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器到底是放在进线断路器上口(电源侧)还是下口更合适?

文摘   2025-01-28 06:01   山东  

今天看到有朋友在谈论浪涌保护器放置位置问题:即应该放置在框架断路器上口还是下口?很有意思的话题,个人也愿意分享下自己的思考,供各位讨论,有不同意见可以直接说原因。因为最常接触的是TN系统,本篇文章也以TN系统举例。

一、实际成套、箱变方案如何?

看到有朋友说接触的箱变、成套都是浪涌保护器放在框架断路器上口,我直接震惊了!很有必要澄清下!先看下传统低压配电成套的方案:

注意,这里浪涌保护器是放置在框架断路器下口,不是在上面就是上口,不管电缆进线还是架空进线都是从自下而上进入框架断路器。其原因在后面我会详细说。

再看下现在的新能源方案:

有放置在上口,也有放置在下口的。从实际应用来说,都有,且都不是个例。

所以说,个人观点:浪涌保护器位置与系统特性、接地型式等有很大关系。而且放置位置问题,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只是保护概率大小等问题。

二、从国标看对浪涌保护器放置位置的要求

根据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4.3.8条的要求如下:

此时第五条要求安装于母线上。当然其第六条无变压器情况下,浪涌也是要求装在母线上,也是必须用I级试验的浪涌保护器。

再看下《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此时也是安装于母线上,在保护电器的负荷侧。主要考虑TN系统中浪涌波保护器失效时接地故障电流很大,可用其过电流保护电器切断,能满足防电击要求。当然以上规范标准主要基于传统配电考虑。

三、从逻辑理解角度

1.对于传统配电

其一,因为传统配电下面直接带负荷,所以此时在断路器下口,在断路器分闸的情况下,负荷仍旧能获得过电压保护。

其二,浪涌保护器的安装需要考虑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此要求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5.4.3条和配四中都有提到),考虑浪涌线路长度,为了保证浪涌保护器能在暂态过电压的作用下及时而可靠地限压,从母排取电的方式更容易实现此要求。

其三,当浪涌保护器出现故障时,进线开关可以将其与上级电源隔离,方便对浪涌保护器进行维修和更换,而不会影响到上级供电线路的正常供电,而且这种情况下,浪涌保护器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不需要像在上口时那样配置非常高可靠性的浪涌保护器。

2.对于新能源,为何出现不一样的情况?

其一,不排除很多设计人员直接摘用配电图纸,而且不去理解其使用逻辑,不去考虑项目的特殊需求。而且部分新能源产品也不是传统的TN接地型式。

其二,新能源产品母排侧基本无重要负荷,无需担心开关分闸情况下的保护,而且放置于开关上口有他的好处:当浪涌电流从外部线路侵入时,浪涌保护器首先动作,将浪涌电流泄放到大地。这样可以防止浪涌电流对进线开关造成损坏。

也可以更好地保护线路后端的所有电气设备。当然这种情况下,浪涌保护器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会加大

总之,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对于确保其有效性和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保护考虑,浪涌保护器既可以安装在进线开关的上口(即电源侧),也可以安装在下口(负载侧)具体设计时,还是要做一个全面评估

PS:有对电力系统接地故障保护感兴趣或工作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图片链接看详情介绍,确认是否所需,如需要可以报名学习。



追梦电缘
分享成套电力、新能源产品知识点等。同大家一道提升能力的同时,踩准风口发挥出技术价值。本人近20年的电力技术成长历程可以给大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分析解决现场疑难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