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絮语
播客简介
在充满喧哗与骚动的世界,我们想要共建一种由影视作品、书籍和交谈构成的智性生活。将女性的视角延伸到具体的生活经验中,拓展一种女性主义的生命图景。用微小反抗直面根深蒂固的墙,以中间道路弥合理想与现实的裂缝。
本期主播
我们是谁
梦君
晓碧
写在前面
讲了什么
本期我们想要聊一聊最近在大陆上映的《坠落的审判》。这部电影的首映嘉宾会谈掀起了一阵小小的喧嚣,旧制度下男性的傲慢展露无遗,与影片的女性视角形成了有趣而讽刺的映照。
我们首先从性别视角谈起,谈论了庭审戏带来的“猎巫”感,和性别倒置的不可能性。电影层面,人物的精彩塑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所谓“弱势”的男性,被围剿的女性还是敏感的孩童。而电影的独特之处一是在于通过不同的媒介展现了真相的多义性,二是展现了共同生活的复杂性。
最后,我们聊了聊关于婚姻生活的经典影片,看不同的大师是如何从各自的视角去呈现和解读共同生活这一复杂主题的。
开场白:大家好,欢迎来到友人絮语,我是梦君,我是晓碧。
梦君:今天我们想聊一聊最近在大陆上映的《坠落的审判》,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呈现了真相的多义性,引导着我不断地去探索和追问。我感觉我有点像那些恋爱综艺里的观察室嘉宾一样,对主角们评头论足,进行心理层面的解析。这一期节目对我而言,与其说是电影批评不如说是人物心理动力分析哈哈。
晓碧:《再见爱人》哈哈哈.
Part 01
《坠落的审判》观影感受
性别视角
梦君: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首先当然是强烈的性别视角,这是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一眼就能捕捉到的。这场对女人的审判让我想起了“猎巫”。猎巫运动是由罗马教皇发起的针对异教徒的审判,发生在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长达三百年。其中尤其以女性受到的迫害为甚,数十万女性遭遇火刑。德莱叶的两部电影《复仇之日》和《圣女贞德》对这一历史事件都有过描述。那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被审判,表面看起来是刑事案件的流程。但实际上她被审判的深层原因,或者说被审判的方式,在于她不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这点和中世纪的对女性猎巫是同源的,就是去惩罚那种逃离了父权规范的女性:她们拥有知识,不婚不育,这样的女性无法成为男性所垄断的资源,必须要发明一个名号去惩罚她。那这部电影的审判情节,无法让我不想到猎巫。因为这位女性只是因为拥有了强大的主体性,就被对方律师几乎贴上了精神不正常,恶毒,放荡的“坏女人”标签,从而让审判几乎呈现一边倒的局势。而最后拯救这位女性的,还是她的母亲身份,因为他的儿子为她说话了,也可以说是好母亲的社会身份拯救了她。好母亲是女性的免死金牌。试想如果她儿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细腻的感知,他也加入这场对母亲的猎巫行动,又或者这位女性在母职功能的履行上也特立独行,比如一心投入事业对儿子不闻不问,那这位女性还能翻身吗?这是我身为一个女性主义者会去感受的问题,就是女人的社会身份和私人心灵的冲突。
晓碧:嗯,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刚出资源的时候看了一次,最近国内上映二刷还是很喜欢。你说到中世纪对女性的“猎巫”,对知识女性的偏见和审判让我想起了波伏娃。长期以来,她的名字都是跟萨特的名字连在一起,20世纪,甚至到21世纪,人们并不把她当作独立的哲学家看待,但事实上波伏娃和萨特的通信证明,在他们之间的很多哲学交流中,波伏娃对萨特的的哲学思想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的。正如影片中,检方律师指控桑德拉窃取了Samuel的创作一样;还有就是因为波伏娃和萨特的开放式关系契约,人们有一种误解就是波伏娃是这段关系的受害者,他们之间的模式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说是波伏娃心底肯定希望能跟萨特结婚等等诸如此类的想象,这些都忽略了波伏娃自身的主体性。波伏娃是自己选择了与哲学为伴的思考的一生,她也有可以和其他男性发展长期关系的可能性,只是她选择忠于自己。电影中,桑德拉和同性的关系也一再被检方律师作为污点攻击她,但这一点只是说明他们关系的复杂性而已,并不能说明桑德拉会杀夫。
