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投资方法更适合你?

财富   2025-01-31 11:31   重庆  

说个重要的通知,【攒钱利器】+【资产与风格轮动】两个投顾产品已经在支付宝,天天基金,好买基金,京东金融,同花顺和理财魔方六个平台上线了,一手盾牌,一手长矛,帮你解决90%的理财和投资问题。欢迎加入知识星球app上,齐俊杰的粉丝群咨询。

【攒钱利器介绍】如何稳健的获得年化5-6个点的回报?回撤却不足3%?

【资产与风格轮动介绍】我们的投资框架!如何做好资产与风格轮动

齐俊杰看财经 7:投资市场的几大流派!你属于哪一种?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老齐写的齐俊杰看财经,今天我们来讲讲,市场中的投资流派,所谓流派,也就是他们最看重什么,基本分为价值型投资,成长性投资,还有巴菲特式的二者兼顾,以及技术分析型,所谓价值投资,就是格雷厄姆的思路,用5毛钱买1块钱的东西,这样心里就会很踏实。不过价值投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于价值的判断,往往出现较大的分歧。还有就是容易踩到坑,虽然估值已经很便宜了,但是他不产生太多的现金流,那么也依旧会成为一个坑。比如巴菲特当年买伯克希尔纺织厂就是这样,老巴想的是,拿回来拆了卖零件,也能把成本收回来,但买回来之后才发现,零件根本卖不出去。纺织业务不但给你赚不了钱,还不断的得让你往里搭钱,这就是价值投资最大的困扰,后来巴菲特痛定思痛开始转型,他认为再便宜的东西,也得能赚钱才行,还要有护城河,具备一定的成长性,他愿意为护城河和成长性,牺牲掉一些便宜的原则。

成长投资之前我们也讲过很多,比如普莱斯,比尔米勒,这些都是成长股大师,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基金经理其实也都是偏向成长的,或者说成长占了绝大多数。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这里面会有高回报的机会。也有一战成名的可能。但难点就在于风险比较大,你怎么确定他后面的持续成长能力,前面增长很快,不代表后面也能成长。这就需要对于整体行业的把握能力。这里面的坑也不少。比如当年的美股的人人网,迅雷,国内上市的暴风科技,乐视网,都是如此,很快成长的泡沫就破裂了。然后股价跌的连个零头都不剩了。

至于技术分析,是散户们最喜欢的逻辑,但是这东西其实只能是投资策略,而不能是判断方法,他的胜率很低,只有50%多一点,甚至你用它当反向指标都不行。所以没啥太大的用处。往前讲头头是道,往后讲屁用没有。现在量化交易其实正在冲击技术分析,通过量化跑出来的一些策略,由于严格的执行概率,所以还有较大的胜算,但同时也就意味着,散户想再靠技术分析去获利,更是难上加难。或者说的更直接一点,几乎不可能了。所以大家应该打消学习技术分析的念头。技术分析只有在市场的一头一尾,情绪驱动的时候才会有用,中间大部分时间,基本都没用。它只会让你不断地犯错,不断地赔钱。

所以综合来看,我们胜算最大的投资方法,就是以成长为目标,兼顾价值,投资流程就是,先把那些你认为的最好的,最具有成长性的公司选出来,然后加入到自选股当中,耐心等待他们的价值点出现。

下面我们来看看投资策略,先来讲定投,为啥要讲定投,因为定投是这些年,认知度最高的投资策略,现在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知道定投,因为他最简单,也最容易上手,但是其实你们学到的定投,8成可能都是错的。不但会让你亏掉很多钱,还会让你丧失掉很多的机会。定投绝不是傻傻的不断买入就可以了,他也要讲究时间点和方式方法。我们让大家强行记忆的关键词就是左侧,低估,宽基 止盈不止损。再强调一下,左侧低估,宽基,止盈不止损,啥叫左侧,就是不断下跌当中就是左侧,不断上涨就是进入了右侧,低估,就是说整个市场,要在估值中位数以下,选择宽基指数是因为他波动大,而且未来肯定会涨起来。不用担心永久性衰退。至于止盈,这个就更关键了,出现年化20%收益的时候,一定要止盈退出,这就是市场在提示你,该收手了。再不跑,就要你好看了。

