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出银生城界诸山: 景福镇公平村。

文摘   2024-07-24 23:51   云南  

       景福是无量山南坡西段普洱景东县下辖的一个镇,而公平村,是景福镇无量山重要山峰背娃娃山下的一个中国传统古村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可以讲一些关于无量山茶出银生的有故事的地方。

       云南著名学者詹英佩的考证文章,茶出银生,其银生茶的源头理论,公平村这一带,即是无量山茶出银生气候条件优越的这一地方。

       詹英佩论述: 公元864年唐人樊綽在他寫的《蠻書》中告訴人們他當時收集到的南詔國產茶的信息「茶出銀生城界諸山」,倘若你想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讀懂樊綽的這段話,建議你到銀生城故地景東城後就直奔無量山西坡的景福鎮,在景福鎮範圍內可以找到大量的《蠻書》說的銀生茶。

       景福鎮在無量山主峰西面,與林街鄉相接,離國道、省道都很遠,知道它的人不多,去過的人就更少。

       景福鎮是一個歷史厚重可以理出許多南詔國、大理國種茶歷史的地方。無量山從南潤縣進入景東縣後繼續向南延伸其中有30多千米長的山脈在景福鎮境內,其主峰段最高的幾座山峰筆架山、貓頭山、背娃娃山等都落座在景福鎮境內。無量山最神奇的山峰、最高的瀑布、最美的湖在景福,無量山千年古茶存留得最多的也在景福。要看無量山最雄偉最壯美的風光,要尋千年前的銀生茶一定要走進景福鎮無量山幾個形狀奇異的山峰中,最有名景東縣人人都知道當是背娃娃山,背娃娃山海拔高達3305米在主峰的脊線,在無量山的東坡和西坡都能看到,天氣好時站在景東縣城菊河邊或大三弦廣場上就可看見背娃娃山,只是距離較遠,看上去婦人和娃娃都很小。

       要看背娃娃山最清晰的近景,就要去景福鎮的公平村委會,背娃娃山的大部分山體都在公平村委會地界內,背娃娃山峰頂高達3305米,近看奇柱擎天神奇峻麗,公平村委會的8個自然村就圍靠著背娃娃山,每個小村都能看見背娃娃山,背娃娃山下的公平村委會地界正是一千多年前銀生茶的核心產區。

       公平村委會因緊貼無量山主峰,處於無量山主峰核心地段,被多重峰嶺山崗擋藏,離縣鄉級的芹漫公路也很遠,去景福鎮的古里街還有10多千米,沿無量山西區的交通主幹線芹漫公路走看不見公平,這個被藏在無量山深處的古村落見過它真容的人太少太少,連我這樣常年跑茶山尋古寨的人認識它也太晚。

       第一次進到公平,記得一進村頓感驚愕,看見地埋上立著那麼多樹幹比洗臉盆還大的古茶王,我被那一棵棵巨大的茶王樹所震懾,再看看村子四周神奇偉峻的山峰,剎那間,我大腦里回放出《蠻書》中的那段文字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我知道銀生城在景東垻子,無量山南詔國時稱蒙樂山,看著眼前的山、村寨和古茶樹,我當即就斷定,我站立的這個地方就屬於《蠻書》中說的銀生城界諸山。

       公平的古茶樹是能解開南詔以來雲南千年種茶歷史的鑰匙。

       公平海拔超過1900米,這是古時半農半牧的氐羌系民族居住的海拔線,南詔國、大理國時期公平是烏蠻居住的地方,烏蠻人崇拜大山,對奇峰奇石尤為敬畏,背娃娃山山形奇特,是烏蠻人心中的神山。烏蠻人的生產方式是半農半牧,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段開台地、開水田,200米以上的地段放牧,在烏蠻住過的無量山、哀牢山這個分界線今天基本還保持著。

        公平500年以上的古茶樹都在海拔1880~2100米之間台地的地埂上,這個海拔高度是一千多年前半農半牧的烏蠻人建村寨定居的高度,可以斷定南詔時期已有烏蠻在背娃姓山下的公平一帶定居牧耕、種茶。

        公平村委會現有8個自然村全為彝族蒙化人,8個自然村有5個村有樹齡超過300年的古茶樹,這些古茶樹都面對著背娃山,這5個村無疑都是古村,不僅地埂上有古茶樹,且每個村都有很大很古老的核桃樹和棕樹,在無量山包括哀牢山、雲縣大雪山凡是海拔1800米以上的古村寨都有古茶樹、古核桃樹、古棕樹,烏蠻及其後裔的生活離不了這三樣東西。