梦君:是,猎巫的名义是审判异教徒,任何一个女性都可以被污蔑成女巫,但有几类尤甚,比如特别美丽的,特别富有的和特别有知识的。其实巫和医是同源的,所谓很多会巫术的女性,就是草药知识特别丰富的女性。,没想到过了几百年,世界依然没有改变太多。桑德拉作为一名女作家,在法庭上,反方律师审判她的标准,其实依然是传统的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试想一下,如果她不成功,不强势,不出轨,审判的过程应该不会这么艰难。如果她是一个所谓传统的女性,人们可能会很容易相信,丈夫说不定就是干活的过程中不小心掉下去了。
晓碧:嗯,是的。性别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成功的是女性,而失败的是那个男性,也就产生了我们聊过很多次的“女强男弱”的脚本缺失。现在强大的女性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是男性在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妻子,也没有像过去的妻子一样安于照护和育儿。所以,所谓的性别倒置根本不会成立。有一句话说,女性是一种处境。这种处境就是,即便桑德拉成为了关系中的强者,家庭中赚钱能力更强的人,社会上成功的作家,她依然要面临来自各方的审判,丈夫指责她是家务分工的获益者,律师认定她犯了杀夫之罪,公众也难以餍足对女作家私生活的猎奇。这种处境也指的是,当女性比男性强的时候,男性就会产生意义感的危机,也就是说即便男性落到了女性的位置,他也不会因此成为女性的。他承担家务劳动和育儿,他会把创作上的危机都归结给妻子,但是反观桑德拉,她会在一切环境下写作,在噪音中,在家务中,都可以完成她的工作。
梦君:是的,这种不论什么环境都能专心工作的能力,上一个我在书里读到的还是毛泽东,闹市读书。
晓碧:哈哈哈,强悍的人生。
梦君:性别视角是作为女性主义者最容易产生共鸣的。这部影片和我的真实生活产生了一个很奇妙的互文。那就是当Samuel这个角色通过闪回出场的时候,他们的吵架场景让我和我男朋友叹为观止。因为Samuel的处境和我男朋友太相似了:想要通过减少教课时间,或者放一年sabbatical,来写完那本他拖延了很久的书。但是他并不是没有时间,只是如桑德拉所说,被自己的高标准所束缚,害怕失败。我男朋友就和我说这部电影对他而言是个wake up call,他看完之后马上制定了一个一天一千字的写作计划。我真的是笑死。电影在此刻变成了一面镜子,让我们看见自己。这也让我想起戴锦华老师说起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建立在一组二元关系上:“电影=梦,荧幕=镜子”。我们看电影是镜中窥梦,也就是窥探自己的潜意识。我相信很多人都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自己、伴侣和共同的亲密生活的影子。但不一定是一致的,比如导演说有人告诉她说她让她男朋友看这部电影,说看了就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分手。有人也说因为这部片子而对自己过去的恋情感到惋惜。有人觉得女主角杀害了丈夫有人又认为没有。这种解读的丰富性,大概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吧哈哈。
Samuel
晓碧:嗯,是的,这部电影很成功的就是每个人都能代入其中,然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话说你在观影过程中最能代入的人是谁呢?我觉得我有跟你男朋友类似的感受,就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害怕成为Samuel,同时渴望拥有桑德拉强悍的工作能力;站在女性的角度,对桑德拉被审判的处境深深共情;站在观众的角度,则是最能带入孩子的视角,开始时试图找寻这对夫妻生活的真相,当发觉绝对的真相并不存在的时候,最后选择自己所相信的。
梦君:我感觉自己和我身边的大部分朋友都更像Samuel,就是有一点意思但是缺乏在世界上获取成功的特质,因为我们优柔寡断,完美主义,然后超级内耗又行动力不足。其实这就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状态吧。但话说回来Samuel已经不是普通人,至少他是个很成功的大学老师。在影片中桑德拉也肯定了Samuel作为老师的成功,说他能够将很多事情讲得很有意思。如果他能安于教学工作,那说不定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内心冲突。但是在社会现实的阶梯上,教书育人带来的光环肯定是比成功的创作者要小得多的。其实他身上的困境也体现了很多想要成为创作者的人的困境,就是创作不是灵感的闪现,灵感的爆发和一瞬间的机敏,可能谁的一生都有过。但创作真的需要一个一个字去码出来,这是一场苦役,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创作也是很残酷的一件事,我有时候感觉到就是有天分和没天分之间的差异巨大到令人绝望。我只能安慰自己说,就像不是每个打工人都能成为领导,世界上也应该允许有平庸的创作者。影片中这对夫妇同为创作者的身份其实对特定的人群是非常有共鸣的。