大家的定投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违背了这三个原则,进入右侧,不断上涨的时候,一路定投,结果越投仓位越重,越投成本越高,上涨的时候没赚到钱,结果下跌的时候,满仓被套,正确的定投应该是向下投,最后小亏大赚,而错误的定投是向上投,小赚大亏。所以不是定投错了,而是你被忽悠了,一般卖基金的销售和理财经理不会告诉你这个,因为他们让你定投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股市就已经开始上涨了。所以告诉你真相,你就不买了。

至于为啥要低估,那就是因为有时候市场回撤会比较大,跌的时间也比较长,如果你的定投开始过早,那么前面成本太高,后面就很难摊低了。比如创业板,当年从4000点跌到1200点,时间长达4年,你上来就定投,那么很可能投到2000多点的时候就没子弹了,最后不得不忍受50%多的亏损,一般人是扛不住的。很容易底部就认赔出场了。而我们是在2018年带着大家从2000点开始投的,投到1200点,一年时间,刚刚好。成本差不多是1400点左右,亏了20%,但2019年很快就涨回来了,涨到2000点,我们就已经赚了很多钱,并且止盈退出了。

最后要强调,必须止盈不止损,如果这5个字你做不到,就千万不要定投,因为定投就是一个主动买跌的过程,你要是还有止损的概念,那就会非常拧巴,也一定会赔钱。千万别这么干。至于止盈,我们也可以算笔账,2009年开始一直定投沪深300指数,每个月都投,最后算下来总收益40%,年化只有3%多一点。所以长期定投,不懂得止盈,还不如去买国债。而我们知道,在这10年当中,有很多的市场高点,比如2013年,2015年,2018年初,还有2019年,如果你要是学会止盈,在这10年当中,你至少能止盈退出4次。年化回报应该在10%以上。所以差距是巨大的。

那么到底如何止盈呢?其实并不难,你只要记住,持仓收益到了年化20%就止盈,第一年最低20%。也就是说,你记住了第一年20%,第二年,44%,第三年72%,从第四年开始就翻倍退出。记住这个就够了。比如你每月投1万,投了10个月,已经投下去10万,那么此时你发现持仓账户里的总市值是12万了,那么就已经达到了止盈退出的标准。那么有人问,我投完了,没钱了,怎么办,你就拿住了,然后等待止盈的时间点出现,比如你就20万,每月投1万,已经投了20个月,投完了就拿住别动,看着你的账户,要是涨到了28.8万,你就退出,如果进入第三年等他涨过了34万你再退出。进入第四年,就等40万以上在退。

那么止盈之后怎么办,我们要重复上面的流程,看还是不是低估,还在不在左侧?如果还能找到,左侧低估的宽基指数,可以继续定投。如果已经找不到左侧低估的宽基指数,你就把钱都拿出来,然后去做资产配置。这个我们后面会详细讲到。

有人问,能不能重新定投这个产品,可以,但是不好,因为你既然能够止盈,说明他已经进入了右侧。即便是低估,你也很难再有左侧越跌越买的机会。从右侧开始定投,很可能会出现一个结果,投不了几期,你就又该止盈了。虽然一直在赚钱,但是因为仓位不重,所以也不会赚很多钱。

下面我们看基本面投资的一些知识,比如如何分析财务报表,这个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很多人天真的以为,我只要能看懂财报,就能够准确地评估企业价值,这都是很天真的想法,天下这么多会计,他们对于财务报表了如指掌,但是能做好投资的其实没几个。所以财报分析,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他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在我们去看财报之前,应该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才是基本面分析的灵魂,啥叫商业模式,就是你得先搞清楚三个问题,1他是干啥的,他到底靠什么赚钱,2为啥这个事,只有他能干,别人干不了。3他的这个生意,到底解决了什么需求,这种需求是否长期存在。这三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这三个问题你都回答不了,那就不用去看财报了,看了也是白看。

