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悟7:读书多究竟好不好?

创业   2024-07-01 06:35   中国香港  
观点:
真正的读书,应该要读出地图,读出指南针。
读书不是为了把自己读成字典。

背景:

关于读书,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赞美之声,毛主席爱读书、马斯克爱读书、查理·芒格甚至说,这个世界的聪明,没有一个不爱读书的。

但确实也有很多人,并不认为读书多是件好事,比如钱钟书,比如马云。张一鸣也就读了几十本书。

钱钟书说:不读书,被人骗,读书多,被书骗。

马老师:别读太多书,读太多书的人不会成功。

2008 —— 2020年期间,张一鸣共“标记读过”72本书,“标记在读”15本,“标记想读”270本。12年平均下来,标记读过的书一年也就6本,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什么情况?


究竟读书多好不多?

正文

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搞明白一个哲学问题,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读书究竟是一个目的,还是一个手段?

如果读书只是一个手段,那么它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手段,读书多了是否真正有助于这个目的的实现?

读书有很多的目的,有的是为了考试考个好成绩,有的是为了增长见识,有的是为了学习技能,有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而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和完善一个思维模型,并用这个思维模型去认识理解世界、去解决现实的问题、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基于这个目的,我认为读书并不在于多,而在于如何去用好书,读书应该是根据自己的目的、需求去选择,去使用。

这就好比把书当成工具、当成字典去用。而与目的无关的书,读的越多,反而是在制造“惰性知识”,说的难听一点,就叫做垃圾知识。

真正的读书,是要读出地图、读出指南针,而只有这样的读书,才不会被书骗。

比如,读战略的书,你能读出战略地图么?读市场营销的书,能读出营销的结构么?读文学书,能读出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洞察么?读人物传记,能读出那些牛人们在关键时刻做出选择的决策模型么?

那么,再回到前面的问题,读书多好不好?

推荐读物:

林超所长的《开窍:你不懂的世界,背后都是原理》,有很多关于这个世界运行原理的启发,虽然不一定都对,但却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打破原有的信息茧房,提供了一把锤子。

转摘:

秋哥谈职场
萤火虫书友会创始人,HRD出身的知识捕手,专注个人成长、职场发展和家庭幸福的图书、课程与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