晓碧:是的,创作大多数情况下无关于灵感,而是一种劳作,一种苦役。我记得很多作家都说过,创作不是等待灵感降临,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每天早晨坐到书桌前开始写作。说到Samuel,他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在各种层面上溃败,溺亡在自己的失败之中的一个人,他身上的绝望感像是困兽之斗,身体上带着伤痕和淤青,气喘吁吁地向妻子求救,但是桑德拉没有回应他。这种意义感的缺失太让人绝望了,我们都不想成为Samuel。与桑德拉相比,他确实是一个弱者。他无法面对是自己的失误导致了儿子的失明,当然对于任何人来说,这绝对是很难跨过去的一道坎。在面对人生真正难过的坎的时候,有的人能扛过去,但有的人就是会被打倒。这很残忍。桑德拉敢于面对儿子的失明,她觉得儿子很好;但是Samuel一直都在逃避,他遭遇了创作上的枯竭,于是逃避到家务和育儿中,再逃避到阿尔卑斯山与世隔绝的小屋,而这又加剧了他创作上的困境,就是恶性循环。我很害怕成为Samuel,因为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也在逃避,比如觉得要把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地才能坐下来阅读和写作;有时候会幻想有一段很长的假期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假期真的到来,我发现自己也没有做那些事。我觉得开始做播客之后,我感觉自己有好一点,忙碌的缝隙中能定下心写我们的稿子,午休时间逼自己去健身房,像老牛推磨一样,每天做一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梦君:嗯,看见这两个人,我就想起《亿万》里的一句话:
There are people that things happen to and people who make things happe
有点难以翻译,大概就是说有些人坐以待毙有些人能改变世界吧。那桑德拉无疑是make things happen的人,而Samuel则是things happen to的人。这么说虽然有点丛林法则的感觉,但我觉得这就是所有个体的生命以及所有关系的残酷性,那就是我们现阶段无法逃脱这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孩子
晓碧:你说到桑德拉的儿子为母亲说话了,我觉得这也是电影很成功的地方,这个孩子不是以往影视作品中代表纯真的一个符号,这个孩子丹尼尔非常有主体性。导演也提到过,她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源自于她想到自己的女儿是怎么看待父母的关系的。所以,在电影中,孩子是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很多转场都是丹尼尔在弹钢琴,观众可以代入这个孩子情绪的起伏,尤其是法庭戏中,导演给了很多丹尼尔角度观看桑德拉的主观镜头。他是最早发现爸爸死亡的人,尽管法官告诉他可能会给他带来创伤,他仍然坚持出席了法庭戏,因为他也想知道父母之间的真相。最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也是这个孩子,他重建了狗狗误服阿司匹林的场景证明父亲有自杀倾向。甚至最后Samuel跟儿子告别的一番话也很有可能是他虚构出来的。孩子是父母亲密关系唯一的证人。我一直对孩子有敬畏之心,在看到很糟糕的亲密关系时,我就想,天呐,好心疼小孩。在与我的外甥们相处的时候,我常常会惊异于人类在婴幼儿,甚至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展现出主体性了,他们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是非常清晰的。
