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量307,061万千瓦,同比增长14.1%。风、光发电装机占比达38.44%,且延续高增长态势。
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量71,350万千瓦,同比增长51.6%,增长率是所有类目里最高的。装机占比也达到23.23%,已经超过传统火电累计装机量一半。
国家顶层决策机构的支持,新能源开发消纳规模的加大,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需求的提升,尤其是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集中建设的背景下。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炭电池等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凭借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更好等优势,成为行业发展的“香饽饽”。
根据国家能源局相关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GW/99.06GWh,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
2024年6月当月,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规模5.40GW/11.77GWh,创下了2024年以来的新高。
从技术路线看,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压缩空气储能占比1.1%,铅炭(酸)电池储能占比0.8%,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技术路线占比0.7%。
新型储能作为新周期里为数不多的黄金赛道,已然成为各地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也获得各路资本涌入。
然而,实际运行下来却不是“赚得流油的行当”,面临着盈利模式单一甚至“稳赔不赚”的尴尬现状。
储能的技术链条成立,经济链条却不成立。
2024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国能发科技规〔2024〕26号)。肯定了新型储能作为关键技术,对新能源的主体电源作用发挥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装机规模迅速增长,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仍然存在,该通知的发布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到2023年底,已投运的电化学新型储能电站中,电源侧总功率占比49.11%,电网侧总功率占比48.09%,用户侧总功率占比2.80%。
90%以上的电化学新型储能项目是亏损的。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采取“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但是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随机性使其无法跟随系统负荷调整出力。为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地方政府采取新能源强制配储措施,实现新能源全额保障性消纳。
强制新能源配储,并未达到“1+1>2”的效果,大多是“建而不用”,增加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投资成本。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与抽水蓄能相比,新型储能的规模小、时长短,一般在2-4h之间。而抽水蓄能可以达到8h,更易满足调度需求,电网本身倾向于先调度自己的抽水电站。
二、盈利模式不达预期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新型储能,成本约为0.5元~0.6元/KWh,与其他储能相比,竞争力较差。
从近期和中期看,锂离子电池为核心的新型储能不具备经济优势。
新型储能的强项,在于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精细活”上,更适合在辅助服务市场里“发光发热”。
新型储能电站目前尚无法实现盈利,主要是没有遵从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成本高企、强制配储、真实价值未体现。
一、推广独立储能电站
新能源配储电站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只能服务于单一的新能源场站。
独立储能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计量、自主充放电,根据市场价格和需求灵活调整充放电策略,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的储能电站。
如果储能电站可以服务于整个电网的需求,无疑需求空间就会拓展更多。只要储能项目具备独立的控制条件和要求,就可以参与现货市场,参与全省调频辅助服务,获取更多的盈利来源。
目前独立储能电站的盈利60%左右来源于容量租赁,对于当地有电力现货市场的储能项目,参与市场能贡献20%~30%的收入,剩余来自容量补贴。
二、谁受益谁买单
电源侧,新能源配储或将支撑风光新能源电力全面参与市场的关键方式,火电配储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 电网侧独立储能在不同省区分别允许参与调峰、调频、一次调频、省内备用以及跨省备用等服务市场。
个别省份允许独立储能以“报量不报价”等灵活方式参与现货市场,另外湖南在全国率先推动储能容量交易试点方案,支持独立储能进入容量租赁市场。 用户侧储能特别是工商业储能,配置需求与峰谷价差关系紧密。
让新能源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完善“按效果付费”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才能形成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协同的机制,真正发挥“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