比如我们以腾讯为例,他是做社交网络的,靠的是游戏和金融科技服务赚钱,在连接人和人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可开发的利润方式,他具有先发优势,这也成了他最大的护城河。用户集体迁移成本极大。他的这个生意永远不过时,游戏的需求其实也是持续增加的,金融科技服务,成为他的第二增长曲线。明天我们再来详细的分析一下财务报表,重点讲讲杜邦分析,以及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这些估值方式的应用场景。

【8】齐俊杰看财经 8:投资者不等于会计!只需要会看财报就好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齐俊杰看财经。今天我们来讲财务报表,其实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不需要像会计一样,会做账,我们只需要会看报表就行了,巴菲特的话来说,小学知识就够用了。财务报表一共就三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就记住一个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股东的出资,也是享受收益的部分,也叫作净资产,而负债是借来的钱。资产包括你那些厂房,生产线,设备,货币资金,存货等等。而负债就是你要付出去的,比如工资,借款,应收账款等等。

利润表,大家就更熟悉了,他也是一个基本公式,利润=收入-成本,收入就是营业收入,比如一杯奶茶30块钱就是营收,而成本只有5块,那么他的毛利就是25,当然还有摊位费,人工,设备,乱七八糟的摊销,最后扣掉税收,净利润其实并不会太高一般也就3-5块钱,如果你的销量不大,那么很可能毛利很高,但是净利润还是赔钱的。

现金流量表,就是统计你的钱进出的,分为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融资现金流,比如开个包子铺,一年能赚10万块钱,这就是经营现金流入,那么你拿这10万块钱又开了一家分店,这就是投资现金流出10万块。此时你没钱了,于是管银行借了3万经营贷进货,这就是融资现金流入。所以最后看生意好坏,主要看经营现金流的变化,如果经营现金流都是负数,那么这个生意也就没啥可看的了。

当我们分析一个企业的财报的时候,我们要重点看这么几个指标。

1、资产有多少,多少负债,多少股东权益,固定资产占比,还有负债占比。重资产生意,往往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意。因为你赚钱之后,就要不断地往资产里投入。所以其实最后也就赚了个寂寞,比如某面板企业,每年赚的钱,还不够他升级改造生产线的。

2、看营收,生意做的大不大,主要指着营收,营收代表了市场需求,如果连营收都没有,你的生意也就不成立。就好比你说,我的房子很好,值1个亿,但是您一直卖不出去,他也没啥卵用。

3、看利润,营收大不一定是好生意,我们经常举的例子,100块钱的人民币,你卖50块钱,那么理论上你可以创造无限大的营收,但是卖的越多你亏得也就越多。这种是没有商业模式的,好多公司跑马圈地,最后一地鸡毛,其实就是犯了这个毛病。光注重营收,没有利润,甚至最后连个利润模式都没有。

4、看营收和利润的关系,最好的公司是营收很多,利润也不少,甚至利润增长的速度比营收增长的速度还快。我们叫做增收更增利。代表了一个公司,竞争力不断增强。相反, 增收不增利,通常都是因为促销,很可能遇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增利不增收,则说明市场空间可能陷入瓶颈。

5、看现金流变化,经营现金流得跟利润匹配,说明赚的钱,确实装到兜里了,比如一个人,月入10万,很多吧,但是他的差旅,商务宴请,全都要自己负担,最后发现装到兜里的还不到1万。而另外一个人,虽然月收入只有2万,但他基本上吃喝拉撒全都能报销。所以这2万块是净赚,那么你说哪个人更有竞争力。最好的企业是经营现金流入很大,适当做投资现金流出,融资现金流入有一些,但并不多。我们称之为现金奶牛型企业,这是具有长期价值的。

其他的财务指标,大家了解一下就行了,我们重点讲讲杜邦分析,其实就是ROE这个指标,被巴菲特誉为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他叫做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净利润比净资产。巴菲特认为,一个好公司的标志就是ROE应该长期超过15%,毛利率超过40%,净利率超过5%。比如巴菲特现在的最爱,苹果公司的ROE这10年来,都在30%以上。在国内连续10年ROE都高于20%的公司,凤毛菱角,只有茅台,双汇,德赛电池,海天味业这样的公司。而他们的走势来看,最少的也涨了5倍上去。巴菲特认为,投资长期来看,你的回报率将无限接近,长期ROE水平。也就是说,你要想获得年化10%以上的回报,你就要先找到ROE持续高于10%的公司。