       公平雖藏在無量山深處,但它有條古道可翻越無量山,這條古道從背娃娃山的深壑中穿過,很陡很險,人可走馬幫無法過,1970年以前公平人去景東縣城要翻越無量山走近8個小時的山路,公平到岔河鳳冠山到林街丁帕都有古道相連,這條古道串連起來的村子都有古茶樹,丁帕→磨刀河→公平→風冠山這幾個古村在一條近高的海拔線上,這幾個古村都地處無量山主峰段,村村都有500年、800年以上的古茶樹,1000多年前這幾個古村處落地是南詔銀生茶的核心產區中心產區。除了觀音廟、太陽廟,背娃娃山下還建過道觀,觀音廟附近有條河,過了河穿過樹林就能尋到道觀遺址,道觀遺址在塊很大的緩坡地上,現還可看到五六間房屋的舊地基,舊地基旁還有一個道士的墓。從墓碑上看,道士名叫戴正復,從昆明黑龍潭龍泉觀來此傳道,是昆明劉真人派下來的,民國十年來的無量山,民國二十八年去世。

        1950年以前公平一帶一直稱為蘆山,人民公社時期還稱蘆山大隊,蘆山村的古茶樹留下來的也有上百棵,村民的房屋後邊都有古茶樹,居屋旁要有茶樹是烏蠻遺風。從蘆山村到河對面的大平掌村有條古道相接,這條古道旁邊還留存有20多棵至少有300年樹齡的古茶樹。路邊的古茶樹不算最古老,最古老的茶樹在地埂上,蘆山村地埂上有棵茶王樹名氣大得幾個鄉的人都知道,這棵茶王樹圍徑已超過2.2米,有獨立的主幹,與上村那棵茶王不同,上村那棵大茶王樹幹由多個分枝扭成,蘆山村的人稱本村的這棵茶王樹是公平的第一茶王,2.2米的樹圍,這在雲南省已可列為省級茶王樹了。

        蘆山村的村民說這樣大的茶樹1958年以前有七八棵,改地時砍掉了。在公平村委會有大茶王的幾個村,村村都有樹圍超過1.8米的大茶王樹,這些特別大的古茶樹都種在地埂上,可以看出南詔國時期背娃娃山下公平一帶方圓幾十千米的村寨地埂上都種有茶樹。烏蠻系的倮倮人、侏俐人是背娃娃山下最早的茶農,背娃娃山下500年以上的古茶樹都種在海拔1900~2100米的地帶,這個海拔高度是古代半農半牧的鳥蠻人居住的區域,冬季氣溫在0~5℃左右,布朗族和傣族是不會住這種高寒山區的,公平的大茶王是倮倮人、侎俐人所種。

         蘆山村頭號茶王樹旁邊有幾座老墳,老墳分別修於清朝乾隆年間至道光年間,墳碑上刻著很工整美觀的漢字,兒座墳主人都姓羅,是羅家墳地。

         公平現還有姓羅的,他們都歸入了蒙化人,公平的蒙化人有的稱自己的祖籍在巍山,有的稱自己的祖籍在江西南昌,從公平蒙化人自己的介紹和景東縣、巍山縣《縣誌》的記載可知道,公平的蒙化人大多為彝族和漢族結合的後裔。蒙化人原住巍山、彌渡、南澗一帶,他們白明代就和漢人通婚,明朝留下的漢族軍人有很多娶了蒙化女子為甚,也歸入了蒙化人,蒙化人接受漢文化早,漢化程度比倮人、侏俐人高,蒙化人清代已在考科舉,蘆山村的羅家雖屬蒙化人,但羅家清乾隆年間已能立那麼大的漢文墳碑,說明羅家有漢人血統,是漢族和彝族的後裔。

        蘆山村的蒙化人很早就接受了漢文化,他們是很開化的山裡人,民國初年已有人去景東縣城讀書,蘆山村的人和上村的人,民國時期還相約合夥去景東文井垻、清涼街賣茶,清涼街有周家的商號收茶,清涼街還有景東縣最有勢的梁星樓家族也在收茶,梁家在昆明有茶號,背娃娃山下的茶民國年間已賣到昆明,只可借那時的梁氏家族還不懂得為無量山的茶樹品牌打廣告。

       背娃娃山下有多條河流,最大的一條叫石馬河,從蘆山村順著大路前行過了石馬河就到另一個古村—箐頭。

      箐頭村隔著石馬河與背娃娃山對望,家家戶戶開門便見背娃山,在公平村委會轄地,凡是對著背妹娃山或者看得見背娃娃山的村寨都有古茶樹,箐頭村必然有古茶樹。

       箐頭村海拔2064米在公平幾個自然村中是最高的一個村,箐頭有70多戶人家,也是蒙化人,但他們仍屬於漢化很重彝漢結合的後裔,箐頭村是公平古茶樹保留得最多的村子,是名副其實的古茶樹,一走進箐頭村便看見道路兩邊成排的200年以上的古茶樹。每戶村民的菜地里都有三棵:棵200年以上的古茶樹,村了附近台地的地埂上排列著七八米高的大茶王,地埂上的大茶上圍徑都超過100厘米,樹齡在500年以上,這些地埂上的大茶都對著背娃山。箐頭古茶樹太多,走三個小時也看不完,村長說他帶人數過,有2000多棵。頭的古茶樹品種也很複雜,從枝條和葉片來看,有五六個品種,各個品種味道還不一樣:像上村那種枝條如藤條狀的古茶樹箐頭也有五六棵樹幹徑都在100厘米以上,茶樹已很古老,從葉片上看類似半人工半野生的過渡型古茶樹,像這種過渡型的大茶王,在無量山海拔850米以上的村寨都有,且樹齡都很老,都種在地埂上。這種茶是景東縣本地品種,應是古人從原始森林中引出來馴化栽種的茶樹,這種茶樹的葉片都帶有野生茶的特徵,葉背尢絨毛,葉齒不明顯,共味不苦稍淡,舌感潤,茶湯悠香韻長入口感覺有野花香,

