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人的来信:这样的救命专家不该被时代遗忘

时事   2024-11-25 21:59   上海  



让世事简洁呈现

给人生解惑举例


编者按:本报近日刊发的《无意中瞥见历史的一角》一文,近日引来一位92岁杭州老人来信,打开一段尘封的医患往事。

我在《报刊文摘》上获知救命恩人


近日我在《报刊文摘》上读到《无意中瞥见历史的一角》一文,令我十分震惊,感慨万千,原来当年治愈我血吸虫病的恩人就是文中的药学专家王锐。那段经历毕生难忘。

中年时,我供职于江西一家设计研究院。“文革”期间我院被称为“老九之家”,是需要劳动改造的一伙人。1975年前后,我院有许多职工出现肝脾肿大症状。初时作为肝炎治疗,到1979年才确诊为血吸虫病,引起院党委的高度重视,组织职工进行体检,第一次就查出30多人皮试阳性,全院为之震动。
我也是感染者之一,肝大三指,体重从130斤降到102斤,面色暗黄,四肢冰凉。1980年5月,我入住南昌血吸虫防治医院。入院后先不是用药,而是三个月的营养护理。每天护士送人参口服液等营养品,加之当时每天8角钱伙食补贴,我的精气神由此好转。
三个月后,主治医生找我谈话说,血吸虫病用药有一定风险和反应,要我戒酒、戒烟,积极配合,并说用药两天,每天两粒。我答应后,护士把两粒药塞到我口中,随即用宽带子把我捆绑在病床上。
服药后的反应可用恐怖来形容。半小时后我全身震颤,头晕目眩,天翻地转,直到半夜才昏昏睡去。第二天醒来全身酸痛,衣裤湿透。
经过这两天的服药,我被告知寄生在我体内的血吸虫和虫卵全被歼灭。我也从半死中活了过来。这就是吡喹酮救治我的经过,之后又经过两个月的调养,我终于康复出院了。
今年我九十二岁了,生活尚能自理。能活到今天多亏当年的医护人员和王锐专家研制的吡喹酮。
王锐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专家学者,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站到抗疫的最前线,挽救了千万患者的生命,这样的专家学者不应该被时代淹没、被遗忘。
杭州读者邵伯

附:无意中瞥见历史的一角

“我捧着的是一个陌生人此生的证据”


10月8日傍晚,生活在江苏南京的冯源(化名)去买菜,经过废品站时,注意到装载废品的三轮车上有一本红色封面的莎士比亚作品。冯源停步仔细翻找,发现里面还有医学期刊、医学工具书、画册和很多词典,其中有1953年出版的《俄华大辞典》。冯源翻到几页字体好看的手稿,深蓝色墨水记载着与药物有关的内容。她在书堆里挑选了十几本,以及那些“字体好看”的大部分手稿。冯源问废品站老板:“要是人家后悔了来找这些书怎么办?”“人都走了,谁来找。”老板回答。
冯源付了60元,把那些书本笔记带走。她回家仔细翻阅,一个陌生人的信息逐渐在她面前展开。一张1983年江苏省卫生厅颁发的工作证,让冯源确信,这些书籍和手稿的主人叫王锐,出生于1928年,女性,江苏常州武进人。20世纪80年代,她在南京药物研究所工作,专业从事药物合成。王锐学习过俄英日三门外语。在印制了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药物研究所等单位名称的稿纸上,王锐用汉字、拼音、英文记录了关于灭螺药物的研究内容,这些内容都与血吸虫病防治有关。一本俄文书的扉页上有用繁体手写的“王锐购于哈医大,1953.4.7”,左边有几笔烟花涂鸦,右边画了一组化学结构图示。“我意识到,我捧着的是一个陌生人此生的证据。”冯源在社交平台上记录了这次奇遇,引发网友关注,许多人为这场跨越时空的相遇动容。一些网友行动起来,开始寻找更多关于王锐的信息。

