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姓的族源分析

文摘   2024-11-16 11:10   广东  

沈姓是人口将近600万的大姓,重心分布在江浙地区。

36分型:

强度分析:

沈姓样本在万年超祖M307占比25.56%,相对全姓氏2.32倍,是沈姓人口最多的万年类型。

沈姓M307样本大约一半属于3000年内中国第一大父系F619,亓中F656又占了接近一半:

不過沈姓样本最为集中的是MF1081的紧邻下游Y137919@2060,正处在启姓年代。

Y137919是在50支启姓类型(V2.1)排位第6的大族,万人频数36.64,沈姓占比9.52%,这个类型是沈姓人口规模最大的父系,样本占比5.84%。与一支江氏共祖于MF1075@4450,这在江姓的族源分析已有叙述。

Y137919的人口分布重心在长江三角洲的苏杭嘉宁绍,识别为吴兴沈氏。沈姓的发源和播散相当单纯,吴兴沈氏的郡望,也是沈氏近2000年来聚居至今的地,魏晉六朝沈氏人物都出自吴兴武康,亓中萧梁朝的沈约是24史之一《宋书》的作者。

在《宋书》末章《自序》里,沈约家世追叙颇详,不仅将同姓始祖追溯到秦末的沈逞,还从逞的曾孙沈保开始,直到他本人,一代不差地记录了先祖的姓名和职位。这类信息在本系列看来是不能完全采信的,亓年代久远,无以为征,并且也不免有浮夸成分。对于沈氏的族源,《宋书-自序》:

昔少暤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颛顼嘉之,封诸汾川。其后四国,沈、姒、蓐、黄。沈子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春秋之时,列于盟会。定公四年,诸侯会召陵伐楚,沈子不会,晋使蔡伐沈,灭之,以沈子嘉归。其后,因国为氏。自兹以降,谱谍罔存。

前半段文字是从《春秋左传》抄下来的,《左传-昭元》:

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

但后半段提到平舆沈亭的沈子国,现在认为是姬姓封国,与汾川的沈国又是不同的,后者是台骀之后,嬴姓。《左传-昭29》:

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

台骀就是该,或称蓐收。汾川的沈国灭于晉,平舆的沈国被楚内迁后復国,后又为蔡所灭,领地最后又归入楚国,是两个不同的诸侯。较沈约稍早的沈麟士《沈氏述祖德碑》是将族源指向姬姓沈国的:

沈本姬姓。自帝喾之妃姜嫄,践巨人迹而生后稷,树艺五谷,开粒食之源,贻万世之利。《书》曰:“后稷播种‚蒸民而粒”是也。……迨武王受命,其同母弟聃季载,乃文王十子也。有才德,为司空,封于汝南平舆之沈亭,为沈子国。沈氏得姓,实始诸此。

作为基本上同时代的沈氏族人,沈约和麟士对族源已经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了,而实际上第三种说法可能更接近实际,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祝融之孙,分为八姓:己、秃、彭、姜、妘、曹、斯、芈……芈姓之裔熊严,成王封之于楚,是为鬻熊,又号子,生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紃。嗣为荆子,或封于夔,或封于越,夔子不祀祝融、熊,楚伐灭,公族有楚季氏、列宗氏……沈氏……皆芈姓也。

这与本系列对于祝融八姓的族源分析是一致的,这支沈氏规模最大的父系类型处在F78-F81下游,为嬭姓。参见祝融八姓与陆终六子

《沈氏述祖德碑》还给出了沈逞之前的世系,将姬姓沈国的末代君主沈子嘉下接楚国的沈尹氏,这就是后世所谓沈叶同宗的说法:

