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更改,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点个“在看”或者“星标”再走吧,以免看不到我。
· 这是王昊说财富第 2004篇原创文章
· 全文共2793字,阅读时长约7分钟
曾几何时,被不少人痛斥为“潘跑跑”的潘石屹,如今正在大洋彼岸笑看同行们的焦头烂额状态。两次躲过房地产行业整体风险,让他成为最成功的地产商人。只是,不知道这种成功是否能在美国继续。
0
1
行业另类者
曾经烈火烹油的房地产行业,如今已经几近万马齐喑。
曾经的首富,恒大许家印,如今因为恒大负债近2.4万亿,已经锒铛入狱,其妻丁玉梅身在海外,也正在遭受海外追债、资产冻结。
曾经号称白衣骑士到处救场的融创孙宏斌,也因为巨额债务焦头烂额。
曾经以现金流充足、负债率低著称的碧桂园杨国强,也为了还债而卖掉私人飞机,亲自现身工地。
其他许多知名房地产大佬及其公司,也都面临各自的困境。
这时候,一个曾经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富豪,开始被人们想起,并注意到他的做法在如今看起来相当高明。
那就是SOHO中国的潘石屹。
0
2
很早开始的甩卖
身为房地产行业的老前辈,很早的时候,就有传言称,潘石屹将要跑路,只是当事人一直在否定。
从2014年开始,潘石屹就已经启动疯狂甩卖。
2014年2月,地处核心地段的上海SOHO海伦广场和静安广场两处物业,潘石屹毫不留恋,说卖就卖。
2017年10月又把上海凌空SOHO出售。
仅仅这三四年时间里,潘石屹就出手了7处物业,而且基本上都处于一线城市核心区域。
这一举动,让潘石屹回笼资金400亿。
在当时,潘石屹不仅自己卖房产,还劝说别人一起卖,并且在公开采访时告诫大学生,如今房价太高,千万别急着买。
其他房地产大佬都在高歌猛进疯狂加杠杆投资的时候,潘石屹却开始带着SOHO中国选择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不务正业”的搞起了共享办公。
这些做法,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属于不太明智的做法。
0
3
彻底脱身
到了2019年,市场上传出消息,SOHO中国甚至要把北京和上海至少八座办公大楼卖掉,其中包括北京的望京SOHO、光华路SOHO 2期、SOHO前门大街、丽泽SOHO(在建),以及上海的外滩SOHO、SOHO复兴广场、古北SOHO和SOHO天山广场项目。
这八处办公楼号称“八大金刚”,几乎就是SOHO中国最核心的资产。
这番操作,几乎把名下国内资产都卖得差不多,接下来,潘石屹开始盘算卖出SOHO中国的控制权。
很快,SOHO官宣和美国黑石集团沟通收购事宜。
这一做法引起了国人的激烈反对,网上曾经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千万别让潘石屹跑了”。
由于舆论影响太大,收购事宜最终告吹。
0
4
布局美国
甩卖国内资产的同时,潘石屹不断买入美国资产。
早在2011年,潘石屹就花7亿美元买下了纽约曼哈顿广场旁的港务局长途巴士站办公大楼。
2012年,花6亿美元收购了曼哈顿公园大道广场49%股权。
2013年,潘石屹妻子张欣联手巴西Safra家族,以14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汽车大厦40%股权。
两人的长子也没闲着,在英国的房地产公司也于同期拿下了当地多个地产项目。
不仅如此,潘石屹夫妇以资助中国留学生的“名义”向哈佛耶鲁捐赠高达6亿,其他情况不得而知,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先后进入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读书,于是捐款行为被不少媒体指为“给儿子铺路”。
从2020年开始,潘石屹不断辞去各种企业职务,在2023年尤其频繁,辞职多达14次。
2022年9月,SOHO中国公告,潘石屹辞去了公司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和ESG委员会主席职务;他的夫人张欣·潘也辞去公司CEO和行政总裁的职务。
两人开始前往美国发展,一个开始玩跨界投资电影,一个在开始跟华尔街之狼们共舞。
过去,这些做法通常被解读为“套现离场”,如今看来,又多了几分预感危险即时离场的敏锐。
0
5
上一次的机警
实际上,这并不是潘石屹第一次嗅到危险迅速离开。
他的房地产起点,是在海南。
