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更改,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点个“在看”或者“星标”再走吧,以免看不到我。
· 这是王昊说财富第 1988篇原创文章
· 全文共2443字,阅读时长约6分钟
巴菲特再次进行了一波捐赠,股票价值约等于11亿美元。而这次捐赠的同时,他还写了新的致股东信。在信中,他略显反常地直接提到了身后遗产的安排,对子女的安排等等。其中不少看法都很值得借鉴与思考。
0
1
巴菲特的信
“股神”巴菲特又有了新动作:
美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周一宣布,公司董事长沃伦·巴菲特再次进行“感恩节捐款”,将1600股伯克希尔A类股转换成240万股B类股,捐给由3个子女苏珊、霍华德和彼得负责的4个家族基金会。
具体的细节,和去年如出一辙。
都是感恩节捐赠,都是150万股捐赠给由巴菲特前妻命名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3个巴菲特子女的基金会各得到30万股。
按照周一伯克希尔A类股的开盘价71.85万美元计算,今年捐款总价值接近11.5亿美元。
和这笔十几亿美元的捐赠相比,人们更关注的,其实是巴菲特今年又写了一封告股东信。
0
2
和以往不一样
从1956年开始,巴菲特写下第一封致股东信,到现在为止已经延续了近70年,写了47封信。
但是,今年的这封致股东信,非比寻常。
从一开始,巴菲特就并没有依照过去的习惯,提供伯克希尔的业绩与美股风向标——标普500指数的对比。
他把这部分内容放在了最后。
从一开始,巴菲特就说起了捐赠的事,也说起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苏西的去世。
接着,就提到了有关遗产安排的事,提到了苏西去世前给孩子们留下了什么,诸如此类。
在巴菲特的信里,他给子女留下财产的具体做法,表达了一种理念与方法:
要给他们足够的钱,让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富裕,还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又不能给他们太多的钱,以至于他们什么都不用做。
0
3
以人为本的安排
巴菲特不会反复提到对于“钱”的安排,更多时候,他都在谈论对子女这些“人”的安排和引导。
今年6月份,巴菲特公开宣布修改自己的遗嘱。
新的遗嘱规定,在巴菲特去世后,所有剩余的财富将捐赠给一个新设立的慈善信托基金,由他的3个孩子共同管理。有关资金的用途必须得到3人的一致同意。与此同时,在他去世后将停止捐款给长期老友比尔·盖茨的基金会。
后来,巴菲特还解释了,为啥他要设立这种“一致同意”条款,它的核心思想是,让孩子们学会说“不”。
巴菲特早就认识到,对于拥有巨额财富的“下一代”们来说,总是会有很多人被盯上,要求他们掏钱去做某些事情,比如捐赠给一些社会组织。
而有了这种“一致同意”条款,就可以让孩子们面对别人的道德绑架、语言诱导之类做法时,可以想到“这些钱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是我的所有兄弟姐妹的”,因此可以考虑到“我的哥哥不会同意这样的捐赠”,最终对这种人或组织说一声“不”。
0
4
遗嘱的解释说明
巴菲特不仅关注自己的子女,也告知所有人,无论是同样的身家亿万的富豪,还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在孩子足够成熟的时候,签署遗嘱前让他们阅读一遍,并趁你还有机会时回答他们对遗嘱的问题,或者仔细聆听他们的建议。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样很有必要很有好处”,更因为,巴菲特在现实中已经见识到反例。
巴菲特称,他和芒格见识过不少家庭,由于遗嘱问题最终分裂,因为一些遗嘱会让继承者感到困惑,甚至愤怒。
比如说,儿子获得了比女儿更多的金钱,或者更重要的地位。
这时候,子女们未必需要父辈改变做法,但是非常需要父辈给出足够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如果没有这道必要的流程,那么接下来就是嫉妒心的膨胀,以及对儿时不公正待遇所产生不满的放大,最终很容易闹出家庭破裂的结局。
而这一切,很多时候其实是能通过并不复杂的手段来避免的。
他还曾经和芒格讨论过正面例子,一些富有家庭在事先讨论过遗嘱后,变得更亲近。
可以说,他提出的这个观点,相当经得起考验。
0
5
为高龄子女多考虑
巴菲特在信中还提到,自己对子女们目前的状况很满意。
他说,现在孩子们在慈善活动方面的成就已经超出他的预期,等到他过世后,3人将负责逐步分配他的伯克希尔持股,这些股票占到他总财富的99.5%。
而他对子女比较大的担忧,在于他们的身体状况。
巴菲特早在2006年就已经做出捐款承诺,然而,近二十年过去了,财产也已经捐出去近半数,他已经94岁。
如今他的三名儿女,年龄分别是71岁、69岁和66岁。
3个子女的预期(剩余)寿命已经大幅缩短。
生于二战之前的巴菲特,很清楚地知道,这种年纪已经可以称得上高龄,一旦有点小小的意外,在他这个父亲之前先一步去世,都是有可能的。
考虑到这种可能,或许在所有财富都捐出去之前他们就可能去世,因此,巴菲特还为他们指定了3名潜在的“继承受托人”。
他们的年龄要比3个孩子稍年轻一些,均为巴菲特的孩子所熟悉,也被全家人认为是合适的人选。
只不过,他并没有透露这些继承人的信息。
0
6
不会建立家族财富帝国
巴菲特在信中也提到了,这就是自己的过于长寿带来的不好的一面。
不过,他并没有为此殚精竭虑地进行规划。
这位股神强调,自己从来没有试图去创造一个家族财富帝国,或者制定超越子女这一辈的财富计划。
他完全了解自己的三个孩子,也十分相信他们,“我所积累的庞大财富,或许需要比我的孩子的寿命更长久的时间才能完成分配。而由三个尚在人世且目标清晰的人来进行决策,显然要比一位已故之人更为明智。”
但是,再往下的那一代人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孙辈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到底以什么为优先,他们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水平的,一旦继承巨额财富,是否会继续忠于巴菲特强调的慈善事业,这些都不是他所了解的。
甚至于,等到他们继承财富的时候,整个世界的慈善环境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已经不是巴菲特所能预测。
所以,他并没有在这方面多费心。
0
7
放弃成为首富
这份颇为不一样的致股东信,其实整体上看起来,更接近是一份遗嘱。
巴菲特在信中跟股东们说了不少事情,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交代自己的后事。
“死亡总是会到来,它让人生变得无常且残酷。有时候它会造访襁褓中的婴儿,有时候它时隔一个世纪才来找你。”
这是巴菲特在信中写下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他对于死亡这件事颇有感慨,也有着一定的豁达心态。
如果他和第一任妻子从来没有捐赠过伯克希尔的任何股份,那么巴菲特家族的财富很可能接近3640亿美元,从而轻松成为世界首富。
但巴菲特表示,他对多年来的捐赠并不后悔。
沟通
添加王昊小助理的微信沟通交流
财联社《巴菲特最新公开信:透露已为“子女后事”布局 大谈遗嘱安排思路》
京报网《巴菲特宣布遗产分配细节,还指定了儿女的继承人》
光明网《“无意建立家族传承的商业帝国”,巴菲特宣布遗产分配细节》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活动详情 ]
声明:文章版权归平台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王昊小助理”,微信号:rayyinlawyer。
关注王昊说财富
分享财富世界的点滴
官网:www.rayyinlawyer.com
微信:18519723028
公众号 ID:b j r y l s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