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2024年都有哪些知名外企在华裁员?

文摘   房产   2024-09-12 18:46   北京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西方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国内。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许多外资企业盈利出现下降,全球扩张的势头也开始减弱。

从今年年初开始,越来越多的知名外企开始大幅削减中国的工作岗位,有的则将相关部门直接撤走。
01
戴尔厦门工厂裁员幅度达50%
全力由PC市场转向人工智能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PC(不含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为4120万台,同比下降了17%。其中,联想稳居第一,紧随其后的则是惠普、华为、戴尔、华硕。前五厂商当中,除了华为实现了同比11%的增长之外,其余厂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戴尔则同比暴跌了44%,成为了销量下滑最严重的企业。

随着PC销量的持续下跌,戴尔的业绩也在下滑。根据戴尔在今年3月2日公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戴尔营收为223亿美元,同比下降11%,业绩下滑加剧了其采取措施削减成本的紧迫性,裁员自然成为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今年4月,根据戴尔最新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资料显示,从去年至今,戴尔已裁员1.3万人,规模是原计划的2倍。其中戴尔中国厦门工厂裁员幅度几乎达到50%,销售团队缩减较大。

戴尔在中国有三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厦门、成都和昆山,其中厦门和成都工厂属于完全自营。

今年9月10日,戴尔在监管文件中表示,今年将继续裁员以控制成本,并积极扩大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性能服务器销售。
02
AWS裁员数百人
亚马逊全球裁员已持续两年


4月10日,亚马逊中国部分员工收到了来自总部的裁员通知邮件。邮件内容透露,亚马逊在中国区针对云计算部门AWS的实体店技术、销售、市场营销和全球服务团队进行了裁员,预计将减少数百个岗位。此次裁员的原因是在项目管理、销售运营等方面存在职能重叠。
在亚马逊的利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云计算业务。财报显示,在经历2022年年中至2023年年中获利能力下滑之后,AWS在去年第三季和第四季获利分别出现29%、38%的年增幅。2023年第四季度,AWS营收为242亿美元、净利为72亿美元,为母公司亚马逊整体业务成长做出重大贡献。

自2022年底以来,亚马逊在全球其多个业务领域已经裁减了超过27000名员工。今年以来,亚马逊已在Twitch、Audible、Buy with Prime、Prime Video和MGM Studios等多个部门都进行了人员缩减。

03
特斯拉万人裁员涉及中国市场
之后又返聘,工龄重新算


4月15日,特斯拉宣布全球裁员10%。此次裁员也涉及中国区多个部门,销售部门成“重灾区”。

一位特斯拉销售向媒体表示,被裁人员多数为工作时间六个月以内的新员工。“这批人按照‘N+3’进行赔偿,因为特斯拉底薪较高,所以很多人的赔偿到手大概有4至5万元。”(N为工作年限,不足六个月按0.5N计算)。

对此,4月16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称,特斯拉正在精简销售和交付体系,因为这个体系“已变得复杂而低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4.05万名员工,这也意味着此次裁员将有超1.4万名员工受到波及。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宣布裁员后,两位向马斯克直接汇报的核心高管也相继离职。

裁员时快刀斩乱麻,返聘时也是毫不犹豫。6月25日,有媒体报道,特斯拉中国区正返聘被裁员工,预计人数超100人。这些召回员工大多是充电、销售、售后和交付等部门的员工。不过,此次特斯拉返聘员工是有条件的,需要退回N+3补偿里的“3”,同时工龄重新计算。

对于返聘的报道,特斯拉内部人士回应媒体:“不清楚具体情况。”返聘被裁员工的事,特斯拉已不是第一次。今年5月,超级充电站团队近500名员工被解雇不久,特斯拉再度聘用了部分员工,其中包括北美充电业务总监马克斯・德泽格尔。

04
摩根士丹利裁减亚太50个职位
80%的裁员涉及中国


4月17日据外媒报道,摩根士丹利计划在亚太地区裁减大约50个投资银行职位,裁员比例约占亚太地区(不含日本)400名银行家中的13%,这其中至少有80%的裁员将发生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按照这一比例,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预计将有40多人失业。这是摩根士丹利多年来在中国进行的最大规模裁员。

摩根士丹利在4月16日的报告中称,尽管全球业绩超出预期,但今年第一季度其亚洲的净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至17.4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在去年就有裁员的计划,该计划后被推迟。摩根士丹利认为末位低奖金制度会引发员工自愿离职,然而最后只有少数人离开,这促使公司不得不进行更深入的人员裁减,因为来自中国的收入在持续下滑。
05
爱立信已在华裁员240人
研发部门受影响最大