嘉生尹丙、尹戌,才略杰出,精于兵机,入楚为令尹。戌生诸梁,字子高,有五虎之威,九牛之力,怒发强须,摧锋敢战,楚封为叶公,生茂春及尹射、尹文。茂春袭叶爵,传叶氏族。尹射生尹赤、尹未,隐华山。尹文生随,楚内史司户参军。随生永中、乙奇。永中生犹行,受业於曾子之门,仕齐卫大夫。犹行生安仁,安仁生同,俱齐大夫,居武城。同生郢,有才名。秦始皇并天下,诏封丞相,辞徙江南。
沈郢即沈约《自序》所记沈逞,这个世系为欧阳修《新唐书》全盘采纳,不過这很显然是荒谬的,沈尹氏在沈子嘉入楚之前就已经存在,显见不是同族。洪迈在《容斋随笔》唐书世系表条就批评了欧阳修轻信家谱记载:
《新唐-宰相世系表》,皆承用逐家谱牒,故多有谬误,内沈氏者最可笑。

现在父系测试也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叶姓最大的一支启姓类型是处于F619下游的CTS11553,是在50支启姓类型(V2.1)排位第3的大族。吴兴沈氏Y137919与之共祖于F81,相对于主支F619,Y137919是一支较早析出的小宗,与《潜夫论》以沈氏出自嬭姓夔国公族的说法匹配较好。

林家骊《沈约的家世及其特点》认为:

沈氏确切可考的历史,应该从东汉沈戎开始。沈约《宋书·自序》云:靖子戎,字威卿,仕州为从事,说降剧贼尹良,汉光武嘉其功,封为海昏县侯,辞不受。因避地徙居会稽乌程县之余不乡,遂世家焉。”

麟士《沈氏述祖德碑》说得有些不同:“谏生戎,字威卿,初为光禄勋,以九江从事,迁济阳太守。时尹良逆命,戎不烦兵甲,往谕降之。光武锡茅海昏侯,辞不受;因居吴兴,子孙蕃衍,毓秀产灵。凡金鹅乡之沈,皆出于祖戎。德文并著,辉映后先。”

这里倾向沈约的说法,吴兴最初是黄歇所建的菰城,秦改称乌程,而吴兴郡始设于孙吴时期,刘秀时当仍称作乌程,现在有指《沈氏述祖德碑》是后世伪作,亓中瑕疵大致如此。

沈麟士、沈约处在沈戎以下不同的支系。

沈麟士以沈景为本支先祖,沈景在范晔书有载,是沈氏在正史上出现的第一人,为河间相。刘朝时亲王封在侯国,作为牵制,侯国的第一行政长官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职务称相。沈景任河间相时,河间王是第二代刘政,第一代刘开是章帝刘炟第6子。

实际上范晔记沈景为吴郡人,并非乌程人。

而沈约以沈浒为本支先祖,并称亓职务为安平相。安平侯国是刘开之子刘德的封国,如果沈浒是第一任安平相的话,他与沈景所辅佐的主子就是亲兄弟了。

这太巧了吧,两兄弟作为第一行政长官,给另一对亲兄弟当差,本系列简单认为这是蠢且懒的族谱造假范式之一。

实际上直到初置吴兴郡的孙吴时期,沈氏在政界的影响仍很有限。孙吴政权的建立和维持,很大程度依赖于本土的宗部家族,主要是吴郡的顾陆朱张四大家族。陈寅恪大師对此分类

一为文化士族,如吴郡顾氏等是,一为武力强宗,如义兴周氏等……吴兴及从吴兴分出的义兴周、沈、钱等族则为地方武力强宗,最为豪霸。

沈氏最初是武将出身,三国时有丹阳太守沈莹,东晉时有武将王充、王劲父子,《晋书》始记为吴兴武康人,按《沈氏述祖德碑》的说法,是沈景的后人。

沈麟士、沈约是吴兴沈氏所出第一代著名的文人。在此之前,两人所开列上祖的职务,多数是浮夸的。

这两族本身也很有可能是在沈约笔下强行联宗的,沈麟士一支自认姬姓,实际上是嬭姓,而沈约一支自认嬴姓。
现在父系测试在万年超祖F46下游发现有一支沈姓可能的启姓类型MF894,在50支启姓类型(V2.1)后附表排位第54,沈姓占比21.02%,重心分布也在江浙地区,是吴兴沈氏的另一支父系类型,可能指向嬴姓沈国的后裔。

世叶总会
敦亲睦族 联谊发展 共创和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