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12月广州:新规背景下金融机构需要重点关注的20个主题140个法律问题专题研修班
12月厦门:信贷全流程-信贷调查、信贷视角财务分析、高质量调查报告模版设计、贷后管理实务专题培训班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全流程实务,包括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分析了各环节的关键要点、操作方法以及风险防控措施,旨在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从业者提供全面、系统的业务指导,以确保信贷业务的稳健开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作为银行主要盈利来源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持作用。然而,信贷业务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为有效管理这些风险,商业银行建立了一套严谨的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体系。
二、贷前调查
首先,通过前期掌握的贷款申请人相关信息,全面审查承贷主体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查询申贷人是否涉及民间融资、法律诉讼、集团关联、担保圈、担保链、多行业经营、主业不清等显性、隐性和潜在风险信息,对申贷人做出一个明确判断。
其次,基于申贷人的基本材料进行风险审查。由于近两年国家企业注册随着全球市场变化,做出了适当调整,对经济形势做出史无前例的宏观调控。很多企业注册资本均为认缴制下的产物,应加大对申贷人财务系统的审查,通过查询进项和销项增值税发票、水电费、发货单和订货单、各银行交易明细等辅助资料进行推断,从而大致估算出申贷人合理区段销售收入,是否与财务报表、纳税报表存在异常信息,并收集与注册资本相关的会计资料,佐证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否真实。
(一)客户信息收集
贷前调查首先要广泛收集客户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如企业注册登记情况、股权结构、法定代表人信息等)、财务信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经营信息(主营业务范围、市场份额、上下游客户情况等)以及信用信息(征信报告、银行往来记录等)。通过多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例如实地走访企业生产经营场所,与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员工等进行面谈,了解企业实际运营状况。
(二)信用评估
根据收集到的客户信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运用信用评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等方法,评估客户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关注客户的信用记录,包括是否存在逾期贷款、违约记录等情况。对于企业客户,还要分析其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竞争态势等宏观和中观因素对其信用状况的影响。
(三)贷款需求分析
确定客户的贷款需求合理性。分析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银行信贷政策,是否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或个人合理消费。评估贷款金额、期限、还款方式等要素与客户的经营周期、现金流状况是否匹配,避免过度授信或贷款期限错配导致的风险。
(四)担保措施评估
若贷款需要担保,要对担保物或担保人进行严格评估。对于抵押物,核实其产权归属、价值评估合理性、变现难易程度等;对于质押物,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市场价值稳定性等;对于担保人,评估其担保能力、信用状况等,确保担保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信贷风险。
三、贷中审查审批
从近两年产生的不良贷款来看,由于“贷前调查”岗位职责失守,或受一些因素影响,导致上报的信贷资料和调查报告,可用信息寥寥无几,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比比皆是,导致贷中审查或多或少存在审理误区。
(一)内部审查
信贷审查人员对贷前调查资料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审查贷款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客户信用评估的准确性,贷款需求分析的合理性,担保措施的有效性等。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深入分析,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的趋势变化,发现潜在风险点。同时,审查贷款业务是否符合银行内部的信贷政策、风险偏好和监管要求。
(二)风险评估
在审查过程中,进一步对贷款业务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采用风险模型计算预期违约率、违约损失率等风险指标,确定贷款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额外的风险缓释措施,如提高利率、增加担保条件等。对于高风险贷款业务,要进行特别审议和谨慎决策。
(三)审批决策
审批人员根据审查人员的报告和建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审批决策。审批决策包括批准贷款、否决贷款或有条件批准贷款。对于批准贷款的业务,要明确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条件等核心条款;对于有条件批准的贷款,要明确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后续跟进措施;对于否决的贷款,要及时通知客户并做好解释工作。
四、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审会+有权人签批,正面讲是四个环节的总和,侧面讲是四个环节工作量的总和。
贷后管理,大家较为熟悉的大致分为五种:“跟踪检查、定期检查、五级分类、风险预警、债权核对。众多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却不能满足风险管控需要,为什么?因为执行力,跟踪检查,明知贷款总体与实际用途不符,信贷资金去向不清,存在被挪作他用现象,却用“应该没事”安慰自己,“祈祷”借贷人能够正常还贷。
定期检查走过场,只对借贷人经营主体表象进行揣测,未做到深度调查,总是以“抱怨”的口气和心理,痛彻“贷后管理”制度的繁琐,而忘记真正的风险隐藏在借贷人表象之下。
(一)贷款发放与支付
贷款获批后,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发放贷款。对于受托支付的贷款,要严格审核交易背景的真实性,确保贷款资金按照约定用途流向交易对手账户。加强对贷款资金发放和支付环节的监控,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
(二)贷后跟踪检查
定期对客户进行贷后跟踪检查,一般包括月度、季度或年度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客户的经营状况变化(如销售收入、利润、市场份额等)、财务状况变化(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流状况等)、信用状况变化(是否按时还款、有无新增不良信用记录等)以及担保物状况变化(抵押物价值是否波动、质押物是否妥善保管等)。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
(三)风险预警与处置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当发现客户出现可能影响贷款偿还的风险因素时,如经营亏损、资金链紧张、重大法律纠纷等,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根据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提前收贷、要求增加担保、调整贷款期限或利率等。对于风险较大且难以化解的贷款业务,要及时启动不良贷款处置程序,如资产保全、法律诉讼、债务重组等。
(四)贷款回收与结清
在贷款到期前,提前通知客户做好还款准备。跟踪客户的还款资金筹集情况,确保贷款按时足额回收。贷款结清后,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如解除担保、归还抵押物他项权证等,并对信贷档案进行整理归档,以便后续查询和审计。
五、结论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全流程实务是一个系统而严谨的过程,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缺一不可。通过严格规范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加强风险防控意识,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商业银行能够有效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保障自身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竞争和风险管理的新要求,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在未来的发展中,商业银行应持续加强信贷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不断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12月广州:新规背景下金融机构需要重点关注的20个主题140个法律问题专题研修班
12月厦门:信贷全流程-信贷调查、信贷视角财务分析、高质量调查报告模版设计、贷后管理实务专题培训班
编辑发布:信贷风险管理培训中心:李彦 1361116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