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欧阳钢锋/王嘉蔚团队: 耦合电解 ⇉ CO₂处理 + 高值化学品生产

学术   2024-11-05 10:55   北京  

研究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危机对当代社会构成了巨大挑战。二氧化碳 (CO₂) 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其排放量的不断增加被广泛认为是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 CO₂ 转化和利用策略。在这些策略中,电催化 CO₂ 还原反应 (CO₂R) 因其能够在常温下将 CO₂ 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而备受关注。
传统的 CO₂ 还原反应以产生 CO 为主,伴随的氧化反应通常是通过四电子水氧化反应 (4e⁻ WOR) 生成氧气。然而,这种反应体系在经济性和能量效率方面仍存在显著挑战,例如生成低附加值的氧气,以及需要克服较高的过电位。近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通过耦合反应来提高产物附加值并减少能量消耗的方法,这催生了许多阳极反应的发展,其中包括废水污染物氧化、生物质氧化、氯化物氧化、醇氧化和其他电化学合成反应。特别是用替代阳极反应代替氧气生成反应 (OER) 的概念正逐渐受到重视。一种少见但极具潜力的方法是通过两电子水氧化反应 (2e⁻ WOR) 在阳极生成 H₂O₂,而非传统的氧气生成反应。这种非传统途径具有更快的反应动力学,并能生成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产物。
中山大学欧阳钢锋教授王嘉蔚副教授郭烈锦院士牛富军副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耦合电解系统,成功实现了 CO₂ 电还原生成 CO 和水氧化反应生成 H₂O₂ 的高效催化,整体能量效率达到 34%。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法拉第效率,显示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潜力,为实现可持续的 CO₂ 处理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 Figure 1. 耦合电解体系示意图

本文亮点

  1. 创新的配对电解体系设计:该研究构建了一种耦合的电解体系,将 CO₂ 还原和两电子水氧化反应 (2e⁻ WOR) 耦合在 H 型电解槽中,分别在阴极生成 CO 和在阳极生成 H₂O₂。通过优化阴阳极的面积比例 (10:1),该体系在 6.8 V 的电压下展现出优异的性能,CO 的法拉第效率超过 90%,H₂O₂ 的法拉第效率超过 60%。
  2. 催化剂选择与性能优化:在阴极使用了钴酞菁 (CoPc)/ 碳纳米管 (CNT) 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 CO 选择性和化学稳定性。这种复合催化剂在 CO₂ 还原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法拉第效率超过 94%。阳极使用了商业化的 FTO 玻璃,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 H₂O₂ 选择性。

图文导读


1



CoPc/CNT 阴极和 FTO 阳极性能分析

在阴极,采用加载了钴酞菁 (CoPc) 与碳纳米管 (CNT) 的碳纸作为催化剂,通过电化学还原反应将 CO₂ 转化为 CO。图 2a 展示了其在 CO₂ 气氛下的线性扫描伏安 (LSV) 曲线,起始电位约为 -0.5 V vs. RHE,显示了该催化剂的低能量启动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施加电位 -0.9 V 时,CO 的法拉第效率超过 90%,这表明该催化剂在 CO₂R 反应中的优越性和高选择性(图 2b)。

对于阳极的 FTO 催化剂,其在不同碳酸盐浓度的电解质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图 2c)。在 5 M K₂CO₃ 的电解质中,FTO 的电流密度达到最高值,表明高浓度的碳酸盐能有效提升水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而提高 H₂O₂ 的产量。在电位为 3.5 V vs. RHE 时,实验中观察到法拉第效率超过 70%(图 2d),同时电流密度达到 115 mA cm⁻²,这一高的效率和产率,显示了阳极反应产物的高经济价值。

  • Figure 2. 半反应电化学性能。(a) CO₂ 气氛下 CoPc/CNT 的 LSV 曲线。(b) CoPc/CNT 在不同电位下气相 CO₂R 产物的法拉第效率。(c) FTO 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的极化曲线。(d) FTO 上不同电位下产生 H₂O₂ 的电流密度和 FE 值。


2



耦合催化系统的性能评估

在 H 型电解池中,设计的阴极和阳极面积比为 10:1,这一优化比例使得在相同电流密度下,两者的催化性能得以协同。该体系在 3.6 V vs. RHE 的电压下,实现了超过 90% 的 CO 法拉第效率和约 60% 的 H₂O₂ 法拉第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独立的半反应系统相比,该耦合电解体系的总能耗降低了 40%。
  • Figure 3. (a) H 型电解槽照片。(b) 在不同电位下,耦合催化系统中 H₂O₂ 和 CO 的法拉第效率。

该研究展示了一个创新的电解体系,成功耦合了 CO₂ 还原和水的双电子氧化反应,在高效生成 CO 和 H₂O₂ 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能耗。通过优化电极面积比,该体系在阴阳极之间实现了理想的电流匹配,展现了优异的能量效率与经济性。未来,随着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有望推广至工业规模的电解应用,实现可持续的 H₂O₂ 生产,并为 CO₂ 资源化利用提供新路径。
该成果以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of CO and H₂O₂ by paired electrolysis coupling CO₂ reduction and water oxidation” (《耦合 CO₂ 还原与水氧化的配对电解:同步高效制备 CO 与 H₂O₂》)  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上

论文信息

  •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of CO and H₂O₂ by paired electrolysis coupling CO₂ reduction and water oxidation

    Jian-Hao Wu, Rong-Jie Guo, Jia-Wei Wang*,Fujun Niu*, Lie-Jin Guo*, and Gangfeng Ouyang*欧阳钢锋,中山大学)