4月19日,有市场传言称,爱立信对中国区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并已在华裁员240人。

爱立信对此表示,裁员旨在对公司将研发开启多元化的努力,以便更好地配合其全球销售。爱立信发言人称,“核心网”研发部门的员工受到裁员影响最大。

爱立信2023年销售额是2634亿瑞典克朗(约1746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3%。爱立信首席财务官 Carl Mellander 曾于今年1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今年可能会进一步考虑削减成本,这里就包括继续裁员。
06
表面通知赴美,实际变相裁员
微软人工智能团队正撤出中国


今年5月,网上传出微软中国区Azure人工智能团队,将集体“打包”去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消息。据悉,公司给员工的选择时间截止到6月7日,要么去美国,要么选择拿离职补偿,微软美国可帮助赴美员工解决家属签证问题。
微软中国官方回应称,“本次是给部分员工一个可选的内部调动机会,不会影响公司在中国国内的运营。”对此,很多员工表示,如此短时间做出这么大的抉择,还是拖家带口出国工作,不就是在变相裁员吗?
近年来,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空前,然而,在AI的前沿技术方面,他们却对中国团队设下了层层限制。比如,在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员工们无法像其他国家的同事那样,提前体验到OpenAI的ChatGPT4测试版,也无法触及到量子计算、人脸识别、合成媒体等尖端技术的核心。

微软的变相裁员操作在去年就被其他外企用过。2023年年初,美国芯片巨头美光公司就解散了位于上海的存储芯片设计团队,为其中40名核心员工提供了移民美国的机会。

07
裁掉50%金融服务审计员工
普华永道在华开启大范围裁员


深陷中国恒大财务审计风波的普华永道,在今年7月被曝将在中国裁50%金融服务审计员工,并考虑裁掉其他审计团队和非审计业务线约20%的员工。这一裁员计划主要影响的是北京和上海、广州的员工,甚至一度有传言广州普华永道即将关闭。
有审计部的员工称:“优化的人很多,没有项目等于没活儿干,公司会强制你休无薪假。有的员工已经被通知了N+1, 7天内离职,然后电脑就被锁了。”
普华永道就裁员传闻回应媒体:“由于外部客观情况的变化,我们根据市场需求相应优化了组织架构。此次调整是艰难的决定。我们正逐步与员工展开充分的沟通,并确保调整方案遵守中国劳动法相关规定。”

截至去年9月末,普华永道在内地的合伙人数量为781人,员工近1.9万人。据媒体报道,在普华永道裁员之前,普华永道已有审计师主动跳槽,而安永、德勤和毕马威也在今年6月前后先后启动了审计岗位大范围招聘。

08
微软中国再裁员80余人
主要集中在企商部门


又是微软,今年7月,一些微软中国员工陆续收到公司邮件,被要求尽快离职,甚至有员工被要求1个月内走人。

此次裁员以销售岗为主,涉及80多人,约占销售团队总人数的10%。裁员主要集中在EC(Enterprise Commercial)部门,外界猜测裁员原因是该部门习惯于“卖光盘、卖lisence”的传统思维和做法,这种思路已跟不上云计算时代的市场需求。

与产品结构较为纯粹的AWS、谷歌云不同,微软除了云计算Azure外,还有大量的license、modern work 365等业务,不少销售更喜欢推销这些传统的主打产品,因为更容易“出数”,开了单就能拿钱,业绩立竿见影,但这在无形中“挤压”了云业务的生存空间。为了应对这种“内部惯性”,微软开始频繁地人员调整也在所难免。

09

佳能裁员上千人

一度被谣传赔偿N+12/2N+12


8月1日,有网友爆料苏州佳能开始新一批裁员,规模涉及上千人,而且赔偿刷新了外企裁员的天花板——无固定合同期限n+12或是2n+12。

随后据苏州佳能官网接线员表示,赔偿N+12、2N+12的消息是假的,公司“不是在裁员,是再就业”,即“可以自己选,达到标准有赔款”,但标准为何则“不清楚”。

据悉,2022年佳能珠海中国关厂裁员就已经因为高赔偿金而广受关注。据网上曝出的补偿方案显示,佳能珠海的补偿方案先是按照劳动法规定的N+1,再加额外给一份特别慰劳金。工龄长的平均工资还可以有20%-30%的加成。