梦君:对,我是在第二次观影的时候才注意到男孩子的视角,可能是因为我生活中没有小孩,所以对孩童角色都产生了一种顿感。这个小男孩塑造得真的太好了,最开始我会觉得他是一个边缘性的角色,只是单方面地承受生活变故带来的巨大创伤,甚至还需要母亲的大量帮助才能走出困境。结果后面他一步一步走到中心,成为解救母亲的关键人物,最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还原他所认为的真相,那一刻真的是让人觉得可怜。他对真相的追寻在我看来就有点像影片主题的一个盖棺定论,就是真相也许是纷繁复杂的,好比罗生门。但每个人都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去选择相信一种真相。这个主题的点睛我觉得就很好,故事很好地收住了。而且在还原真相的过程中狗狗也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可以说这一家子没有一个角色浪费了哈哈。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重头戏份,也是很精妙的设计。
晓碧: 嗯嗯,是的,狗狗也是家庭很重要的成员。导演有提到过狗狗是Samuel的化身。电影结尾在结束这一切后桑德拉疲惫地躺下,狗狗过来抱抱她,那一幕好像是Samuel给她一个拥抱一样,很温暖。
电影文本
梦君: 这部电影的文本非常精致,每一个场景都很有含义,很紧凑。作为探索人性复杂性的影片,它却保持了类型片的观赏性。影片大概可以以小男孩的钢琴转场,分为非常清晰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遭遇变故戛然而止的家庭生活,后半部分是字字珠玑的庭审。庭审戏的剧本真的太棒了,完全呈现了真相的模糊性。律师之间密集的语言交锋,主要是反方律师的疯狂输出,从不同层次揭示了大众对于女性和女作家的臆想。这个女人是不是冷血无情?是不是一个放荡又霸凌丈夫的“魔女”,她是不是混淆了真实和虚构?这些指控就是暗示她在道德和精神上都有问题,让人觉得这位女性具备杀夫的特质。随后不同的证人轮番上场,带来不同的视角,Samuel的形象在心理医生的叙事中才体现出来,可以说Samuel的出场是很晚的,而且像一个幽灵一样盘旋在法庭之上。但是心理医生的叙述和桑德拉的叙述完全相反,Samuel是否是有轻生倾向成为案件判断的核心。新的悬疑点与新的角色一同展开。真相的模糊在那段录音后达到高潮。录音几乎是电影里唯二的闪回,但是两次闪回在电影中都非常tricky。比如吵架这段闪回,最后肉搏的部分被掐掉,导演没有呈现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又变成了桑德拉单方面的叙述。我们无法通过闪回回溯真实。而第二次闪回是小男孩回忆和父亲一起去兽医院,他的闪回只有画面没有声音,声音是小男孩自己的叙述。所以在这里我们依然对记忆的真实性有疑问。这种通过不同的媒介,展现多方视角的处理方式真的是又激烈又丰富,完全体现了一种多义性。让我叹为观止。
桑德拉
晓碧:嗯,是的,你说的这个法庭戏真的特别好,双方律师、心理医生、检方警察,包括桑德拉自己和儿子丹尼尔,他们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影片又暗示了每个人的记忆和观点都可能是不可信的,这真的很高明。桑德拉这个女性塑造的非常好,惠勒这个演员就非常有魅力!我看了你推荐的《托尼·厄德曼》,她真的很适合演出这种外表严肃、内核强大的职业女性,她在特里耶的上一部电影《西比勒》中饰演了一个脾气火爆的导演,这次出演作家也非常具有说服力,她是那种非常有魅力的演员,会把观众吸进她的表演中。电影中,虽然她一直处于被审判的位置,她的辩护律师Vincent揣摩她,对手律师审判她,儿子怀疑她,公众窥探她,同时观众也在拿着放大镜审视她,但是桑德拉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风暴中保持理性,她不仅为自己申辩,同时也试图维护Samuel的形象。作为一个作家,她拥有讲故事的能力,这使得她可能在操控观众。我特别喜欢她说的,“夫妻之间是很复杂的,有时候我们并肩作战,有时候单打独斗,还有的时候我们彼此对抗,这都有可能。”点破了关系的复杂性。
Part 02
共同生活中的权力关系
梦君:是的,共同生活中的权力关系也是这部电影中很迷人的部分。抛开社会层面对女性的审判而言,在私人生活层面,弱势的人如何与强势的人相处呢?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提到 Samuel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缩影,但反观桑德拉扮演的角色,就是非常知道自己要什么,那种对世界和自我的清醒认知似乎都有点不近人情。比如你提到她能够在任何环境下都坚持工作,上一个我们知道有这种特质的人已经是开国领袖了哈哈。普通人无法理解也无法相信有这样的人,她这种超人的意志和能力也是人们怀疑她的一个原因。她未必将自己的生活强加给了Samuel,但确实扰乱了他内心的秩序,这不是任何一个人的错。如果一定要说错误,我感觉那就是Samuel最初就不应该和女主角在一起。就像普通人不应该靠近龙卷风,因为被卷走是必然。当两个性格特质如此两极的人生活在一起,权力的失衡自己是必然的。
