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眠长短与幸福感、健康关系多大?温州医科大学施红英团队中科院二区SCI文章尝试解答

文摘   2024-11-26 10:53   广东  


在中国,快速老龄化的社会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预计到204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到28%。中国面临重大的健康挑战。虽然2019年的平均寿命已达77.6岁,但健康寿命仅为68.4岁,相差近九年。成功老龄化意味着长寿且没有重大疾病,同时保持良好的身体、认知和心理健康,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一项关于成功老龄化的跨国研究显示,大约 15.7% 的中国老年人实现了成功老龄化,明显低于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29.2% 和 25.5%)。这表明,中国需要更加关注如何促进成功老龄化,并找到可改变的因素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

2024年11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施红英教授团队在 BMC Public Health 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模式的变化与成功老龄化的可能性降低相关在这项研究中,成功的老龄化定义为包含五个关键组件:

1. 无重大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癌症、慢性肺病、心脏病和中风。
2. 无身体障碍,通过独立完成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澡、进食)来评估。
3. 高认知功能,通过认知测试进行评估,包括电话认知状态测试、图片绘制和词语回忆任务。
4.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抑郁症量表低分来确定,表明没有显著的抑郁症状。
5. 积极的生活参与,通过参与社交活动(如与朋友社交、玩麻将或象棋、参加社区活动)来展示。

这些标准旨在全面反映老年人的健康与幸福感。先前的研究已将睡眠不足或过度睡眠与不良健康结果相关联,但睡眠时间变化对成功老龄化的影响尚不清楚。
在这项名为《睡眠时长轨迹与成功老龄化的关联: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3,306名2011年没有重大慢性疾病的参与者,且到2020年时年满60岁或以上的个体。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研究人员通过结合夜间睡眠和白天小睡来评估总睡眠时长。

研究人员确定了五种不同的睡眠时长轨迹,分别为:正常稳定型(26.1%的参与者)、长时间稳定型(26.7%)、减少型(7.3%)、增加型(13.7%)和短时间稳定型(26.2%)。使用调整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家庭支出、生活方式行为和体型等因素的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了这些睡眠模式与成功老龄化之间的关系。

中国中老年人 2011 年至 2015 年的总睡眠持续时间轨迹

采用潜在类别混合模型(该算法允许比较不同群体),研究人员认为,保持正常稳定睡眠模式的个体作为参考组。研究发现,睡眠时长增加型和短时间稳定型的参与者,成功老龄化的几率显著较低,调整后的比值比分别为0.64和0.48。减少型睡眠模式的成功老龄化几率也较低(调整后的比值比为0.64),尽管这一结果未达到统计学意义。长时间稳定型睡眠模式与正常稳定型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总体而言,到了2020年,只有13.8%的研究对象符合成功老龄化的定义。

长期规律性的短睡眠和长睡眠可能通过破坏生理和心理健康,阻碍成功的老龄化。研究中发现的睡眠模式与先前的研究一致,后者也将不规律的睡眠习惯与不良健康结果联系在一起。

维持稳定和适当的睡眠时长可能是促进中国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一个常被忽视的因素。该研究为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将维持稳定和适当的睡眠时长作为成功老龄化倡议的组成部分

更多信息:Liuhong Tian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uration trajectories and successful aging: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2024).

DOI:10.1186/s12889-024-20524-7


期刊信息:

  • 期刊名称:BMC Public Health
  • 2024期刊影响因子: 3.5
  • JCR分区:Q2区
  • 2024中科院分区:医学2区

更多官网信息:

http://bmcpublichealth.biomedcentral.com


学术助航
出版社十余年资深编辑,传播严谨学术、为科研发声,助力您的学术远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