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宣扬“仁政”“王道”,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虐民。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也有积极的影响。《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实施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于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站就一定能胜利。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层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 | |
| | |
| | |
| | |
| |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
| | |
| | |
| | |
| | |
| | |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明确)从攻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从守方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弃城而逃,说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答案:“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答案: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史实,再举出一个能体现“人和”重要性的事例。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答案:在现代生活中的“道”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是一个人对待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态度,如果你对家人朋友和社会态度是好的、积极的、良善的、有道德底线的,那么你就会得到周围的人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反之亦然。(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答案: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争的例子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观点。9.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其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什么?答案: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和。10.全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是借论战来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11.全文的主旨句(结论)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和;从中可以反映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13.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句语句是(用文中的词语回答)“君子”。14.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所持的看法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答案:“天时”文中指的就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一般指地理形势方面的优势,但是在本文中,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物质条件的优势”;“人和”,本文中主要指的是作战时人心一致、内部团结。16.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列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答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点。 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 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素材整理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本资料由语文帮老师整理,文章主要用于助力教师成长和学生学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资料文稿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V二维码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