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大不同创始人陈瑜访谈21世纪全球家教育儿书销量排名第一的作者史蒂夫·比达尔夫嘉宾介绍:史蒂夫·比达尔夫,20多年前开始创作《养育男孩》《养育女孩》系列,这套书已经在全球累计销售超600万册,风靡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文版销量近400万册)。史蒂夫也凭借“养育男孩女孩系列”成为21世纪截至目前全球家教育儿书销量排名第一的作者。地点: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报名方式:在少年大不同后台,输入“姓名+手机号”,会以短信方式发送确认通知有关作者和活动具体介绍,可参见少年大不同公众号今日第二条推文。
作者:星图
来源: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最近,一篇“耶鲁全奖硕士:投了近千份简历,没能找到工作”的文章在家长圈讨论度很高。
文章说的是一位化名林其的女孩,本科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硕士在耶鲁全奖读文学硕士,熟练掌握中日英三门语言,曾在谷歌开发者大会、大使馆实习。这么强的简历,按理说找一份工作不在话下,但从去年10月开始,她在5个月内,向美国800多家企业投递简历,却一份工作都没找到,回国求职也屡屡碰壁。最后,她找到了一份塔罗店新媒体运营的工作,月薪3000元……评论区里炸出了不少遭遇相同经历的“小留”,有的说自己本硕都在美国,哥大硕士毕业,现在月薪5000元;也有说这不是读文科的问题,因为自己本硕都是理科,但找工作仍然很费劲波折。- 一方面是这几个月,今年的新高中毕业生已经拿到了心仪的大学offer,意气风发地准备前往海外;
- 另一方面是很多本科毕业生“心灰意冷”,在海外遭遇严峻的找工作问题,哪怕你是藤校毕业生!
短短4年过去,从天之骄子,到职场上的“弃儿”,落差不可谓不大。据普林斯顿大学今年的数据显示:文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53%)没有找到工作;理工科专业也有四分之一(25.4%)的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并且还有28.9%的学生对自己工作不满意。小某书上,哈佛MBA的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沃顿的学生投出120封简历,只接到4个面试;美研毕业投出300+简历,面试寥寥可数……那么到底今年的毕业生有怎样的找工作的经历?花几百万几千万留学到底值不值得? 我和4年前毕业于北京鼎石前往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Aurora,以及毕业于上海SAS前往埃默里大学的Emily好好的聊了聊,她们一个因为选择了继续读研,一个幸运地找到了工作。希望她们的故事能给大家启发。01
找工作没有身份简直“地狱难度”
我不得不转头先直博
SAT1560,IB40分,高中去过南极当志愿者,作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青年代表之一参加过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学校里给同学开过极地和气候保护的课程……4年前刚进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的Aurora当时曾说,“充分体验大学生活,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多做探索,是我给自己定下的4年目标。”对于未来找工作还是读研,她并没有给自己设限。听Aurora娓娓道来大学4年的经历,她的简历已经堪称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大一时,因为疫情,她一边在国内上着网课,一边在上海的“不眠之夜”剧组打工。她说,“当时我的时间表是下午工作,晚上散场后回家上网课,大概上到凌晨睡觉,早上起来写作业。十分忙碌,但快乐。” 大二回到美国,Aurora作为初始成员之一和小伙伴们运营美国第一个学生主导的沉浸式剧团,至今一共推出了8、9部戏,她本人累计演出了三四十场。就好像一次创业,从租房到拉赞助,都是剧组的成员们亲力亲为。每一部戏预计要投入大几千美金,最高一部要1万多美金,但在他们的运营之下,基本没有亏损。与此同时,Aurora在自己喜欢的可持续发展领域,也在继续做学术研究,上了很多经济学、博弈论、数据科学、统计学等课程,也做了很多诸如印尼热带雨林、产业生态学、博弈论等领域的研究项目。大三,Aurora尝试寻找实习工作。很多学生为了找实习,可能会花很多时间社交,导致自己的成绩单变得很难看,Aurora不希望这样,所以在学校的Career Fair上找到一个不那么需要社交的咨询领域,向一家经济咨询公司投递了简历,公司的业务是给一些法庭的庭审提供专家证词和意见,需要雇员有很强的研究、建模、沟通等能力,符合Aurora未来想从事的方向。