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搜狐城市
作者|蓝桥
连续多年的出生人口下滑趋势,今年或迎来短暂波动。广东、青岛、大庆、宝鸡、阿拉善、天门等多地官宣上半年出生人口数量增加,预计全年出生人口有望高于去年。
然而波动之下,亦有挑战。这波出生人口反弹,是结婚人数短暂增加、龙属相生育偏好以及鼓励生育政策发酵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人口警报”远未到解除之时。近年全国幼儿园、小学关停潮愈演愈烈,出生人口下滑的连锁反应已然开始显现。
冰火交织下,各地人口形势喜忧参半。
第一强省的争夺大战
发布上半年人口喜报的,有经济发达、人口庞大的广东和青岛,也有早已迈入负增长的大庆、宝鸡等地。它们的增长原因大体相同——第一,随着疫情结束,2023年补偿性结婚潮来临,全国登记结婚768.2万对,比上一年增加84.5万对;第二,中国人对龙年拥有强烈生育偏好;最后,三胎政策的发酵,以及各地鼓励生育政策的集中释放。
不过,这些地区情况不同,面临的挑战也不同。全国经济、人口第一大省广东,是“抢人大战”的主要阵地,最主要的是保持对外来人口的强大吸引力。
根据官方表述,今年1-6月,广东活产数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增幅为1.4%。广东省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一级调研员林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广东出生人口经历了先明显上升、后持续下降的趋势,“可喜的是,2024年广东出生人口可能会有所增加。”
广东有着足以自傲的人口资本。上一个十年,广东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布局,成为最具人口吸引力的省份——2010-2020年常住人口增长2183万,其中自然增长人口849万,机械增长人口1334万。
庞大的青壮年外来人口,叠加传统宗族文化影响,使得广东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生育主力。2023年,广东出生人口103万人,出生率高达8.12‰,连续四年成为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六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
虽然横向来看广东是当之无愧的生育冠军,但纵向来看,广东出生人口也在下滑。2017年,全省出生人口迎来151.6万的巅峰值,此后一路下滑,至2023年降至103万,缩水1/3;自然增长人口从101.5万下滑至35万,缩水近2/3。
遗憾的是,广东机械增长人口的下滑幅度更大。2017年,广东机械增长人口还有131.5万,2023年却仅有14万。尤其2022年,广东受疫情影响较大,大量外来人口流出,机械增长人口甚至一度转负。
因此,虽然广东是全国生育主力,但其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下滑,2021年起已痛失人口增量第一省的宝座,被浙江后来居上。而浙江出生率低于全国,自然增长人口甚至已经转负,能够赶超广东,靠的就是对外来人口的强大吸引力。
广东的主要挑战就在于此。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大趋势下,稳定和留住省外流入人口存量,积极发展新的增量,将是广东扭转败局的关键。
双万城市的催生难题
“双万俱乐部”(万亿GDP、千万人口)成员青岛,也公布了出生人口增加的好消息。
近日,青岛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市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杜维平在访谈节目中介绍,今年1-6月,青岛户籍人口出生数为22669人,同比增长5.93%,扭转了连续两年同比下降的趋势。结合全市“母子健康手册”建册数据,预产期在今年7-12月份产妇早孕建册数量,推测同期出生户籍人口约为2.5万人,预计2024年出生人口将与去年持平或略高于去年。
杜维平分析,青岛人口出生数量有所增加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育龄妇女结构性增加,二是群众的龙属相偏好,三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加持。但据推测,未来的几年里,青岛市出生人口仍将维持在一个低生育水平上。
青岛是山东第一经济强市、第二人口大市,人口吸引力一直居全省之首。但经济发达、人口庞大的青岛,生育率其实一直处于全省中下水平。
根据2022年数据,青岛出生人口5.15万,出生率6.12‰,低于山东(6.71‰)和全国(6.77‰)。2023年出生数据尚未公布,但根据官方“预计2024年出生人口将与去年持平或略高于去年”的表述,预计去年出生人口约为4.7万,较全面二胎政策释放后缩水了60%以上。
在以多子多福传统观念为主的山东,青岛多孩家庭占比却并不太高。2022年青岛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40.84%,三孩占比6.8%,二孩及以上合计占比47.64%,低于53.9%的全国均值。
近年来,青岛出生人口减少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显现。《青岛日报》去年3月的一篇报道显示,2021年以来,即墨区因地制宜撤并小规模村办园61所,优化了全区幼儿园布局。此外,平度市、莱西市的部分村办园因幼儿较少已有撤并意向,幼儿园撤并潮已然来袭。
为鼓励生育,青岛也加入了“发钱催生”大军。2023年年底,青岛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围绕“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出多项举措。比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医疗费医保支付标准提高到3000元;对二孩、三孩保育费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不少于500元、600元补助(机构和托育家庭各补助50%)等等。
但整体来看,青岛的补贴力度并不算大,与动辄补助上万的城市无法相比。这也是青岛上半年出生人口增加,却也没有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如何留住落脚的年轻人,让他们在青岛置业落户、成家生子,依然是个重要课题。
中小城市的全力一击
与青岛不同的是,部分中小城市对于催生可谓拼尽全力,今年也迎来了比较喜人的成绩。
陕西宝鸡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调查的4个县区5家医院和助产机构2023年上半年接生新生儿3223人,2024年上半年接生新生儿3569人,同比增长10.7%。
黑龙江大庆官方披露,上半年出生人口数量明显上升。“从出生人口监测数据看,我市全面三孩政策实施效果明显,出生人数符合预期。”
湖北天门市出生人口8年来第一次实现“由降转增”。数据显示,天门市出生人口在2016年达到18528人后逐年减少,到2023年仅有6004人。今年1月1日至8月14日,天门市出生人口4232人,同比增长11.3%;预计全年出生人口6800人,同比增长13%。
这些都是人口外流城市,早已进入人口负增长。七普数据显示,宝鸡市常住人口332.19万人,较六普减少39.49万人;大庆市常住人口278.16万人,减少12.29万人;天门市常住人口115.86万人,减少26.03万人。
对于今年的人口喜报,这些城市都提到了真金白银的作用。比如天门市的生育补贴相当惊人——按照去年出台的政策,天门市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可分别享受9.63万元、16.51万元补助;在天门购买商品房,分别给予二孩、三孩家庭5万元、10万元的购房奖补房票……
再比如大庆。当地政策规定,夫妻双方或一方拥有大庆市户籍,依法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每月分别发放育儿补贴补300元、500元,最多可享受36个月。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已为符合条件的二孩、三孩家庭发放育儿补贴1109.96万元。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真金白银对于提高生育意愿无疑有一定作用。但这样的作用能在地方财政的托举下维持多久,依旧存疑。
人口学专家何亚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出生人口很可能比2023年有所增加,但超过1000万人的可能性并不大。受育龄妇女人口下降和生育意愿低迷的影响,人口负增长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参考资料:
[1] 各地统计局、卫健委
[2] 多地上半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什么原因?界面新闻
往期推荐
01 | ● 县域消费有多猛?一些经济强县直追北上广 |
02 | ● 这个中国最“老”的城市是如何养老的? |
03 | ● 10年来结婚登记数腰斩,是什么阻挡年轻人领证? |
04 | ● 跟着“悟空游山西”,山西古建“顶流”来了 |
微信号|jgzhengyanyuan