晓碧:哈哈哈,是的,影片中很迷人的一部分就是关于亲密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真相的不可揭示性。话说Samuel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什么魔力,上次聊long time no sex,男主角也叫Samuel,是不是这个名字承担了创作者对弱势男性的想象哈哈
梦君:哈哈哈,那这部影片的性别视角让桑德拉接受了社会的审判,这是一种社会层面对女性的猎巫。但在私人生活中,她绝对也不是完美无瑕的,不过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桑德拉至少在这场争吵中,让人看到了一些冷漠。主体性强在心理层面的解读上,也可能是一种自大和自负,表现为缺乏共情能力和对弱者的理解。比如在争吵中,桑德拉就始终一副“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态度,其实这对于一个心理已经很有问题的人而言真的有点残酷。更人性的沟通方式难道不是“那我可以做什么帮助你呢?”,或者是安慰和鼓励,也可以一起接受心理咨询来更好地沟通。但在争吵戏份里,我们看到桑德拉是一副“你的那摊子烂事你先自己处理好,不要影响我。”的态度。争吵不能代表全部的真实,也许她曾尽力帮助丈夫但丈夫“烂泥扶不上墙”。我会对他们的关系产生很多遐想和代入,因为这个影片的解读和想象空间太丰富了。总之影片对私人领域那种权力关系的细腻雕刻也是非常让我感到共鸣的地方。
晓碧:嗯,我觉得你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在私人生活层面,弱势的人如何与强势的人相处呢?我想起了咱们一起看过的阿克曼的一个短片《提行李箱的人》,阿克曼饰演一个作家,她回到家的时候发现一个男性友人住在自己家,这个男性生活作息很混乱,关键是发出很大的噪音,让阿克曼没办法创作。那阿克曼就一直避开他,这里有一个喜剧效果叠加的效果,最终她自己房间堆满了东西,吃饭睡觉全都在这个小房间解决,整的神经衰弱了。那个男性身型高大,阿克曼与之相比显得很娇小,也是在说男性literally占的空间太大了,把女挤压到逼仄的环境中。那在亲密关系层面,有可能强势的人会挤压弱势的那个人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这一切可能双方都是无意识的,弱势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让渡了太多的自我空间,等发现的时候,已经覆水难收了。所以我觉得在亲密关系中,双方要不断地重申主体性和自我空间,或者就等自己主体性够强大了再进入深层次的亲密关系,这样风险是不是小一点?我很庆幸我是一直坚持要独居的,我的物理空间也是我的精神空间,是我最舒服的状态。
梦君:没错,你提出的这个解读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最初看《提行李箱的人》的时候,会觉得作者想表达一种“痴迷”的状态与心理,更吸引我的是这个“社恐”女性对于欲望之物,也就是这个男性的投射。但是我觉得你的性别视角的解读让我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了这个电影。我感觉任何一段关系,其实都是充满妥协的,桑德拉说她不相信夫妻之间是互利互惠的,这很天真。但是我觉得如果没有互利互惠,为什么要一起生活呢?我觉得一起生活,比如一起创造一个共同的居住空间,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在电影里,完全是Samuel一个人在翻新房屋。桑德拉的不干预但不参与的态度,其实表明了她的消极抵抗。这也暗含着一种关系的裂缝,就是表面上我妥协了,为你搬到了你的老家。但实际上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一点也不想和你在这里共同建筑爱巢。所以你在楼上忙碌的时候我可以在楼下自如地和其他女性调情。我当然不是说站在道德角度上去责怪谁,我只是觉得这对couple的解读层次太丰富了,我就会反复想他们的全貌是什么样的。
晓碧:他们之间有可能也存在情感操控。就是桑德拉知道Samuel想要什么,但就是不给,这其实也是上位者的傲慢和残忍。
