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下来,发现大家对新能源行业普遍偏悲观,项目不好找,好不容易抢到项目可能也不赚钱,搞不好还亏钱。
不管是光伏、风电、动力电池还是储能,产业链上的大部分人日子都难过,行业太卷了。国内卷完还不算,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好日子也不长久。
今天谈点积极的,那就是一定要相信新能源电力行业的大发展趋势是不可抵挡的,行业发展难免会有起伏。既要低头看路,也别忘了仰望星空,对未来保持乐观。
一、ChatGPT点亮人工智能
这两年最火的概念,莫过于以OpenAI推出ChatGPT引爆的AIGC,其估值从2015年成立时的10亿美元暴涨到1,000亿美元。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最为显著的就是卖高端算力显卡的英伟达。从ChatGPT发布以来
2024年6月19日,英伟达的市值一度达到3.4万亿美元,超越当时的微软和苹果,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
3.4 万亿美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超过英国、法国、加拿大等一众老牌发达国家2023全年GDP总值,接近排名第五的印度,达到中国17.8万亿的19%!用富可敌国来形容毫不为过。
二、绿色电力需求的巨大缺口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用电量,预计将从 2023 年的不足15太瓦时(1太瓦时=10亿度电)以每年70%的速度激增,至2027年有望达到惊人的224太瓦时,这一数字已逼近西班牙在2022年的总用电量 ——230太瓦时。
半导体研究公司TechInsights在6月份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未来五年,人工智能加速器将消耗全球2,318太瓦时的电力,将占全球用电量的1.5%,占全球能源的很大一部分。”
去年,Gartner 对电力消耗做出了更为激进的预测,称人工智能“可能消耗全球 3.5% 的电力”。Gartner 的方法尚不明确,可能包括网络、存储和内存。
ChatGPT每天响应约2亿个需求,消耗超过50万度电力,相当于1.7万个美国家庭平均1天的用电量。OpenAI训练一个规模为1,750亿个参数的GPT-3模型的电力消耗量为285MWh,这相当于一个美国家庭用电5.7年的总用电量。 百度用于训练推理文心一言的阳泉超算中心,每小时耗电64,000度,一年用电量就接近6亿度电,够中国30万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英伟达新一代Al加速器Blackwel GB200,单芯片的电力消耗高达2,700瓦,是上一代A100芯片的7倍。H100型GPU芯片是目前人工智能算法常用的芯片之一,1块这样的芯片1年消耗的电量比1个中等规模的家庭都要多。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LLM)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尤其是在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等领域,对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的需求会急剧上升,进而推动电力需求的增长。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
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我们不能只想着算力,如果只考虑计算机,我们需要烧掉14个地球的能源。
OpenAI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在今年3月份披露正在和微软联手打造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将耗资1,000亿美元。星际之门推出的时间预计在2028年,并且2030年之前会进一步扩建。最终,它所需要的电力,很可能高达5千兆瓦。
而从最近担任谷歌CEO长达十年之久的Eric Schmidt在斯坦福内部交流会上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他认为OpenAI的星际之门计划1,000亿美元预算远不够,3,000亿美元都不一定打的住,能源缺口太大了。(可联系小秘获取Eric Schmidt在斯坦福内部演讲文字版)。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2023年投资者日活动中披露的“秘密宏图”第三篇章中,要求全面转向可持续能源,目标在2050年前实现能源100%可持续。包括240TWh储能、30TW可再生发电、10万亿美元制造投资。
全面转向电动车; 在家用、商用和工业领域使用热泵; 在工业领域使用高温储能及绿色氢能; 在飞机和船舶上应用可持续能源; 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现有电网。
美国现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到2035年实现100%清洁能源,并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而中国在2020年就提出了“3060”政策,并且在一以贯之的坚定执行中,光伏、锂电和新能源汽车的大发展无不是为了兑现承诺。
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推进下,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产消者新型负荷快速增长,以及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加入,使得电网运行安全挑战陡增。
此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其在促进数据价值挖掘、驱动电力业务优化升级上表现出越来越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尤其是电力大模型在发电、调控、配电、巡检、客服等场景的深层次应用,为优化电网运行控制体系,赋能电力生产力提升带来巨大的价值和优势,成为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关键。
电力行业正在迎来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为电网业务提质增效带来巨大的价值。比如在国家电网的实践中:
大模型可以替代巡检领域80%的人工,智能客服方面也是80%左右; 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面,AI大模型可全面替代人力; 在输配电领域,大模型已具备每分钟处理100张问题图片的能力,还能同时识别20类缺陷,识别效率是传统人工智能算法的10倍; 在电力调度领域,能够协助调度部门针对电网异常情况秒级自动化生成处置预案,及时响应15分钟电力市场调节要求,使预案更安全、高效。
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电力系统是相互需要,共同良性发展。
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到处散布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不排除是想浑水摸鱼。将中国最有价值的相关公司估值打下去,然后低价收购少数或者多数股权,以补充自己的产业链短板。这个需要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