    Chem. Commun., 2024, 60, 12718-12721
    https://doi.org/10.1039/D4CC04436C

作者简介

吴剑浩 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本文第一作者,目前在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他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设计用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分子催化剂。







欧阳钢锋 教授
中山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科学中国人”2017 年度人物。现任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化学学院化学系主任,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微萃取与分离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环境分析化学与微萃取技术研究工作,包括水分析技术、动植物活体检测技术以及医学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  Chem. Rev., PNAS, Chem.,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Anal. Chem., Environ. Sci. Technol.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320 余篇,引用 8000 余篇次,入选 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主编中英文专著各1部,参编英文专著 3 部。国际期刊 Trends Anal. Chem. (IF = 14.9), Microchem. J. (IF = 5.3)杂志副主编,Anal. Chim. Acta、《环境化学》、《环境科学》和《分析化学》等杂志编委。







王嘉蔚 副教授
中山大学

本文共同作者,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预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鲁统部教授与苏成勇教授。毕业后留在化学学院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欧阳钢锋教授。2021-2023 年间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化学研究所继续从事博士后工作。现聘为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预聘副教授,入选“逸仙学者”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催化在人工光合作用中的应用。已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如 J. Am. Chem. Soc.、JACS Au、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PNAS、Coord. Chem. Rev. 等杂志上发表 SCI 论文 60 余篇,一作/通讯作者论文 39 篇。现已主持四项省部级基金与一项校级项目。

  • 课题组主页:
    https://www.x-mol.com/groups/jia-wei_wang






郭烈锦 院士
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山大学工学部主任兼先进能源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洁净与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我国能源动力多相流及氢能领域主要学科带头人、热能工程学科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国首个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模块及专业的倡导和创建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科学与技术,特别是能源转换/利用/节能减排,利用新的理论、技术和系统,结合多相流和光催化、光电催化、光热化学等工艺,实现煤、生物质、太阳能和氢能的清洁、低碳、绿色和高效转化。多次入选全球(能源、交叉学科领域)高被引科学家,连续9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科学家,入选爱思唯尔全球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高被引科学家,入选国皇家化学学会 Top1% 高被引科学家,入选全球前 10 万名科学家排行榜、世界排名前 2% 科学家名单。已在 NAT COMMUN、NAT ENERGY、CHEM REV、JACS、IJMF、IJHE 等多个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9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570 余篇,论著 SCI 核心总它引 24000 余次、Google Scholar 总引用 36100 余次、Scopus总引用 29600 余次。应邀在大型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特邀报告/邀请报告等百余次。担任国际多相流、国际清洁能源和MRS等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主席及联合主席数十次。任 6 种国际著名杂志的编委和副主编。出版专著 12 部/章节,论文集 3 部,作为 Guest editor 出版国际杂志专辑7期。授权发明专利 90 余项。主持起草国家标准 4 部等。







牛富军 助理教授
中山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职务),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能源转化与存储方向的研究,聚焦氢能和电化学储能等前沿科学。研究领域包括:太阳能-氢能转化、燃料电池、锂/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与技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Journal of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 SCI 论文。获中国专利授权 4 项,审中 3 项。主持比亚迪和华为公司科研攻关项目共 2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美国能源部能源前沿研究中心项目各 1 项。

相关期刊

Urgent communications of outstanding significance from across the chemical sciences

rsc.li/chemcomm

Chem. Commun.

2-年影响因子*4.3
5-年影响因子*4.4
JCR 分区*Q2 化学-多学科
CiteScore 分8.6
中位一审周期23 


ChemComm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报道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学研究新进展,涵盖化学中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分析化学、生物材料化学、生物有机/药物化学、催化、化学生物学、配位化学、晶体工程、能源、可持续化学、绿色化学、无机化学、无机材料、主族化学、纳米科学、有机化学、有机材料、金属有机、物理化学、超分子化学、合成方法学、理论和计算化学等。作为英国皇家化学会论文总被引次数最高的老牌期刊,ChemComm 拥有悠久的历史,对论文质量、期刊口碑以及审稿的公平性有着长期的坚持。作为一本发表通讯为主的期刊,ChemComm 从投稿到发表的速度一直是业内领先。

Editor-in-Chief
  • Douglas Stephan
    🇨🇦 多伦多大学

Associate editors
  • Lutz Ackermann
    🇩🇪 哥廷根大学

  • Davide Bonifazi
    🇦🇹 维也纳大学

  • Deanna D’Alessandro
    🇦🇺 悉尼大学

  • Fengtao Fan (范峰滔)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Itaru Hamachi
    🇯🇵 京都大学

  • Michaele Hardie
    🇬🇧 利兹大学

  • Kim Jelfs
    🇬🇧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 Chao-Jun Li (李朝军)
    🇨🇦 麦吉尔大学

  • David Lou (楼雄文)
    🇨🇳🇭🇰 香港城市大学

  • Connie Lu (盧之瑜)
    🇩🇪 波恩大学

  • Marinella Mazzanti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Yang Tian (田阳)
    🇨🇳 华东师范大学

  • Sandeep Verma
    🇮🇳 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


* 2023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larivate, 2024)
 CiteScore 2023 by Elsevier
 中位数,仅统计进入同行评审阶段的稿件







欢迎联系我们发布论文报道
📧 RSCChina@rsc.or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
↓↓↓

RSC英国皇家化学会
英国皇家化学会,是全球领先的化学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化学科学的卓越发展。推送最新的国际化学新闻,分享顶尖的化学科研成果及丰富的化学学术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