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上看到的一个热帖,也是个人非常认可的一个事,和朋友吃饭聊天,我也经常说自己幸运,踩上了新能源的风口,踩上了新型电力系统的风口,让我们有事做,也有所期待!所以我也来谈谈”新型电力系统是一场电力的工业革命“这个话题。
一、何谓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原意是指由于重大的科技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的一系列生产与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其标志性事件,使人类社会进入 “蒸汽时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业生产快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是其特色。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使电力成为新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自动化。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 “信息时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等为主的技术革命。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二、为何新型电力系统是一场电力的工业革命
站在2060看新型电力系统,说其为电力的工业革命一点不为过:
1.到2060年,风光装机容量将超过50亿千瓦,占发电量的70%以上。目前仅为15.6%。
2.2023年,我国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到2060年,转变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
3.2060年社会用电量增至15.7万亿千瓦时,电能在终端用能占比近70%(目前28%)。
上面三组数据对比,哪个不是强烈的天上和地下的差异对比?
我们再进一步详细剖析新型电力系统和传统电力系统的差异:
1.能源结构变革
传统电力系统:要依赖化石能源发电。这种能源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资源的有限性、环境污染以及供应的不稳定性(受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
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为非化石能源,取之不竭且环保。
2.发电方式的分布式转变
传统电力系统:主要集中在大型的火力发电站、水电站等大型发电中心。这些发电站通常远离负荷中心,电能需要通过长距离输电线路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能量损耗,同时也增加了电网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发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除了大型集中式发电外,小型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广泛分布在城市、农村等各个区域。这种分布式发电方式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灵活建设,实现了发电的本地化,减少了输电损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3.电力技术的智能化升级
传统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相对较为粗放,对电网状态的监测和控制能力有限。
新型电力系统:大量先进的智能技术被应用。通过安装在电网各个环节的传感器等,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电力系统可以实现智能调度、故障智能诊断和快速恢复。
4.电网形态的重塑和用户角色的转换
传统电力系统:主要是单向的输电网络,从发电端向用户端输送电能,用户主要是电力的消费者,处于被动接受供电的地位。
新型电力系统:电网形态向交直流混联、柔性可控的方向发展。通过柔性直流输电、电力电子变压器等新型电力设备,电网的控制灵活性大大增加,可以更好地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也即从大电网向大电网+主动配电网+微电网的电网形态转变。而且用户不仅是消费者,还可以成为生产者。随着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屋顶安装太阳能板发电,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电网。
所以说,新型电力系统之所以被认为是一场电力的工业革命,是因为它不仅代表着电力技术的重大进步,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标志着电力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一转变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技术创新、能源结构转型、市场机制改革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