虽然她已经闯到了最后一轮面试,所有的面试官给她的反馈也都很正面,但最终,Aurora并没有拿到这份实习。沮丧的她多方了解后才发现,最近几年在美国哪怕是找实习,雇主也希望你能有美国身份。“当时我就嗅到了未来找工作的严峻,虽然有的公司会赞助工作签证,但大部分公司都偏向于招聘本身就能够留在美国的学生。所以我当机立断决定不找工作先读博。用一段时间强化自己的研究和学术能力,在大三暑假申请到了MIT的暑假研究项目,并且最终拿到了卡内基梅隆直博的offer。”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因为Aurora所有“卷”咨询的中国籍朋友,没有一个上岸了。 不光是咨询行业,Aurora说,她身边其他热门专业的学生如计算机,工作也找得很艰难。唯一一个中国学生拿到60万美金年薪、找到工作的特例,是一位竞赛大神,从初中就开始打信息学奥赛,一路拿奖。 “这只是极少数的个案。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大约5成左右读研读博,3-4成决定找工作,剩下的不找工作也不读研。”
那些拿到offer的学生,基本都投了三四百份简历,这还是在有美国身份加持的情况下。
没有身份、也没有找到工作的中国学生,很多都会决定再读个硕士,先在美国留下来。大家都有种“鸵鸟心态”,希望在学校里再待得更久一些,不要那么快进入社会,也期望过几年就业市场能好一些。 有的“社交悍匪”类学生,加入了“兄弟姐妹会”,几乎一个学期没有学习,就是去完成入会前的一些社交任务。这就是在合理范围内作出的取舍。后来,这样的同学通过高密度社交获得的资源,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也算是另辟蹊径。02
找工作只能靠“内推”
和Aurora选择读研不同,Emily很幸运地在毕业时找到了一份在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大学4年,Emily说,自己并没有任何规划,就是纯粹读书。大三的时候她还申请了学校数据分析专业本硕连读项目,在今年,同时拿下了本硕毕业证,效率超级高!商学院的课程和未来工作的现实结合的很密切。Emily最喜欢的一门课是公共演讲。 尽管当时简直是“噩梦”,8点半上课,人没睡醒就要去做演讲。老师要求还特别高,每次演讲都要求大家穿正装,还会抠细节——PPT上字太多或太少、语速太快或太慢、表达词不达意、站姿或肢体动作甚至眼神不够好等,都在老师的扫射范围内。再加上埃默里是私立大学,小班授课,这门课只有20个学生,基本每个学生每学期都会轮到五六次的演讲,丝毫马虎不得。“当时这门课我的分数其实并不好,我还觉得自己不是公共演讲这块料。没想到大四的时候,我读了一门数据分析课,也有很多演讲的机会,我的个人演讲收获了很多夸奖。同学们都说,你怎么能讲得这么好,后来整个学期所有的小组演讲任务都默认交给了我。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大二这门课,对我的帮助有多大,真正磨练了我的公众演讲技能。”
还有一门超级火的课,是一位市场营销老师专门教自媒体的课程。每个学生小组都会创建一个Tiktok的账号,大家不断策划内容、做视频、吸引流量,最后班里点赞最高的那一组,全员拿A。真的是让学生还没毕业就成了自媒体博主,也算是老师用心良苦地为学生打造斜杠技能。
每个暑假,Emily都在实习,她去过亚特兰大的洲际酒店总部、小的VC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每段实习的经历都不一样,确实能让我知道哪些是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的领域。而且通过不同行业的实习,比如在会计事务所我属于乙方,在洲际又相当于甲方,能帮我看清楚很多甲乙方的区别,以及做不同工作的感觉。”Emily很幸运,在今年找工作的“大军”中突围而出,找到了一份“四大”的工作。她说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和已经毕业的学长姐社交。在聊了十几个学长姐后,恰好遇到一个和她情况很相似的学长,一样的专业、一样的本硕连读,目前在纽约的一家会计事务所做高级咨询师。 “他给我内推了同公司湾区的一个tech consultant的职位,我最后很幸运地通过几轮面试拿到了工作。说是幸运,一点儿也不夸张,因为我身边有同学和几十位学长姐networking,但最后一点都没用。”Emily和Aurora有着相似的感受,就是没有身份的中国学生确实不好找工作,和她读同一个项目的中国学生大约有70个,其中可能只有不到10人找到了工作,而这70人大部分是没有美国身份的。为了提高找到工作的概率,除了社交,Jaqueline认为,提前做好规划很必要。有的学生一进大学就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比如想做投行、咨询,所以从大一大二开始就要为之努力,加入社团、做实习,把每个学期的学业安排好。“一些投行大二会来学校招聘,这些学生就会尽量在这个阶段把课程安排得少一些,这需要他们至少提前一年规划好学业。”她甚至听说,一些学弟学妹在大一就找好了求职机构,系统学习行业知识,帮助他们申请有含金量的社团和实习。“投行、咨询公司和岗位种类繁多,有的岗位可能只开放一个小时投递简历,里面有很大的信息差。大一大二的新生想要自己搜集这些信息很困难,所以就依靠求职机构帮忙,当然它们收费很贵。”03