梦君:或者她会觉得我没有必要理会你的需求,每个人都应该优先保证自己的需求吧。其次我觉得所谓强势弱势的人的区别之一还有一个敏感性的问题,比如《提行李箱的人》里的女性角色,她一定要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方式下才能开始创作。但是桑德拉不是,她的生活的一切都能为创作让路,给人的感觉就是要工作就能随时开始工作,要抽离就能马上抽离。也许她对环境就是没有那么敏感,所以哪怕搬到鸟不拉屎的地方也可以自由写作。另一方面我就会想她对身边的人可能也是顿感的,也就意味着她不会过份的卷入丈夫的情绪。这种不卷入,在敏感的人看来可能是一种冷漠。在另一些人看来又觉得很自由,很没有负担。比如她对儿子的态度,她不把儿子当残疾人看待,而是当正常小孩。我感觉小孩子和这样的妈妈相处起来应该是更加快乐和自由的。
晓碧:桑德拉和Samuel的关系应该也是动态变化的。可以想象,最初的时候,他们都离开了母国,伦敦是他们的中间地带,正如英语作为沟通的语言一样,两个年轻人一起建立生活,这时候应该是平等的。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桑德拉和Samuel的创作者身份,这使得他们的处境跟大多数的夫妻不同。他们关系失衡的点在于儿子,但是又不同于传统家庭,因为孩子的降生,男性在职业上扶摇直上,而女性则因为母职惩罚导致了职场停滞。在这对夫妻的关系中,Samuel的失职导致了儿子的失明,然后Samuel在文学创作上一蹶不振,与此同时,桑德拉的创作道路越走越顺。这个时候,天平就完全地倾斜了。两个创作者也存在那种微妙的竞争关系,尤其是当妻子成功了丈夫却失败了,丈夫产生了价值感和意义感的危机。
梦君:我想起律师为桑德拉辩护的那句话“唯一的犯罪就是在丈夫失败的领域取得了成功”,其实这句话完全就点名了影片的性别视角。其次说起不同语言的转换,我想起了福柯的论述,就是话语就是权力。我们都有过在法国生活的经历,我不知道你的感觉是怎么样,因为我对法语,尤其是口语的掌握程度某种意义上是不如英语的,因为法语已经是我的第三语言,那我在法国社会生活的时候就常常有一种隐形的感觉。一个不能够自如表达自己的人总是失权的,相反能够自如而自信的表达自己的人,则是一个掌握权力的人。
晓碧:是的,我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经历,就是在法国被房东不公平地对待时,我在跟房东吵架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了被人碾压的无力感。
梦君:是的,我有过很多需要为自己辩解和争取的时候却“哑口无言”,那个时候真的是觉得自己很挫败。哪怕你的内核强大到如影片中的女主,当你的表达工具被剥夺的时候,你依然是一个失权的人。影片中英语,法语的转换也是一个权力转换的过程,我们甚至感受到说法语的桑德拉更温柔,说英语的桑德拉更加强势更加自如。另一方面这对夫妻的特殊性,就是你提到的都身为创作者,影片中女主也无数次确认她们的关系建立在智力的吸引力方面,所谓灵魂伴侣。但灵魂伴侣如何处理社会关系呢,比如曾经六十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盛行的时候,很多嬉皮父母生下了孩子,却缺乏养育孩子的能力,把孩子放到孤儿院,给许多无辜的生命造成创伤。是否育儿就是与精神生活绝对不相容的一项活动呢?这部片子在现实意义上,也真的给许多追求智性生活的男男女女一个警钟哈哈哈哈。
晓碧:嗯,我又想到一直以来很多女性是甘愿站在丈夫身后为丈夫的成功喝彩的,但是丈夫却总是为妻子的成功欢呼。
梦君:就是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
晓碧:是啊,其实无论男女,都希望自己能成功的吧,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领域内找到价值和意义感。在诺亚·鲍姆巴赫执导的《婚姻故事》中,妻子不再认为军功章也有她的一半了。在丈夫告诉妻子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时候,这个妻子恭喜他之后递给他的是离婚协议书。它讲述的是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妻子妮可跟随丈夫在纽约做戏剧,丈夫的导演事业越来成功,而妻子作为演员却沦为丈夫的陪衬。妮可说她感觉自己越来越渺小,于是她决定回到洛杉矶重拾演绎事业,最终她也确实成功了。
