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女教师成为县域体制内剩女的主体”?

文摘   情感   2024-09-02 15:48   湖南  

图片均为作者拍摄作品、仅分享给大家欣赏,与文章内容毫无关联。


撰文 | 君子宿
编辑 | 君子宿


本题目的源头是一篇论文:
其实对这个领域我也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我看到了一些观点,我觉得说服了我,就想分享给大家:
县城教师是个很特殊的岗位。县城有钱的、有权的,都喜欢把女儿、儿媳妇调到这个岗位——因为没什么金融、烟草之类的更好单位;农村有弟弟、父母无退休金的,很多也能考到这个岗位——县城教师待遇尚可,社会地位尚可,普遍还算好考。家庭身世背景差异巨大的群体,混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工作,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很快就会陷入一个思维困境:大家都是老师,凭什么你可以嫁给富二代、官二代,而自己就不行呢?
有个教师子女分享了自己身边的一个案例:
2015年左右,我妈她们学校来了七个年轻女老师,都有编制,其中有四个已经有了男朋友。因为是同一批进校的,这七个女老师平常都是在一起、关系也比较好。
但其实那三个还没有男朋友的女老师,其中有一个人,其实骗了其他老师,她有男朋友——他们高中就在一起了,男朋友是学医的、但是去英国读博了,两人谈了几年异国恋。当他从英国回来,直接去了徐州医科大学当老师,徐医大给的是副教授,还有编制。一切安定下来以后,两人就打算结婚了。
结果,之前说的那四个已经有男朋友的女老师,她们无一例外地瞧不上自己的男朋友了。听我妈说,当时办公室每天都能听到那四个女老师和男朋友吵架的声音。于是在半年的时间里,那四个女老师全都和男朋友分手了
当然,后续有一对儿还是复合了的,有的就此就单了下来。这些其实并不重要,比较核心的就是——本来好好的情侣,因为身边人对比产生的落差感,就走到了分手的地步,说明了攀比真的是非常挑战人性的地方。
还有人回答了另外一个视角:
更为扎心的是,她们所有能接触到的完美对象,那些年轻、高大、帅气、有钱的人,全都是孩子的家长。
有人更是用一段剧里的台词概括了这一点:
翻着翻着,又发现一个现身说法的案例:
后面的故事,当然是他们离婚了。
有网友晒出了当地的相亲活动,两张图就说明了一切:
蓝色格子当然是男性,要么被贴爆、要么一个都没有——贴爆的是市委办公室的公务员;红色格子是女性,基本上没有空格子、多多少少都会被贴。
攀比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最多作用的范围就是熟人之间,而陌生人之间很少起效。比如,你看到马云成为首富的时候,自己是没多大感觉的,反正都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没什么关系;但是,你身边一个很熟悉的朋友,突然薪资翻了两倍,马上就忍不住心理不平衡了,明明两个人都差不多,凭什么自己就没获得呢?
在大城市生活太久的我,都是比较淡漠的关系,所以已经很久没有被类似的情绪影响过了,所以更加专注地关心自我;而这个问题让我反思了,如果我回到熟人社会,控制自己不产生这种攀比心理吗?说实话,我自己也没有底气认为自己可以免俗。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罢了。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则是我这样的人面临的一个无解难题。


戏弄
观察社会,以三方视角评论生活琐事,从作者视角出发,给出带主观性质的、相对公允的客观论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