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体制内的种种现象说起。对于许多公务员来说,“不出错”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法则。勤勤恳恳的员工往往会因为过多的任务而不能面面俱到,从而出现小失误,而这些失误可能导致他们承受更多的批评和问责。因此,聪明反被聪明误,干多错多,最后只能选择少做甚至不做,以期在层层的审核和评估中平安度过。
然而,这背后的根源无外乎就是深植于体制内的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官僚作风的弊端在于,它偏重于形式而忽略实效。只要形式上可以过关,实际效用往往被抛诸脑后。一个项目是否真实可行,有时远不如项目文书写得如何漂亮来得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干得多不如说得好,干得好不如做得“体面”,因而便有了“能者多劳,但多劳不多得”的现象。当辛勤工作的人一再被制度的桎梏阻碍,他们自然也就不再有任何额外的动力去超越自我。
这一怪象同样蔓延到了某些私营企业,甚至连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无意义的内卷,像阿里的会议和PPT文化就闻名遐迩。或许是因为企业主企图借鉴体制内的“成熟经验”,或许是因为某种企业文化的异化,渐渐地,我们会发现有些私企在管理上变得形式优先,而非效率优先。员工们从过去的“拼命做出业绩”过渡为“确保别犯错”。当负面情绪在团队中蔓延,加班成为一种毫无实质性产出的表演,团队的能量实际上已经在无谓的形式中被消耗殆尽了。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人民日报》曾有一篇文章引用的古语:“为政之要,贵在实干。”任何一个组织,不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应该抓住“实干”这个牛鼻子。抛弃陈旧的官僚体系,让每一个为组织努力的人都能有收获、有所得。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尴尬局面。愿这种改变早日发生,为每一个职业追求者带来一片光明的前景。你们有遇到过哪些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