梦君:我感觉我们的播客介绍了许多所谓失意的男性的角色。但是所谓失意,其实在我看来,只是他们自己无法处理父权制的期待。人类历史上有多少所谓的“背后的女人”,比如我非常喜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最高成就几乎完全建立在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对他无条件的支持和照顾之上。不仅免费当他的速记员,还要照顾他的衣食起居,甚至帮助他处理和出版商之间的关系。但安娜这个在今天看起来有点“恋爱脑”的女性对这一切甘之如饴。这样的女性太多太多了,几乎每个男性创作者背后都有一个这样的女性。但是男性能为女性做到这个地步吗?当然我们女性主义者也不是说要反过来奴役男性,不是要清算过去的账,但怎么女性开始有一点主体性的时候男性就受不了了呢。电影中的Samuel看起来已经是一个比较体谅女性,会做家务也会陪伴孩子的男性了,但依然接受不了妻子的才华,妻子的成功对创作能力一般的他而言不是祝福,反而是一种诅咒。为什么不能大方地承认妻子的才华和能力,真心地祝福和享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的时光呢?当然朋友,伴侣甚至父母子女之间都会有嫉妒这样的情感,但是男性似乎更容易被对伴侣的嫉妒而拖垮。
晓碧:嗯,我一直觉得关系是在动态中达成平衡的,没有一劳永逸的平衡。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安娜的这种“男强女弱”的关系模式在现在看来肯定是太旧了,也太绝对了。每对伴侣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一对的分工模式跟各自的性格,能力所长缩短,所处的人生阶段啊都有关系。比如2018年的纪录片《大法官金斯伯格》,金斯伯格是伴随着美国女性平权运动不可忽视的一位非常杰出的女性,是美国联邦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一个全球的文化符号。那她和丈夫马丁·金斯伯格的家庭分工很有趣啊,他们康奈尔大学相识相恋,一起考上了哈佛法学院。马丁比她先毕业,到纽约的一家律所工作,金斯伯格追随丈夫从哈佛法学院转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当马丁努力成为合伙人的时候,金斯伯格负责打理家里。后来,金斯伯格在推动女权主义运动的法律案件中声名鹊起,直到1993年金斯伯格成为联邦法院大法官。而她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是丈夫马丁极力推动的。同时,女权运动逐渐兴起,马丁也认识到妻子事业的重要性,所以就退居家庭,他们变成了男主内女主外的模式。他们性格不同,马丁外向富有幽默感,金斯伯格严谨内敛,马丁让金斯伯格完全地做自己,他也是很优秀的税务律师,但他不介意退居家庭。他们的关系真的超凡脱俗,是动态变化的,令人羡慕不已。
梦君:RBG所遇到的这种神仙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太稀少了。当然我们并不是盲目地说要鼓励男女分工的颠倒,只是说男女不应该逾居于传统的性别分工。就是世界上的事情只是人愿不愿意能不能做,而不是一个特定的性别才能做的。只能说等男女结构性不平等的现状改变之后,男性也不再束缚于父权的压制,也愿意去托举和成就女性,那这样的关系才会更多吧。
Part 03
延伸环节:婚姻故事的影视探讨
晓碧:嗯嗯,是的。接下来咱们可以推荐一些以婚姻中的亲密关系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听众朋友们可以在评论区补充自己喜欢的作品哈。最经典的当然就是伯格曼的《婚姻场景》,也译作《婚姻生活》,2021年HBO还改编了这部经典作品,是劳模姐和奥斯卡·伊萨克主演的美国当代的婚姻故事。
梦君:我记得我是在学校旁边的Le champo看的《婚姻生活》,当时是学电影的同学邀请我去看的。我一开始还觉得这个主题有点老套,和我的生活距离很遥远,结果看着看着居然泪流满面,而且是哭了好几次。那种情绪的饱和度和浓烈,是区别于后来者的片子的。女主角丽芙乌曼的脸真的就是戏剧本身,她的独白,流泪和表情太有感染力。其实它最初也是电视电影,后来剪辑了一个电影版本。但我始终认为它也很适合戏剧舞台,因为台词文学性很高,而且有很多精神分析的因素,比如对自己对他人性格形成,以及生活处境的大段刨析。果不其然它也有个戏剧的版本。
晓碧:伯格曼的《婚姻生活》我最早是在电影图书馆租的DVD在家看,字幕是法语,我觉得很多法语我当时是没有完全理解的,但还是感受到了其中情感的复杂,我印象很深的是他们离婚后又成为情人的关系,在一个小屋度假,然后丈夫约翰做噩梦惊醒,然后丽芙·乌曼抱着他安抚他,那是一个存在主义危机的时刻,我感觉就是人生苦短,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孤独,但是他们彼此的存在就是一种慰藉,很温暖很动人的一刻。
梦君:是的,影片呈现了一种如果从权力视角去看就完全无法理解的温情。前半段我甚至很恨这个女性怎么这么窝囊,因为她看起来就像那种很传统的妇女。但后来她们的关系不断反转,人物不断成长,我从嫌恶女主角到彻底被她征服。这部片子也是呈现了人和亲密关系复杂性的。而且最后她们找回爱情,也是在脱离了婚姻关系之外的。