花几百几千万出国留学
虽然Aurora和Emily都感觉在美国,有身份可能更好找工作,但事实上,美国本土的大学生也面临找工作的难题。《纽约时报》就报道过一位纽大数学系硕士,投出400份简历之后,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还有高学历的美国学生哭诉,连接待员、兼职等工作都找不到!如果花上大几百万读书,最后却连工作都难找,很多人质疑,这样的留学还值得吗?有家长开玩笑地说,不如把钱存起来,将来给孩子啃老发工资。对此,Aurora这样回应,首先她在大学四年的收获毫无疑问是很大的。除了在密歇根安娜堡这所万人大公校里,收获非常丰富的学术课程,还有更多元化的朋友圈。“我的同学中,既有家境非常优渥的犹太裔同学;也有上大学之前gap year了一年全职在家附近的邮局打工,赚够了一两年的学费才来上课的学生;还有既要上课也要同时打5份工的同学…… 这4年,我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交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朋友,这点特别宝贵,也让我有了更平和的心态——见到厉害的人,我不会妄自菲薄,因为ta可能从小有更多的积累;见到在某些领域不那么强的人,会比以前更能共情、更愿意帮助ta们,因为ta可能从小资源不足。 而在看过世界多样化之后,我对如何走人生之路有了新的看法:“你能用好自己手上现有的资源,做好每一个决定,为自己负责,就好了。”其次,在她看来,无论是海外留学还是K12读国际学校,都是父母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至于性价比,很多父母其实是不后悔的,但孩子自身压力会很大。“我想说,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不是学生自己能够主导——不是说你做得好,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整体我是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一定要相信周期,不断追求真才实学和在某一领域顶尖的状态,相信一定会有安身立命的资本。”归根到底,Aurora认为,作为学生不要放弃自己,一定要去变强;也要很机敏地去观察市场,不要一股脑猛冲,哪怕花50%的时间去研究究竟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哪条路上,“我觉得都是很值得的”。 最后,Aurora给还在国际化学校“卷”学术的学弟学妹们一些过来人的建议:“国际化学校有一定的容错空间,每一段经历对你都是有意义的。如果在课内成绩ok的情况下,我建议中学不要太紧绷,因为在大多数具体的工作实务中,在本科学到的东西都只是皮毛,更不要说高中学的内容了。还不如多体验、多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见到不一样的人、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你会越来越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你的孩子如果对未来迷茫,欢迎来参加第25期由复旦大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师沈莉老师的“看懂孩子 看懂未来——从青少年自身出发的生涯规划”。让孩子少走弯路,帮他找到最适合他的生涯规划。点击下方海报,了解详情。⬇️● 线下活动预告:
少年大不同创始人陈瑜访谈21世纪全球家教育儿书销量排名第一的作者史蒂夫·比达尔夫
嘉宾介绍:史蒂夫·比达尔夫,20多年前开始创作《养育男孩》《养育女孩》系列,这套书已经在全球累计销售超600万册,风靡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文版销量近400万册)。史蒂夫也凭借“养育男孩女孩系列”成为21世纪截至目前全球家教育儿书销量排名第一的作者。
时间:11月10日(周日)19:00—20:30
地点: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
主题:做懂孩子的父母,养育有生命力的孩子
报名方式:在少年大不同后台,输入“姓名+手机号”,会以短信方式发送确认通知
有关作者和活动具体介绍,可参见少年大不同公众号今日第二条推文。
【咨询一线观察】我做的工作,不是我喜欢的。我过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大家到了三四十岁,是不是也都有此烦恼?点击下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