1991年,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成立,六个人每人分别负责一处,潘石屹管“砖厂”,大家一起倒腾房子。
当时的房地产疯狂状况,足以让每一个看到总数据的人感到心惊肉跳:平均一家房地产公司,服务330人。
据说,潘石屹去了海口市规划局,用5斤橘子和2条烟,看到了规划局的账本:海口的人均规划面积有55㎡,而同期的北京是7.3㎡,美国20㎡。
于是,潘石屹果断决定抽身离开,前往北京发展,很快海南地产泡沫就破裂,无数人血本无归,其中就包括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
接下来,潘石屹就和妻子张欣一起创建了SOHO中国,并在然后又进行了一次类似的及早抽身。
0
6
主动才能把握未来
潘石屹和王健林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毕竟,他属于主动退出,而王健林则是被动的。
2016年,不满足于万达被港交所严重低估的王健林,选择主动申请从港交所退市,耗费巨额资金回购港股全部流通股,打算上市A股。
结果,2017年突然遭遇政策“寒冬”,证监会针对房地产企业登陆 A 股大幅收紧审核尺度,一下子让万达陷入债务泥潭,一度岌岌可危。
好在融创孙宏斌与富力李思廉及时出手,豪掷超 600 亿元,一举拿下万达旗下 76 家酒店与 13 个文旅资产,让王健林的万达总算缓了一口气。
在当时,这已经属于相当低的价格,有小道消息称,王健林在和另外两人密室讨价还价的时候,曾经从里面传出怒摔杯子的声音。
只是几年之后,人们赫然发现,王健林其实属于因祸得福了,其他房地产大佬纷纷陷入困境的时候,他并没有类似的烦恼。
只不过,这种被动得到的“福气”,迟早会因为种种问题而送出去,王健林的万达上市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却又因为退市再上市期间的种种资本操作,而欠下巨额债务,到现在依然不断卖卖卖。
去年12月到现在,王健林又卖出了两处资产,分别是晋江和赤峰的万达广场,受让方则是新华保险出资99.9亿元成立的昆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和王健林相比,潘石屹在房地产行业的危机意识、敏锐嗅觉,堪称顶级。
0
7
未必没有其他风险
如今的潘石屹,可以在美国网球公开赛上看球,可以去夏天的希腊海边度假,可以参加常春藤高效的讲座,过着堪称悠闲的富豪生活。
更不用为了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问题而发愁。
不过,他也未必没有其他方面的风险。
潘石屹对于中国的社会固然十分熟悉,但是对于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未必有多么熟悉,当危险临近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够像在国内这样及时发现和躲开。
更何况,国际局势的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可能超乎所有人的预料,俄乌冲突之后,不少俄国富豪被欧美疯狂冻结资产,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前车之鉴。
这已经不止是如何避开危险的问题,更涉及到如何发现风险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事先多做一些安排和规划,尽可能减少未知风险对家庭、对资产甚至对人身带来的伤害。
如果您也有复杂的国籍与税务身份安排的需求,厌恶标准化以及可复制的海外信托架构,了解个性化定制方案的重要意义,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沟通
添加王昊小助理的微信沟通交流
观点《“跑路”的潘石屹,竟然成了最大赢家!》
大猫财经Pro《精准逃顶!初代大网红,成了房地产最后赢家》
财中社《卖卖卖,王健林和万达再次断臂求生》
商道论谈《地产大佬潘石屹,两次成功逃顶,终成人生大赢家!》
新浪财经《潘石屹即将套现离场》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活动详情 ]
声明:文章版权归平台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王昊小助理”,微信号:rayyinlawyer。
关注王昊说财富
分享财富世界的点滴
官网:www.rayyinlawyer.com
微信:18519723028
公众号 ID:b j r y l s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