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中的甲午战争
游宇明
1894年7月发生的甲午战争,清国的参战兵力达到了63万人,比日本的24万人多。之所以输掉这场战争,因素只有一个:大清内部已高度糜烂。
我们不妨从几个历史细节观察一下。
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调军队赴山海关前线,有一位家居北京的目击者说:“调绿营兵日,余见其人黛黑而瘠,马瘦而小。未出南城,人马之汗如雨。有囊洋药具(指鸦片烟枪)于鞍,累累然;有执鸟笼于手,嚼粒而饲,怡怡然;有如饥蹙额,戚戚然”。老百姓也很不看好这场战争,“有‘爷娘妻子走相送,哭声直上干云霄’之惨”。
这些绿营士兵有的吸鸦片,有的养鸟,有的无精打采,没有一点军队的样子。他们的家人只关心亲人是否顺利归来,不在乎国家能否将这场战争打赢。
一般士兵与普通老百姓是这个样子,官员的表现更令人失望。北洋海军建立不久,李鸿章奏请在胶州添筑炮台,获得了皇帝批准。没想到一贯与李鸿章有隙的翁同龢,却以户部的名义奏准暂停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两年,让李鸿章的计划彻底落空。台湾巡抚刘铭传长叹一声说:“人方惎我,我乃自决其藩,亡无日矣!”
一些官员在甲午战争发生前勾心斗角,坐视国家危机发生,战后却做缩头乌龟。还在李鸿章赴马关议和期间,英国公使欧格纳就指出:北京的“大臣们不准备承担给李鸿章指示的责任,而是坚持必须让李鸿章特使采取主动,而大臣们将批准他所作出的任何决定。”到了向日本割让台湾时,大臣们纷纷躲着不去,朝廷只好命令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前去办理。李鸿章“对此非常生气和吃惊,这表明北京感兴趣的是把人们对条约的全部憎恨都加在他和他的亲属身上”(曾任美国国务卿的科士达语)。
官、民心中无国,清国的命运自然可想而知。
(摘自《站在后台看人生》)
以上文章来自《报刊文摘》编辑部出版的美文集《站在后台看人生》。
《在这个时代里缓慢行走》《站在后台看人生》是本报十年哲思美文精选集,曾被多所上海中学名校教师推荐为阅读习作参考。隽永的文章恰似旧友,与你心意相契,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微笑,流泪,有时更会让你醍醐灌顶,觉今是而昨非。
近期,我们推出特价活动,原价90元两本的图书,特价61元两本包邮,因数量有限,只能先到先得。请点击下图封面或此链接(https://bkwzwx.jfdaily.com/bkwzwx/wxpay/sellbooks.php)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