近年来,佳能陆续关闭中国业务,在2021年,佳能中国员工数量从1月份的约1500余人减少到1300 余人,并关闭了全国10个事务所,关闭了分别在天津、青岛、大连和哈尔滨的4家分公司。
10
英特尔上海整体裁员20%
赔偿从N+3至N+6不等


今年8月初,与英特尔业绩同时发布的,是裁员15000人的通知。

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表示,这是公司100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关于裁员会多大程度涉及中国业务,英特尔方面对媒体表示:“这一缩减措施是全球性的。公司不会按照具体地区或地点公布受影响的员工人数。

不过在8月中旬,英特尔公司在上海的分部宣布了一项裁员计划,裁员比例达20%。在补偿方案上,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补偿范围从N+3至N+6不等。同时,特尔对留任员工的工资进行了普遍调整,上调幅度为10%,以此来作为对员工的补偿。
11
IBM关闭中国研发中心
3分钟裁员上千人


8月26日,IBM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宣布彻底关闭中国的研发中心,计划向其他国家转移。这场不到3分钟的会议过后,1000多名中国员工迎来了裁员的命运。

此次研发中心关闭涉及的业务线主要有两条,一个是IBM中国开发中心(CDL),另一个是IBM中国系统中心(CSL),主要负责研发和测试。

IBM之所以关闭中国的研发中心,外界猜测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在中国市场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从经营和财务因素考虑,IBM需要做出新的调整。

今年恰逢IBM进入中国市场40年,IBM在过去一直被称作是中国科技人才最重要的“黄埔军校”,华为、联想等中国公司和IBM均有大量业务往来。IBM凭借大型机设备,曾一度成为中国金融系统尤其是银行IT基础架构的主要服务器供应商。

不过从2012年开始,工信部就提出过”去IOE”,就是要摆脱对IBM、Oracle和EMC的依赖,实现IT信息系统的国产化替代。

伴随中国本土IT企业逐渐崛起,以及IBM自身在云计算等最新领域的竞争力不足,使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2023年,IBM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下降了近20%。
12
销售量腰斩
通用汽车在华开启裁员


在今年二季度,通用汽车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一份安全文件显示,今年上半年,通用及其在华合资企业一共交付了大约80万辆汽车,销售量下降,并且,通用的合资企业还出现了2亿美元的证券亏损。

由于市场份额不断缩水,通用汽车公司正在考虑重组中国业务,并裁减中国市场相关部门员工,其中包括研发部门。至于裁员人数,并未公布。

通用汽车一直是中国的一线汽车品牌,1997年,通用成为继大众汽车之后,第二家获得中国生产许可的外国车企,它是最早在中国生产的外国汽车品牌之一。在2010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就超过了美国。2017年,通用及其合资企业一共在中国卖出了400多万辆汽车,约占中国市场份额的14%。而当年通用在全球也只卖出了890万辆,中国市场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正是由于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成功,通用才有底气于2017年退出欧洲市场,专攻北美和中国市场。

但是自2019年开始,“中美贸易战”打响,中国本土电动汽车厂商开始强势崛起,导致通用汽车的市场地位遭到了削弱。2023年,通用及其合资企业只卖出了210万辆车,近乎腰斩。
13
东风本田裁员2000人
员工排队“争取”裁员名额


本月,东风本田裁员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媒体报道称,东风本田正计划实施规模较大的裁员行动,预计受影响员工数量达2000人。

关于被裁员工的补偿问题,东风本田将采取“N+2+1”的补偿模式。其中“N”代表员工在职年数,年数不设上限。而“+2”部分则是对每位员工额外发放两个月工资的奖励,其计算基准为员工在过去一年(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内的税前月平均工资。“+1”为可能存在的其他福利待遇。

消息还指出,面对裁员,员工们并未陷入负面情绪,相反甚至出现了排队“争取”裁员名额的现象。

对此,9月10日,东风本田官方微博发文回应: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加速电动化转型,东风本田针对生产领域进一步提升人员效能。本次人员优化为企业战略转型的阶段性调整,将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充分考虑员工意愿,并依法依规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以上外企裁员事件主要囊括的是科技、金融、制造类企业,除以上企业之外,还有不少国际美妆、服装等类型的企业被曝出裁员消息,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外企裁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大企业裁员,有时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危机,而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我们要明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即使是行业巨头,也不能掉以轻心。



end



中国新办公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零秒携手行业代表共塑创新生态

写字楼地下车库安充电桩,到底安不安全?

“商办踩盘券”兑换截至10月12日,看盘得现金,先到先得!

商办互联
商办互联,专注写字楼行业发展。原创观点、专家意见、品牌管理、渠道建设、运营管理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