这里老齐多说一句,之前我们也讲到过,投资三块收益,股息+成长+估值变动,成长派认为,一个成长股的股息非常低, 估值变动长期投资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最终决定因素就在于成长性上,这其实跟ROE的观点差不多,因为巴菲特认为,有ROE才有成长性,你得有利润空间,然后把这部分钱去做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才能够创造业绩成长。

杜邦分析就是基于ROE做出的,他把净利润比上净资产的公式,拆成了三部分,第一,净利润比上销售收入,也就是利润率。第二,销售收入比上总资产,也就是周转率,第三总资产比上净资产,也就是杠杆率。这三部分分别代表了,三大公司类别的商业模式,贵州茅台模式,沃尔玛模式和银行模式。那么你要看看你投资的公司属于哪种模式,然后就要重点看,他所对应的重点指标,是否具备竞争力。比如你要是利润率模式,那么就要考核一下,这家公司的利润率是否显著高于同行。如果你要投的也是一家超市,一个卖场平台,那么你就看看,是否有更大的营收占比,周转率是不是更快。但其实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利润率模式的。所以我们必须得把利润怎么来的想清楚,更要想想,他未来怎么保证这个利润率,需求在哪,护城河又在哪?会不会被新的技术给颠覆掉。比如空调,之前确实利润率比较高,但是之后最大的问题是市场陷入瓶颈,营收不太可能持续增加了。那么这个该怎么办?营收上不来,利润还能持续增长吗?

在我们简单的看了财报之后,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公司,选用不同的估值方法了。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指标就是市盈率,也叫作PE, 市值比利润,或者是股价比每股收益,一般没有特指的情况下,所谓估值高低,其实指的就是市盈率的高低。现在市盈率也是最常用的估值手段和方式,他的优点很突出,反映了多少年能把你的本金收回,买资产本身就是买的收益能力,所以市盈率可以比较好的反映,资产到底贵还是不贵。

通过市盈率选出来的股票,有效性也非常强,有人对过去40年的股市进行分析,根据市盈率把市场分为5个组别,市盈率最低的一组收益最高,年化回报达到了15.2%,远高于市场平均的11.6%,而市盈率最高的一组,只有8.3%,所以这就是老齐之前说的那句话,买的便宜,就是最大的安全。

但是市盈率估值也有很大的缺陷,比如一家公司如果业绩不稳定,那么你的市盈率指标,就算是废了,你会看到他一会高估,一会低估,甚至更奇葩的是,一些周期行业,越涨越低估,越跌越高估。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恒大2018年的业绩发布会,总裁夏某某,舔着脸说,恒大属于绝对低估的,因为他当时的市盈率只有4倍。但是稍有点投资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就是典型的周期行业特征,市盈率最低的时候,股价和景气度是最高的时候。随后果然恒大股价一路狂泻。从28不到1.6元,跌去了94%。当然恒大肯定还没跌完。所以大家记住,市盈率只能用于业绩稳定行业的估值,比如消费行业,最好是C端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这些公司才具有业绩的稳定性。而那些B端的生意,或者是新兴产业的公司,其实很难通过市盈率来进行估值。甚至可能结论完全相反。


那么这些业绩不稳定的公司怎么办,还有一个估值方法叫做市净率,也就是PB,就是市值比上净资产,或者股价比上每股净资产,这是格雷厄姆那一套,也就是说,我用低于净资产的价格买入你的公司,这样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也叫作捡烟蒂投资法。他的优点就是,确实具备绝对低估的条件,特别是一些业绩不稳定的企业,但他的资产相对稳定,那么5毛钱,买1块钱的东西,总没有什么错。那么市净率的使用场景,和适用行业都有哪些呢,他又有怎样的致命缺陷?咱们明天在讲。


齐观晨会
著名投资人齐家基金董事长齐俊杰老师的自媒体阵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