改革开放以后,地铁的战备作用就大为降低,主要是缓解交通问题。



80年代,中国人口超过10亿,市区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很多,而地面交通问题更为严重。

那么,为什么不在80年代就大肆修地铁呢?

主要是政府没钱。

除了修建要投入的巨额费用以外,运营地铁是很难赚钱的。

根据2023年的数据,中国共有59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其中29家地铁集团公布了涉及29个城市的财政报告。

让人惊叹的是,只要扣除政府补贴,这29个城市的地铁运营全部亏损,而且亏损金额还很吓人。北京地铁净亏损就有230亿之巨。

很多人似乎不能理解,因为北京地铁高峰时期都是人贴人,一个段子是:怀孕的被挤到流产,没怀孕的被挤到怀孕。



2022年,北京地铁各条线路日均客流量超过700万人次。

明明地铁乘客这么多,怎么会亏本?

我们看看2022年北京地铁的成本。

以北京三家地铁公司之一的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为例,2022年主营业务成本高达115.55亿元,最大支出为人工成本(工资及相关费用),花费60.67亿元,占比超过一半。其次是业务成本,其中直接修理费成本较高,达到19.62亿元,直接电力、安检费用均超过13亿元,安检支出直接占主营业务成本的10%以上。

这么大的开销,当年收入肯定不到20亿,连直接电力、安检费用都支付不起。



所以,中国大规模修建地铁的时间点比较靠后。

上海地铁1号线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运营,使上海成为中国内地第三座、南方地区首座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

萨沙所在的南京地铁更是到2005年才开通,随后长达5年都只有一条线路,直到2010年才开通了二号线。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萨沙1928
近代军事历史资深作家萨沙。坚持文章原创,每1篇都是精益求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