晓碧:2008年有一部凯特·温斯莱特和小李子主演的《革命之路》。特吕弗也有一部《婚姻生活Domicile Conjugal》,安东尼奥尼有一部《夜》。
梦君:你说的这几部电影我都非常喜欢,不过《革命之路》我还没有看过。那特吕弗的《婚姻生活》,是“安托万五部曲”中的第四部,也是导演对自己的编年史记录的一部了,他更多侧重安托万这个男性的内心冲突。我感觉特吕弗真的是把电影当作自己的私人日记本,也是一种“自恋”这吧哈哈。影片的喜剧部分我超级喜欢,很轻盈很灵动,安托万五部曲我最喜欢中间这三部,因为喜剧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平衡了那种以自我经历为创作题材的文艺作品常常陷入的无聊和自恋,以及对苦难经历的自我反刍,有时候这种苦大仇深会搞得片子“不忍卒看”。这部片子的室内场景和男女主相处的模式让我想起了戈达尔的《女人就是女人》,就是新浪潮那种很法式的奥斯曼建筑的室内装潢,一对摩登的男女,忽然跳脱的神经质的行为和孩子气的表达,有点无厘头的喜剧感。至于安东尼奥尼的《夜》,又是另一种不同风格。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总是想到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演员,布景方面真的太像了。《夜》也算是安东尼奥尼比较有情节的一部电影,而且设定还蛮类型,就是在有限时间段里发生戏剧性的转折,一段感情通过一夜之后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呢,其实也是体现了人性和婚姻的复杂性。
晓碧:2019年诺亚·鲍姆巴赫执导的《婚姻故事》大家也都很熟悉。
梦君:那诺亚·鲍姆巴赫,就是芭比的导演的老公,我们终于可以说谁谁是谁的老公了哈哈。我最早关注到他是高中的时候看了一部美式独立电影《格林伯格》,不知道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怎么只有六分多,但我真的是超级喜欢的!绝对值得7.5以上吧!我特别喜欢这种神经质唠唠叨叨,有点小落寞和古怪气质的角色,不太好相处,一个话痨版的局外人。那《婚姻故事》相比之下更成熟,尤其是那段吵架戏,真的太棒了!后来特里耶就说自己拍摄《坠落的审判》的时候就参考了这部戏,但是她想让斯嘉丽饰演的角色更加强势一点,我觉得她做到了。
晓碧:特里耶这部《坠落的审判》与之前这些电影不同的是,它有鲜明的类型片的特征,可以看做是悬疑片和法庭片,但在结尾又是反类型、反高潮的。那作为悬疑片,它最大的悬疑就是,桑德拉是否真的杀害了丈夫Samuel呢?而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一点就是电影直到结尾也没有揭示丈夫究竟是她杀还是自杀。这一点恰好揭露了有关婚姻故事,或者说有关亲密关系的真相恰好是不可揭示的。这也是电影的主题之一。那作为法庭片,法庭的几个段落拍得也非常跌宕起伏,结果是桑德拉赢了,但是她没有赢的喜悦,没有所谓赢带来的奖励,结尾她似乎才真正坠入了丈夫离开的巨大的虚空之中,狗狗作为丈夫的化身与她相互依偎,带来了一点点温情和安慰。
梦君:虽然讲述婚姻的电影很多,但每一位导演都很有自己的风格,这就是艺术的迷人之处吧。我认为新鲜而风格独特的视角是影片成败的关键,如你所言,《坠落的审判》是做到了的。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
影视剧
《复仇之日》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1943
《圣女贞德蒙难记》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1928
《亿万》 尼尔·博格 布赖恩·科佩尔曼等 2016
《托尼·厄德曼》玛伦·阿德 2016
《西比勒》茹斯汀·特里耶 2019
《提行李箱的人》香特尔·阿克曼
《婚姻生活》 英格玛·伯格曼 1973
《婚姻生活》弗朗索瓦·特吕弗 1970
《婚姻故事》诺亚·鲍姆巴赫 2020
《革命之路》萨姆·门德斯 2008
《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斯拉沃热·齐泽克 2013
《女人就是女人》让-吕克·戈达尔 1961
《夜》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1961
《甜蜜的生活》费德里科·费里尼 1960
《格林伯格》诺亚·鲍姆巴赫 2010
音乐
Keep Calm and Podcast
欢迎关注
友人絮语
「收听平台」小宇宙 喜马拉雅 Podcast
「社交平台」微信公众号:友人絮语
「联系我们」邮箱:yourenxu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