拼凑零碎信息,寻找她的痕迹


网友们期待冯源发现的书籍和手稿也能找出更多王锐的故事,然而,除了废品站老板的一句“人都走了”,目前还没有明确信息表明王锐的现状。南京药物研究所(现更名为“江苏省药物研究所”)答复称王锐已经退休多年,现任副所长也不记得她。在学术期刊网站中,能检索到的王锐发表的论文,最早的是1960年发表在《南药译丛》(现更名为《药学进展》)上。“她还在学校任教过,按理说应该会有学生能记住她吧。”冯源说,有人听说王老师很谦和、很有大家风范,但别的也不知道了。
10月21日,在网友的建议下,冯源将其中一些旧书和全部手稿,捐赠给王锐家乡江苏常州武进区的档案馆,工作人员发来馆内收录的王锐的人物志书页,为故事增添了更多信息。通过拼凑零碎的信息,人们认识了一位一生致力于消灭血吸虫病的科研工作者。
血吸虫曾是一代人的梦魇。1956年,毛泽东发出“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2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的王锐,和许多科研工作者一起,投身于这项任务。当时,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使用灭螺药是防治血吸虫病的重点方式,这在王锐身处的年代,还是比较前沿的防治理念。在王锐的手稿中,灭螺药物重点出现。王锐记录道,理想的灭螺药物具备安全、副作用小、稳定、对非目标生物无害、价格便宜的优点,既杀螺又杀螺卵,用量小便于运输。
武进区档案馆人物志记载,20世纪80年代,王锐开始从事灭螺药的研究,其中对药物吡喹酮的研究,于1980年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奖、卫生部乙级科研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她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许多网友称赞了冯源买下书籍和手稿并捐赠的行为,大多数人认为,这一举动让一名重要的科研工作者被更多人认识。有人也因此愧疚,从未好好了解自己的长辈;有人开始思考,逝去的长辈有没有留下什么资料。有人在冯源的记叙里读到伤感。“连这么优秀的人都被人遗忘,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每个人在时代浪潮中有不同的境遇,我虽然完全不认识他们(回忆录里的长辈),但还是有瞥到历史一角的震撼。”有网友这样说。摘自116日《中国青年报》作者 戴纳 李怡蒙 秦珍子)

以上文章刊登在《报刊文摘》11月13日第3版


欢迎订阅2025年的《报刊文摘》哦~~


现在就动手,为自己、为父母、为亲朋好友订一份《报刊文摘》。资讯泛滥时代,我们为读者把关;破除信息茧房,拓展多维视野。


对了,别忘了您还可以为正在读书的孩子订阅一份,《报刊文摘》三版的诸多哲理美文可都是写作文的好素材哦~


最重要的是,《报刊文摘》可是一份可以听的报纸!订阅一份纸质报纸,可以免费获得一份价值150元的电子报!电子报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一键收听。


现在,您还可以在《报刊文摘》网站(bkwz.jfdaily.com)上看电子报哦!


《报刊文摘》邮发代号3-15,全年150期,订阅价138元。绝对物超所值!  







微信一键订报纸请点击下图


订报咨询电话:11185-9-2


订报完成后,可在“中国邮政”微信号中查看订单。


您也可以去邮局订阅,《报刊文摘》邮发代号是3-15



【礼上加礼



保留好全年订报截图,可在本号免费开通价值150元的有声电子报,播放给爸妈听。



开通方式






一、点击本号下方“微信订报”按钮→选择“纸媒绑定入口”。


二、按提示输入信息并上传全年订阅单截图或照片。


三、点击本号下方“点我读报”按钮,可查看全文即表示已开通。







从哪里可以看到报刊文摘电子报?


设置星标方便找到



点我读报”一键收听


报刊文摘
这里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文摘报的微信版。 我们从权威纸媒起航,在此开辟全新互动空间。资讯泛滥时代,我们选择文章,读者选择我们。 每期美文精品,给力身心健康。 这里是「报刊文摘」,恭候您多时,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