       南詔時期蒙舍蠻喝的應是這種茶,在西雙版納和雙江、雲縣、洲滄等古茶區很少見這樣的茶,研究茶樹品種的人士到背娃娃山下來看看一定會有收穫。箐頭還有200多畝新式茶園可能是海拔高、氣候涼,10多年了茶樹看上去還很小,這些山箐箐里的茶樹潔淨無比,除了天降的雨水和背娃娃山的雲霧再沒什麼物質觸碰過它們。

        公平村委會最遠的村大平掌村,大平掌村在轎頂山下,背靠轎頂山,面對背娃娃山,隔著石馬河與蘆山村和上村對望。石馬河上現已修有水泥橋,乾季不下雨時拖拉機和越野車已可直接開到大平掌村和箐頭村。大平掌村海拔2000米,村子前面的石馬河河壩較寬,大平掌村視線遠闊舒放,村子坐北向南,光照也非常好。村子前方有石馬河,村子背後的山上也公平村委會的古冪—大平掌村淌下一條溪水從村子中間流過,大平掌村水源充沛,是塊適合人居的好地方。後有轎頂山前有背妹妹山,這兩座山的峰頂都奇異雄偉,這種地勢地貌對敬大山的鳥蠻人米說是定片建寨的祥瑞福靈之地,靠近奇山奇峰居住可得山神護佑,可以斷定,一千多年前烏蠻人已在大平掌一帶建過村寨,在無量山海拔2000米的村寨是一定找得到茶王樹的,大平掌村正是這樣。   

       蒙化人明代已開始和軍屯的漢人通婚,在彝族中是較早接受漢文化的支系,蒙化人重視教育,清朝年大平掌村蒙化人已送子弟去景東城讀書,民國時期大平掌村的年輕人一半都去了景東城讀過初中,何家的子弟還去大理讀過高中。蒙化人大都善於經商,清朝時期、民國時期在無量山跑馬幫做荼葉生意的多數是蒙化人蒙化人進入背娃娃山帶定居是明朝以後的事,明代以前背娃娃山下有倮倮人、侎俐人居住過。大平掌村1990年以前挖出過幾十個罐罐墳,那是倮倮人、侎俐人的火葬墳。倮倮人、侎俐人為什麼遷離背娃娃山找不到資料,但景東無量山在唐代南詔國、宋代大理國共五百多年的歲月中是比較安寧的,戰亂較少,那時氐羌系民族是統治民族。從元代自民國年間景東戰亂頻發,人口流動非常大,無量山找不到上千年的古建築與戰亂有直接關係,戰亂使原住民遷走了,木頭蓋的散片房經不住歲月侵蝕,留下梯(又稱坎子田)、台地、茶樹、核桃樹,如今這些茶樹、核桃樹已長成兩人才能合圍三人才能合抱的於年古樹這些千年古樹記錄著一千多年前的信息,是今人研究雲南茶葉歷史古村寨歷史的寶貴資料。

      背娃娃山下一個個部落族群遷來又遷走,遷走的、留下的都在背娃娃山下種過茶,各種族群、各種宗教、各種信仰都在背娃妹山下留下自己的痕跡,公平這個無量山的千年古茶區被一層層峰嶺擋藏,見過它真容的人太少,公平沉積著很厚的歷史,它有很多東西值得去深度挖據研究公平各個村地埂上留下的大茶王告示我們,轎頂山下、背娃娃山下的公平帶南詔國時期已有諸多村寨,各家各戶台地和坎子田的埂邊上種著茶樹。

       從公平地界的背娃娃山到銀生節度駐地景東垻子直線距離儀有30多千米,從公平翻越無量山到銀生古城9個小時便可走到,更何況在景東城菊河邊就能看見背娃娃山,背娃娃山奇特的峰影十分引人注目,一千多年前的銀生節度使早已見過背娃娃山。背娃娃山四周的村寨產茶節度使不可能不知道,更有可能銀生節度使早己喝過背娃娃山下烏蠻人種的茶,《蠻書》中記載的茶出銀生城界諸山,諸山共有多少暫不論,這諸山中從距離來看,從留下的古茶樹來看,背娃山要排在前三位,公平各個村現存的大茶王就屬《蠻書》中記載的銀生茶。

菩提旅行,一切都是恰好的安排!

文字:詹  英  佩

图片:菩提传媒

菩提文旅
遇见你,刚刚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